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苦读生涯,驴样年华冰凤凰

发表于-2007年07月21日 中午2:27评论-3条

学生时代,驴样年华,孤灯冷雨读书苦,苦在不为自己读! 

——— 题 记

【一】

我目前所在的部门,共有二十四人,原本就有两个博士,其余最低的学历也是本科以上。最近,又分来一位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三十多岁的博士后。博士后报到的第一天,我的一位硕士学历同事,便私下感叹地对我说,相比之下,我们的硕士学历似乎太低了些,于是,约我一起去攻读博士学位。

她还说进入后学历时代,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每一分钟都需要与人竞争的社会里,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发展,人才正处于不断的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办法;只有不断地充电和开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和利用,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耗殆尽。

【二】

前些日子,听说八十多岁高龄的金庸,自2004年9月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一职后,远赴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读书,攻读硕士学位,且相当用功。两年多过去后,他在拿到东方学系唐史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这么大年纪,而且已经取得这么高成就和硕士学位了,却还要辛苦念书,真是令人敬佩。看到此消息,心想,自己远比金庸年轻得多,假如去攻读个博士学位肯定不比他困难。况且屈原早就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此,继续去攻读个博士学位是形势所需也很有必要。可是想起自己从上小学到研究生毕业近二十年学生生涯的诸多艰辛情景,实在难以鼓起继续读博的勇气。

虽然蒲松龄说:“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知道,人生难得几回搏,目标越高,起点也会越高,可继续读博如此选择也好似破釜沉舟,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卧薪尝胆,付出加倍的艰辛。因为,读书苦,是事实,要不,古人就不会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了。

【三】

上周末去一位朋友家,只有本科学历的她正准备考研。时值备考期间,又要工作,又要准备考试,想必她的压力一定很大,因为我和她说话时,都可感觉到她的心事重重。末了,我和她就读书的事聊了几句,她感叹道:“读书真苦啊!”我听了,可谓深有同感,因为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啊。想起自己前几年考研时房间里零乱不堪,到处都是摊开的复习资料和书籍,每天大约只能睡三个或四个小时的情景,心里就禁不住很是同情起她来。临走前,安慰她说:“前几年,我准备考研复习的两个多月里,整整瘦了六斤。不过咬咬牙,闭着眼,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结束的,等拿到学位后,你就解脱了。”

但朋友的一句“读书真苦”,倒是让我想起硕士学历同事约我一起去攻读博士学位的建议,同时想起自己差不多二十年的读书经历来,内心的压力,像山一样沉重。

【四】

有人说“在中国,不上学的年轻人是花样年华,上学的人是驴样年华”;常常听见一些学生对我说,读书真苦!而作为教育者和过来人的我,当然明白读书的艰辛。

从进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从童年到青年,好似一部连续运转的读书机器,差不多要读十七年书,如果还读个硕士、博士学位什么的,就远远不止这个数。就好像“自古华山一条道”一样,不知道为什么,父母自把我们生出来不久,就让我们读书。从小学、初中、高中足足十二年的读书生涯。在这期间,没有学知识,接受教育的兴奋,反而产生了畏惧、厌学的情绪。小学毕业考、中考、高考好比三大战场,有的人输了,受到残酷的刑罚,有的人赢了,得到奖赏。“不管怎样,小学、初中、高中就是人生的三段路,每段路就有一个终点,而我们必须在每段路途中拼死拼活地死学硬汲,为的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终点。如果能给我们一把理想的天平,我们就不难称出路段与终点的价值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偏爱着这种近乎“范进中举”的教育方式。

【五】

在社会的所有职业中,并无读书这一职业,可说读书不是职业,它却比任何一种职业还要苦。

君不见,大凡一个学子,白天上学读书的总时间没比打工族少,晚上还要花一到几个钟头复习写作业。这还不算,有急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更是层层给儿女加压,又是聘家教、又是让孩子课余读这个班那个班,累得精疲力竭。

【六】

自古都说十年寒窗苦,自然可以想象学习的不易。只是古人学习就可以不思茶饭,寝不安席。他们能从读书的苦中找到乐,所谓“读书乐,乐在其中”。为此,他们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以“头悬梁,椎刺骨”的精神,从书中寻找真理,寻找“乐”。虽然这样要付出代价,但是这种“苦”不是“痛苦”,而是“艰苦”是毅力的象征,是精神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奋斗中,感受到读书的魅力——苦中有乐。

可我读了差不多二十年的书,却从未体味到什么快乐。

可能是因先天身上有着一种叛逆基因,所以我从小总与别的孩子不同。当别的小孩背着书包乖乖地去上学时,厌学的我却时常是吟着古诗词东走走西逛逛,气得老妈暴跳如雷,而老爸则沾沾自喜,以为终于给社会生了个有“个性”有“气候”的人才。不过,这也难怪他,因为这个社会实在太需要有“生气”的人了。不过人是会因环境而改变的,当我处在那个听话、温顺的群体中,竟也变成了一名乖乖女。别人说东,我不敢往西。因此,我的成绩在所处的环境中,总是优中之优。不过苦读生涯,如驴样年华。在沉闷辛苦的学习中,上了近二十年的学,仍然不得其要领,却感觉过的很累,很苦!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无暇顾及周遭的风景,题目一个接着一个,拼着命的做完了,也考了很高的分数,可感觉到上学的确太苦太累了: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等。为了应对这三多,三五更就得起床,只能晚睡早起,只能放弃嬉戏,只能“加班加点”,特别是在萧条的冬天,冒着严寒从暖烘烘的棉被中起来的无奈,苦不堪言……

