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走向北京女人如花

发表于-2007年07月18日 晚上10:48评论-11条

中国有许多地方和城市值得我们去看一看,游一游。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个充满了文明与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向往北京,到北京一游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这明媚的夏日,我终于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地到达了祖国的心脏——北京,耳闻目睹了首都迷人的风采,感受了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一)雄伟的天安门

到了北京第一个要去的当然是天安门。雄伟的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其图形已成为我国国徽的组成部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五星红旗在广场上高高飘扬。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在广场的东西两侧遥遥相对,南侧是毛主[xi]纪念堂和正阳门。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虽然是清早,但天安门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大家拿出相机不停的拍照,都在享受着免费的阳光浴,欣赏着广场的建筑群。当然,最吸引大家眼球的就是天安门城楼和矗立在城楼前方的五星红旗。远远的就能看到挂在天安门城楼中间的毛泽东像,然后就是旁边的巨幅横额“中华人民团结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很有中国特色。听导游给我们讲解,这巨幅毛主[xi]油画长6m,宽4·8m,有两层楼高,面积接近30平米,而且每年都要换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楼巨幅毛主[xi]像经历了四代画家之手。现在作画的画家叫葛小光,从1977年至今一直由他主画。

来到天安门城楼,儿子还背起了一年级学过的课文:“跑过金水桥,登上天安门,抱抱大圆柱,看看大宫灯,站在城楼唱支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追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就在此举行,我仿佛听到毛泽东主[xi]站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仿佛看见天安门广场上人群沸腾,欢呼雀跃。古老的天安门在变,全国各地也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了。

天安门,以其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了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成了人们永远关注的焦点。她目睹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兴盛和衰败,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坚强,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谱写了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她的动荡与宁静,欢乐与沸腾是一面镜子,折射着时代的影迹。

遗憾的是,由于旅途的劳累,我们没有赶上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没有体验到那种看五星红旗在祖国的心脏地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场景。由于纪念堂不开放,我也没有机会瞻仰一代伟人的遗容,没能向毛主[xi]献上我恭敬的鞠躬。值得高兴的是,我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体验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商国是的情景。庆幸的是,在回来的途中,我们参加了天安门的降旗仪式。

离降旗还有一个小时,我们回到了天安门广场,但国旗场地前已经围满了人,坐着,蹲着,站着,里三层外三层,场面也是蔚为壮观。大家都在等待着,神情都是很庄严肃穆,仿佛在等待一件人生中最重大的事情。7:40分,长安大道的车子都停下来了,广场上也安静下来了。国旗护卫队迈着矫健的步伐,从金水桥走过来了。在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国旗护卫队走入国旗场地。三名旗手登上了国旗台,国旗缓缓的降落,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他们的动作是那样利索,整个降旗过程为2分06秒。降旗手的那一个甩手的动作是那样的优雅,深深印入我的记忆中。降旗结束,护卫队护卫着国旗缓缓撤去。

降旗后天安门广场亮起了灯,我们在广场上徜徉。夜幕下的天安门又是另一番景象,光亮的灯把整个广场照得格外的耀眼,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风很凉爽,广场上的红旗迎风飞扬,煞是壮观。小孩手中的风筝飞舞起来了,成为广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享受着凉爽的夜风,呼吸着北京的空气。广场上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我们都不愿意离去。你听,夜风中飘来了熟悉的歌声:“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xi],指引我们向前进……”

(二)不到长城非好汉

如果问我到了北京最想去哪个地方,我的回答一定是:长城!还在高中的英语课文里。我们就已经知道了“hewhohasnotbeentothegreatwallisnotatrueman”。连外国人也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何况是中国人呢!

早上7:00,我们就从宾馆出发了。导游说从我们的宾馆到长城大概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如果不早点出发,碰上堵车就麻烦了,因为北京可是有名的“堵城”。有三个地方可以去长城:八达岭,居庸关和古长城。我们选择的是八达岭长城,听说它是长城的精华部分。汽车一路飞驰,高速路两边是延绵的山脉。和南方的山不同,北方的山粗犷杂乱,南方的山有型有致。这里的山上没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只有一些灌木和裸露的岩石,也许就少了那么一点灵秀。

