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五台山,我除了对那里的佛事的繁忙和兴盛大生感叹外,不知为什么,就特别挂记那里的那条清澈透底的泉水,——虽然我至今也没有记住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它要流到何方。
也许是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对我的印像太深刻了?抑或是它那湍急充沛的流水使我大生过感慨?我说不清。我见过很多河,也记忆过很多河。我曾在黄河边上有过长久的逗留,我也曾在长江水上有过多次的摆渡,我感叹过那流水的神奇:一江春水,日夜不息,冬夏不断。然而,面对长江和黄河,我只有激动和感叹,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挂记。也许她们太强大、太广阔了,无须我去操心吧,渐渐地我发现,我见过的大大小小的河流中,到后来不是断流,就是污染,河不成河,滩不成滩,黄沙一片,寸草不生,其凄楚和荒凉不由人不生感叹,茫然顿生!
记得我们村前有条长年不断的小溪,溪里有鱼有蝌蚪,人们常在那里洗衣洗脚,汲水灌田。前年我又回村里看了看,如今连它的痕迹都找不到了。电视上已有了警告,倘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虽然这说法有些夸张,但细细想来,却也不是故弄玄虚的危言耸听。因此,我私下里曾想,只要五台山那股圣泉不污染,这世界就有希望。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想,也许是见惯了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不仁和不义?也许是这佛家的纯正和善良对我有所感动?我不知道。或者纯粹就是我心中的一种祈祷!所以,这次重登五台山,没有放下行李,就直奔那年我看水的地方!
台怀镇确有很大的发展,明清街的建设攀升了台怀镇的繁华,宾馆林立,各具特色。星星点点的旅社,送走一批游人,又迎来一批清客。僧人们匆匆的脚步同游人闲散的神情,寺院里的缭绕的烟火,同大街两旁陈列的眼花缭乱的纪念物,组成了佛家胜地一种特有的氛围。然而佛光寺下,台怀镇中,那些星罗棋布的歌厅,却叫人变生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也许佛家有佛家的清静,世俗有世俗的热闹。两峰对峙,双水分流,也可说是一种胜景?
而我只惦记着那股圣水。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物。因为水资源的匮乏,我确曾在城里受到过缺水的困扰,我希望五台山前的水长流不息,永远清洁!所以当我寻着旧路隔着树林,听到它的哗哗的喧闹声时,我先是惊喜。然而,当我走近它时,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种颤冽,唉唉,那股曾经引起我极大感慨的水,如今也无可挽回的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混杂。漂浮着各种油物,散着一种莫名的腥臭!
我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离开了水边,听着佛光寺的绵缠而又高远的暮鼓晨钟笼罩着台怀镇热闹。我想污染也许是暂时的吧!有句老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什么事情也该辨证的看。这样想一想,倒也无妨。使我惊诧的是,我的一位同行的友人分明看到一位穿了僧服的僧人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摩托车后带着位亲切的小女子穿街而过的事实!
我沉思着站在一个叫新感觉的歌厅的台阶上,心绪一片茫然。然而,当我看到一对对观光的男女,脖子上挂着各种各样的佛门的饰物,嬉笑着,推搡着走进这叫新感觉的歌舞厅,开始了另一种世俗的生活时,我的心里也似乎涌进了一种莫名其妙感觉。
真的,站在台怀镇上,耳边,一会儿是嘭嘭嚓嚓的狂舞,一会儿是清彻悦耳的暮鼓晨钟;眼前,一会儿感悟的是沉远而悠扬的佛语,一会儿听到的又是充满激情的歌声。歌声佛语,佛语歌声,此起彼伏,交相互映……
歌声悠长悠长,显然是一种男女合唱,它冲出歌厅,飘荡在台怀镇的上空,舒卷着一种浪漫的情调……
一样的天一样的脸
一样的我就在你的面前
一样的路一样的鞋
我不能没有你的世界
世俗的生活和佛家的清静,流行的歌舞和冥冥的钟声,能如此和谐的统一在这里,显示着新时期一种独特生活的色调,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也许我的担心纯粹是一种杞人忧天的多余!
阿弥陀佛!
作于93年7月
-全文完-
▷ 进入陶然庄庄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