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外山

发表于-2007年07月13日 凌晨3:42评论-1条

求者,欲也,无欲而无求。世者,必有欲,亦必有求。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然求无求亦有所求也。 

求而无求,无求而求,唯释怀豁达者,怡然其乐。 

前些日子,从闲书上看到一句佛语:“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寻味之余,颇有一些触悟。 

求者,欲也。欲是求的本源,无论平凡一生或功成名就者,人总有欲望,势必有所追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思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精神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无论是求生存,求名利,求感情,还是求人生价值,有求必有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欲望则无限。世人,总有欲望无法满足,总有烦恼羁伴左右。人生是一条遍布荆棘的路,有无尽的坎坷与挫折,试问谁能不苦呢? 

至于“无求乃乐”,这里的“无求”并非指现实生活中一无所求。无欲而无求,人不可能无欲,所以无求是不存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生理之欲,即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性),如果没有生理之求,人又如何得以存在?或许有人会质问:生理需要也算是追求吗?绝对是!生理需求其实是一种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最低层次的、对生存本能的追求,因为相对容易满足,且人往往具有更高层次的追求(通常我们把高层次的追求含蓄地称之为理想),所以被我们忽视,甚至否认了它。 

如果有人问你:你人生的追求(理想)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这样回答:没有追求。孰不知,生存已构成追求,而所谓的没有追求又是另一追求。 

没有太多的佛性,个人之见,“无求”是一种豁达、释怀、坦然面对得失的人生境界,以无求而求,求而无求。然,人毕竟是凡人,纵便是圣贤之士,又有谁能真正达到这种超然脱俗的境界?“无求”是一种心态,是有所求,有所不求;努力而求,又绝不强求;最重要的是无论求的结果如何,必须拥有一颗释然之心,做到得失皆乐。 

人可以平淡,甚至平庸,但不能没有追求(生理之求以外的追求)。倘若没有追求,不成了一具只有血肉而没有灵魂的躯壳了吗? 

本人涉世尚浅,对人生最大的感悟,我只有一个字:释。释而博,博乃容,容苦,亦容乐。敞开胸怀,放开一切,也就容纳了一切。无须过多解释,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扪心自问,谁能真正做到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外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圆月弯弓点评:

没追求乃是追求的最高境界,
好呀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扪心自问,谁能真正做到呢?从自己做起吧!问候朋友!at:2007年07月13日 晚上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