沿途经过了德胜门、钟鼓楼、箭楼、十三陵等北京的历史地标,8点多我们就看到路边出现了一段段的长城。我们以为就到了,后来一看才知这里是居庸关。当年,李自成就是从这里攻进北京城的。汽车穿过居庸关,路边出现一条铁轨,这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设计师就是著名铁路设计师詹天佑。车行不多久,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八达岭长城的山脚下。

下车后大家分成了两队,一队是年轻力壮的,直接登山;一队是妇女和小孩,坐滑道到半山腰再登山。我和儿子坐上了滑道来到了半山腰,才知我们的直接登山队早已走在了前面。来登长城的人可真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同年龄,不同肤色,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五湖四海,这里成了一个热闹的海洋。走在我前面的就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小的只有三四岁。是的,长城是属于世界的,它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长城也是最公平的,不管你是贵为国家元首,还是富可敌国,你必须得自己走上去,要登上长城顶峰,要当一回好汉,必须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爬上去。

我们慢慢地拾阶而上,一边照相,一边欣赏着两边的风景,加之有同伴的欢声笑语和明媚的阳光,倒也不觉得累。走过了几个烽火台,渐渐的台阶变得不规则了,再走一段,连台阶也没有了,石板铺成的斜坡,又陡又滑,要用手把着两边铁杆才攀登得上。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统一成一个姿势,弓背曲膝,手脚并用,目不斜视。越往上走,人越多,路也越窄。登长城,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难怪导游说的叫“爬长城”,不是“游长城”。但再苦再累也得走,只好紧抓着栏杆往上爬,爬到筋疲力尽,汗如雨下,我们终于来到了“好汉坡”。这里有个石刻碑,上面刻着毛主[xi]手书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到这时我才更深刻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遗憾的是这里已经变成了商业的拍照点,也就是说要30元才可以跟它合照。

我们走上八达岭的城楼高处,抬头远眺,只见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与连绵起伏的群山已经融为一体。我们领略到了长城的雄伟,我们也感受到了修筑长城的艰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站在烽火台上,我仿佛看见了那冲天的狼烟,仿佛听见了那激昂的号角,仿佛目睹了那千军万马的奔腾的场面;也仿佛感受到了长城千百年的沧桑与沉重,不幸与屈辱……时近正午,淡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不刺眼的阳光照在长城上,山风吹拂着我们的脸。我感受到了一种心旷神怡,我感受到了一种胜利后的喜悦。是谁说过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用在长城一点不假。我们一家三口抛弃了滑道,放弃了从原路返回。从长城的另一个方向下来,我们几乎没有了同伴。如果说上山是有惊无险,那么下山就是有险无惊。路很陡,路很滑,每下一个烽火台,我们都是用手紧抓栏杆,一步一步的望下挪的。一步不小心,就会摔下去。看着七岁的儿子和我一起登上好汉坡,又要一起下来,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一家人相帮相助,相搀相扶,终于走下了长城。

长城,让我体会了当好汉的滋味;长城,让我收获了人定胜天的快乐;长城,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长城更使我感慨万千。同一段长城,上山和下山是不同的,每天的朝霞和夕阳是不同的;每年的四季也是不同的;而每年、每月、每天行走在长城上的人的心态更是不同。这万般的不同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长城景致。这就是长城!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三)走进清华和北大

到了北京,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那就是中国的两座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虽然我们的行程里没有安排,趁着大伙游电影城的空隙,我们一家人就离开了团队,由在北京工作的表弟当起了临时导游,来到了我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大学。

来到清华,已是下午三点。现在正是暑假,清华的学子大部分已经离校了。清华校园里游人很多,可以说是车水马龙。来这里的都是父母带着小孩,或者是参加夏令营的孩子。看来都是希望孩子们早日受到这里优秀学风的熏陶,从小在心中树立一个目标。面对清华园,每一个人的心境都各不相同,但都被她吸引、感染,那浓浓的雅风,时时向你扑来,让你心中升起敬慕之感。

清华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1910年,在清华园内用庚子赔款建造了“清华学堂”,于1911年正式开课,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历经96载春秋的发展历程,清华大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构成了清华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清华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做出不息的努力。

我们由清华大学西门进入校园,在义务讲解员的指引下,直接走向了清华的荷塘。清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荷塘,行走在清华的荷塘边,我不自觉的背诵起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情此景虽不是月夜的荷塘,可也是我眼前荷塘的写照。

