我是烟雨人 ▷

老墓、牛教授及其它陶然庄庄主

发表于-2007年07月04日 早上9:48评论-1条

牛成孝先生是我认识的学人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他从教数十年,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无论是秦汉文赋,还是唐宋诗词,讲授出神入化数典成趣,,深受学子们的欢迎和好评。

退休后,他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抱着对故土的一片热爱,在长子县成立的精卫鸟文学会中,扶新倡良,奔走呼号,倾注一片真诚,想让本邑的精卫鸟文学现象也象当年安徽的桐城派、湖北的公安派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长子是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县。是尧王的出身地,民风古朴,历史文化意蕴丰富。近几年来,牛教授利用他的渊博的学识,翻阅大量的史料和文献,倾其全部热忱,在长子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寻巡、发掘其中蕴藏的文化意蕴最丰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笔耕不辍。他写的《老墓》及《南鲍村与鲍宣其人》,就是他多年苦心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三年前,读牛成孝教授的《老墓》(发表於《精卫鸟》创刊号)我就大生过几次感叹!真的,经他那么轻轻地一点化,在历史与童趣之间,引起的那一种遐想和好奇,使得我儿时记忆中那一片美好而懵懂的天地,忽然有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明亮清纯的文化意蕴。

牛教授书中所写的“老墓”,离我们村只有三里远。无沟无崖,一马平川;年少时撒野,一口气就能跑出五里之外。所以,三里之内的景物,无论是古寺荒沟,野坟老墓,破屋残窑,都是我们几个野小子寻访的对象。我们知道那座野坟有兔,哪条野沟里有狼!但我们不怕狼。狼来了,两声齐喊,把尘土一扬,就能把它吓得逃之夭夭!唯有那平川之处突兀出来的老墓,高出平地好几丈,荒草茂密,碑石磷磷,松涛呜咽,野狐出没,让我们禁不住出一身冷汗;更有大人们言传,说那出没无常的狐狸已成精,专门妖人的,常常在深夜变作美女,趁夜色悄然入梦,吸食你的精气,相思病就是那样得的。所以,我们每每从那里走过,不敢冒然进入,总觉得平地突兀出如此巨大的一个坟堆,又有狐狸精居住,倘若不是皇亲国戚,价商巨富,才子佳人,孤男怨女,谁能沾上这样大的传说

后来,就听说了,那老墓埋葬的是古代的一位重臣,说他如何如何的耿直,遭遇是如何如何地悲惨,众人是如何如何地爱戴等等。哪朝哪代,姓啥名谁,却不清楚。那时无论文艺界,还是史学界,都在厚今薄古,便不在意这老墓的意义。况且,重臣与不重臣,和今天的吃饭有什么关系?

读牛教授的《老墓》,回想当时的情景,才悠悠然地记起墓前的石级,墓旁的几块碑文,以及破碎了的一堆堆瓦砾,的确显的与众不同。先前的迷朦、惧怕和恍惚,被一种历史的壮观所替代,连那出没其中变了美女,专门妖人的狐狸精,都有了美丽的文化意蕴。

的确,鲍宣作为刚直忠勇的一位西汉封建帝国的大臣,不畏强权,为民请命,指陈时弊,直言敢谏,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

据史书记载,鲍宣在任司隶校尉(中央最高监察官)期间,秉公执法,深受民众的爱戴。他不畏权贵,因纠察当时的承相孔光属下的犯法罪证,被诬陷入狱。流放上党,被王莽所害。

刘秀执政后,为褒扬鲍宣的刚直,在长子南鲍村建祠立墓。这就是我年少时隔三差五观顾的老墓。墓堆上长满酸枣树,每年的秋分一过,又红又大的酸枣挂满枝头,红艳艳的一片,酸甜酸甜。这点记忆特深。

然而,鲍宣作为监察京师及地方百官的重要人物,他的历史功绩,他的刚直忠勇的官品、人品,早已做为人文资源,记载在上党历史的文化史册。

三年前,我在一篇《长子人》的文章中,就辛甲事纣,劝谏不从。去周。封邑长子;鲍宣直谏,流放长子被害的悲剧,给这方土地留下的巨大的思想和悲剧意识,对长子人心理造就的影响,有过简要的论述。

悲剧,就其意义来讲,是塑造民族心理特性的巨大塑造力,那种激愤和不平,在心理的缓慢流程中,既能积淀成一种委曲求全的心性,也能融纳成一种叱咤风云的壮举。分界就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倾向,发掘、吸收其中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实质。

因此,对於鲍宣这个重要的长子历史文化名人,我们应当大力宣传,努力研究利用其宝贵的人文资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陶然庄庄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首号狼柔情点评:

作者细致的描述
把老墓,牛教授等连接着叙述此文
随心的写法让人称赞

文章评论共[1]个
首号狼柔情-评论

问好作者!at:2007年07月04日 上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