围绕着荷塘,我们在清华大学古老而又年轻的校园里自由徜徉。我们来到了清华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苍松翠柏环绕着一鸿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坐玲珑典雅的古亭。这里水清木华,风景秀丽,真的是一个绝妙的去处。“水木清华”出于晋朝谢琨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据说这也是“清华”二字的来历。

在清华园里,有孔子的雕像,我走上前去恭敬的鞠了一躬,表示对这位圣人的崇敬。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自清亭和“荷塘月色”亭,在朱自清和闻一多的雕像前合影留念。他们都是我敬仰的文化人,他们的文品和人品都应该是文化人的楷模。我想起了朱自清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想起了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暗杀拍案而起,坚持做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雕像旁边刻着他的话“诗人的天赋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主义战士闻一多的最好写照,这也是清华人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从清华园出来,我们又去了北大。常言北大有名的风物可用一个词囊括:一塌(塔)糊(湖)涂(图)。塔,是指博雅塔,湖,是指未名湖,图,当然指北大的图书馆。波光潋滟的湖水,层层叠叠的古塔,波光塔影该是多么美的图画。北大啊,你的著名的“一塔湖图”让多少文化人神往。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在北大的校园里徜徉了,那就去看看未名湖吧,早就听说它是北大的一个象征。

在见到未名湖之前,它就在我的想像中出现了许多年。未名湖,应该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湖,一个知识的湖,因为她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学子。未名湖,应该是一个充满青春魅力,充满幻想、诱惑与激情的湖。我想象着北大的学子在那里晨读和黄昏散步时,看见博雅塔倒映在水中,那霞光,还有他们自己的身影,他们一定会感染到来自未名湖的灵光与智慧。北大能有这片水域那真是上天对北大的恩赐。以前读到贾平凹的同名散文,他说他是在夜里去见未名湖的,他那时还是一个文学青年,在夜里悄悄去,在湖边停了许久然后一个人悄悄离开……

从北大的东门进去,穿过一条绿色的林荫道,我们很快来到了未名湖边。站在湖边,注视着这浅浅的一池湖水,我真的很难把它和名扬天下联系在一起。她没有西子湖的多情,没有太湖的秀丽,也没有洞庭湖的浩瀚。她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工湖。她甚至没有潋滟的波光,也没有碧绿的湖水,有的是三三两两散步的人,有的是象我这样的游客。我忽然想起了在网上看到过的一首诗: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若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是的,作为自然的湖它没什么更多可看的,但当它与北大的人文传统联系起来就有了无穷的意味。当我心中念起未名湖,就情不自禁的与北大那些大师们联系在一起,他们曾将思想着的身影投映于湖中,将未名湖写进了他们生命的笔记。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的熏陶,让这池湖水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未名湖更应该是一个性灵的湖。

湖名“未名”,实是未曾命名,也无从命名。当年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聪慧真是高人一筹,“未名”二字也道尽了湖的佳处妙处。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湖水里影映着的是智者们弥散在其中的灵魂。未名湖,你无须命名,你就是一个意象,就是一个象征。

走出了清华和北大,总觉得有一种东西充溢在我的胸中,我说不出来是什么,只感觉清华的荷塘和北大的未名湖已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中。是的,我不过是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我不可能一下子领略它们的精髓,不可能一下子读懂他们的真谛的。我想起了泰戈尔的诗:“天空没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来过,感受过,足已。

(四)北京印象

短短的北京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有天安门的庄严雄伟、长城的壮观奇丽、清华北大的儒雅气息,有故宫的富丽堂皇、颐和园的赏心悦目和圆明园的触目惊心,还有热情的北京人,当然还北京的烤鸭和各种小吃。

北京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一座皇城,是一座历史的城。要感受北京的皇家气派有很多去处,故宫和颐和园是一定要去的。从天安门城楼往里走,就到了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旧称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明代有十四个皇帝、清代有十个皇帝曾在这里居住,统治中国四百九十一年。故宫无处不体现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美伦美奂,富丽堂皇,精美绝伦,这些形容词都难以写尽它的奇妙之处。故宫无处不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明朝皇帝到清代末帝溥仪,数百年历史浓缩在这些宫殿里。

颐和园,是当今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著称,被中外誉为东方古典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廊。据介绍有上万幅的绘画,竟然没有一幅相同的,真是鬼斧神工啊。中国的能工巧匠可能都集中在这里了,才可以画出这么多的画。面对著名的728米长廊,我只能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长廊是东西走向的,沿途可以欣赏到昆明湖的美景,又充分体现了皇家的大气。而且整个昆明湖是仿西湖建造的。西湖美吗?美。但西湖在南方,在杭州。老佛爷喜欢呀,没办法,那就给她依原样建一个吧。颐和园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是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

如果说在天安们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感受到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世界的新篇章,那么在圆明园我们则看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两天两夜的大火让这座“万园之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就要挨打的证明。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努力奋进吧,炎黄子孙们!

北京给我留下印象的还有北京的人,北京人很热情。我们的导游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一上来,那一口京味很浓的普通话就把我们撂倒了。北京话里儿化音特多,感觉北京人老是卷起舌头讲话的。几天下来,导游热情的服务和精辟的讲解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人特客气,喜欢把“您”挂嘴边,让您感觉特受尊重。北京的司机很不错,拦了辆出租车,敢情这司机知道你是外地人,一上车就跟你唠嗑开了。跟你讲起了北京的历史,讲起了北京的堵车,让你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到了北京要吃烤鸭,要吃烤鸭要去全聚德。但离那里太远,而且听说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我们就在宾馆附近的一家不错的餐馆里品尝烤鸭,服务员热情的教我们怎样个吃法。油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味和北京人的热情都留在了我的心里。

北京的“门”多。北京的地名很多离不开一个“门”字。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宣武门,崇文门,朝阳门,地安门,当然还有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天安门。而马路也大多离不开这些“门”:德胜门外大街,安定门内大街……估计能记住这些门的话,大半个北京也就算熟悉了吧。

北京的车多。早就听说北京人就算有点钱了,宁愿不买房也要先把车买了。北京的车子可真够多的,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车子就象一条游龙环绕着整个北京城。它既装点了现代的北京城,也加快了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的车多,所以立交桥也多,北京有立交桥近一百座,可是北京照样堵车。如果等上十几分钟,那不叫堵车,叫交通不顺畅。

“门”再多,车再多,也比不过北京的人多。北京除了有1300多万常住人口,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包括来北京打工和办事的人,还有和我一样的游客。谁叫北京是“首善之地”呀,都想来看一看,目睹她的风采,都想来游一游,领略她的大气。我们每到一个景点,游人川流不息,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民族同胞和外国朋友来到北京,以饱览她那瑰丽的雄姿、巍峨的宫殿、优美的园林、奇魅的艺术。我想这也正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北京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缩影。北京是美的,美不胜收。有自然风物的美,有古典建筑的美,有文化气息的美。但在这美中也有一些欠缺。总觉得北京的天空不够蓝,天空老是灰蒙蒙的,连这夏日的阳光都不够明亮。人多车多的北京,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北京,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北京,空气不够新鲜的北京。

在坐公交车的时候,我又看到了北京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还记得那天从北大出来,我们在中关村的北大街准备坐出租车回宾馆。可能是下班高峰期,我们等了半个小时就是拦不到一辆车。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最后只好匆匆上了一辆公交车。由于连续几天的奔波,加上又在清华北大逛了一个下午,我们真的是筋疲力尽了。特别是儿子,累得不肯走了。一上车,儿子就要睡了。公交车上人多,我真想为儿子找一个座位,因为有十几站的路程。看看后面几排明明写着“老幼病残专用”,看看那些坐着的人,明明大多都是年轻力壮的人。我也没指望他们让座位,就是有人下车的时候,空出来的座位立刻被那些年青人抢了,没有一点谦让的意思。而我到过的南方的很多城市都不是这样的,北京人,你的公德心跑哪去了?

爱你,就希望你尽善尽美。我总是想也许这只是一个偶然,也许别人也很累,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但正是因为爱而苛求,我真希望北京人能做到最好,因为北京是首都,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北京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的是国家的形象,体现的是国民素质。明年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那可是全中国人民的大事。北京,我爱你!北京人,加油!

北京太大,我太小。北京太丰厚,我太单薄。北京太悠久,我太年轻。北京是一本内容博大精深的书,一本丰厚得无从读起的书。我只不过是站在了北京的边沿,我只不过刚刚翻开了她的扉页。我还没有读懂她的博大与精深,她的内涵与丰盈。短短的几天见闻只能是略知北京的皮毛,走马观花式的游历更是难以体会她的魅力。这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的真实感受,想来北京是不会怪我唐突的。

后记

从北京回来了,亲朋好友问我有什么感受。我总是笑着告诉他们:北京是值得一游的,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到北京去走一走,看一看。从北京回来,我更爱自己的家乡了。这里虽然没有北京的富丽堂皇,没有北京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没有北京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但这里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这里的山更清,水更秀,人更亲,这里才是我的根本,这里才是我安身立命的所在。

于2007年7月15日完成初稿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7-19 12:25:5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女人如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首号狼柔情点评:

霸道,但是不缺乏柔和
完整,也得体
读后的北京,让人眼前一亮
好文

无缘牵手点评:


    京城,三大中心:政治、旅游、学术。
    文章以旅游者的视角,对后两者进行了行文述说,比较到位。然而,六朝古都北京,在这三大中心的背后,却有着无尽的沧桑历史,尤以明清以来最为明显。站在故宫、行在长城、处在天安门城楼上、游在颐和园、圆明园等地之时,这份历史的味道便随之涌上心头。如果文章把这部分内容结合进去,以游带思,以思鉴史,以史析今,那么文字的内涵就深多了。
    不过,就游记类散文来说,这篇文章写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写清华园的那部分,读后印象颇深。
    鉴于此,现推出共赏。

文章评论共[11]个
首号狼柔情-评论

问好作者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首号狼柔情的点评和推荐,问好! [2007-7-19 12:57:20]at:2007年07月18日 晚上11:09

超可爱-评论

看完走向北京,我觉得我又第二次的站在了天安门,站在了长城~~~~~~~~~
朋友问好~~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超可爱的关注,问好! [2007-7-19 12:58:41]
  【超可爱 回复】: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为了让朋友们关注的啊!所以不用谢喽~~]
问好~~ [2007-7-19 16:46:37]at:2007年07月19日 上午11:32

无缘牵手-评论

读过文章,细思之时,心绪似又回到了北京。。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牵手的点评和推荐,问好!你的点评真的很到位,连自以为是中文系出身的我都心服口服! [2007-7-19 13:01:42]at:2007年07月19日 中午12:31

蓝心宫-评论

虽然没去过北京,不过在作者的笔下已能感受到北京的美丽,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问好。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蓝心宫 的关注,我写这篇文字一方面是写自己的点滴感受!另一方面也是给没有到过北京的朋友当一下导游!问好! [2007-7-19 20:27:01]at:2007年07月19日 中午1:03

变色龙-评论

好文,这名字使我想起了一位好友。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变色龙的关注,可惜我不是你想起的好友!问好! [2007-7-19 20:28:05]at:2007年07月19日 中午1:57

钟秦-评论

你的感觉很到位、很真实!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谢谢你的向导!我尤其喜欢你在这篇文章中的点睛之笔的内心写照——爱你,就希望你尽善尽美!除了抒发你对首都北京的美好希望外,更显现出你严谨的做人和处世原则!!!真不愧为湖湘才女!在此,我向你学习和致敬,请多指教【三月天】!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钟秦的夸赞!平生喜欢旅游,然后记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于北京,我是有爱,也有一点点失落,是期望太高吧!但在朋友的文章里没有"三月天",就不能拜读了!问好! [2007-7-20 11:20:25]at:2007年07月20日 凌晨1:17

霖霖-评论

好文章~  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朋友关注,问好! [2007-7-22 9:17:51]at:2007年07月20日 中午2:37

段舒航-评论

好文字!欣赏了!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雨点上的泡泡的关注,问好! [2007-7-22 9:17:21]at:2007年07月20日 晚上8:41

恋尘叶子-评论

好详实的游记,看着文字,与你同游了北京,谢谢并问候!
  【女人如花 回复】:谢谢恋尘叶子 的光临!很喜欢你的文章!问好! [2007-7-22 9:16:38]at:2007年07月21日 早上8:09

荷香醉鱼-评论

细腻的文字,如你的名字,美 !at:2007年08月08日 清晨6:00

悲秋道人-评论

读完作者饱含热情的文字,感受祖国心脏的博大精深,仿佛又随作者一道同游了一趟北京。真的很好。谢谢。at:2007年08月12日 早上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