【七】

其实,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知识的获得,对未知的了解构成了人最大的精神享受。知识本身是奇妙的,有趣的,可孤灯冷雨读书苦,苦在不为自己读,漫长的求学生涯,给我留下的多是无数的苦累伤痛与迷茫。

感觉,最苦的是高中时期,觉得那是自己于人生中遭的第一遍罪。记得高二时的某个期末考试开始的前一晚,被几位同学硬是拽了出来,去看烟花。那晚,江边非常热闹,大约全城的人都汇集到那里了吧。人们尽情地燃放着烟花。漆黑的夜空下,烟花是那么璀璨,但我的心情却是无比地沉重,因为第二天就要大考了。我完全无法融入那片欢腾之中,行尸走肉般跟在同学的后面,漫无边际地在人群里东走西走着。夜空被烟花点亮了、点燃了,但我的世界,却是黑暗的。尤其临近高考的最后一个学期,就像某报上刊登的《2007高考作文15强句》:“进入高三,我就过上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的日子”,对功课从来都不敢掉以轻心,每天晚上,都是读书至深夜,累极而睡,上床时,仍是心事重重。早晨醒来,睁开眼睛,映入脑袋的第一件事就是功课、作业和考试,一切似乎没完没了,永远也没有尽头。

读大学,因为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读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书,感觉自己遭的是第二遍罪。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次,在学校的荷塘边温习功课至黄昏,居然把第二天要考试的那门功课的听课笔记,留在那棵老柳树下忘了带走,而人却回了宿舍。等到天黑之后,才猛然醒悟过来,一股绝望之感顿时袭来:因为向来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平日里很少看专业书,而考前的那个晚上,对我最至关重要,思考理解和记忆力的效率都是最好的,所以,每次考试,常常把自己的最后希望都押在考前的那个晚上。但那天居然把自己的听课笔记留在人来人往的荷塘边了。张惶失措之下,我跑着赶回荷塘边。可因为跑得太急,途中既狼狈又痛楚的在地上摔了一大跤,两个膝盖全都摔出了血,白色的连衣裙上也沾满了污垢与血迹,当时,就禁不住有些悲从心中来。想着这样的日子,我要过它做什么呢?可还是得从地上爬起来,去找回自己的听课笔记啊,要不第二天的考试怎么过关啊!幸运的是,那本听课笔记还在原处,没有落入别人之手。记得当时将那本听课笔记捧在手上时,那种失而复得的心情,就像是绝路逢生……

多年后,至今回忆起那一幕,仍有丝丝心酸的感觉。

读硕士,是因周遭的工作环境所迫,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读书,似乎又变成了不算出路的出路。于是又打道回府,开始遭起第三遍罪。可因为硕士读的依旧不是自己喜爱的专业,终归仍是觉得辛苦。记得那天下午,紧张的硕士论文答辩完毕后,晚上参加校方在某五星级酒店举办的庆贺酒会时,和坐在自己身边的同学阿娟一起忍不住唏嘘到:这书,读得太苦了!以后再也不想读了!

【八】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载有许多勤奋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如东汉时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年轻时头悬梁读书,战国时的苏秦,锥刺股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一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成语;西汉的经学家匡衡,从小“凿壁偷光”读书;《晋书*车胤传》中云:家贫的车胤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和他同朝代的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人用“囊萤映雪”来比喻他们二人家境贫苦,刻苦读书;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史记*孔子世家》中描叙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后泛用“韦编三绝”以形容勤奋读书;《汉书*董仲舒传》中记录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后人用“目不窥园”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还有《宋史》云:北宋宰相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等等……

但在所有勤奋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背后,也大都是备加艰辛的苦读书经历,因为倘若没有卧薪尝胆,历经艰辛的勇气和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回想一下传统的古训,代代父母对孩子谆谆教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能发现“苦读书、读书苦”是中国人对待学习的最常见态度,然而,“读书苦、苦读书”这种教育不但不能让孩子努力学习,反而让孩子越来越逃避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厌学情绪。过去厌学的常常是中学生,现在小学生厌学的也大有人在。有人把厌学症称为中小学生中最严重的传染病。

【九】

据新闻媒体报道,去年,在校园内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谣:“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还有的小学生说希望台风把他的学校刮走不用上学就好了;甚至有人厌学,希望学校被炸掉,把《上学歌》改成:“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回头,我就跑,回头一看,学校炸飞了”……

上学,成了一个沧桑的词语,而读书生涯,则成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一天傍晚,上小学的侄女放学回家,边做作业,边翘着小嘴巴气嘟嘟地冲着我嚷嚷:“上学好苦啊,累死人了!”甚至还说“好羡慕奶奶啊,要是和她一样退休,每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啊!”因为,在“苦读”自己不喜欢的书的环境之中,把知识变成了死沉沉、干巴巴,没滋没味,没情没趣的。这样的学习当然害怕,当然不爱。现在的学生读书绝大多数又都是为了分数而读,为了那更高一级的学校而被迫读,他们陷入了无边的题海之中,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十】

而我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早已上得身心疲惫,没有感到一点的快乐,只有困惑迷茫究竟为何读书这一问题,在心里缠绕多年,迫于无奈却又不得不读。也许驴样年华这种辛苦程度,一般点的驴都承受不了。如今,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只能是我的一个酸甜苦辣的记忆。因为,读书太苦:每天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练习,还有考不完的试。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一切属于个人的意愿都被毫无留情地剥削掉了,仿佛机械一般,天天反复着同一个节奏。在这样的生活下,同学们丧失了感官的作用,失去了以生俱来的智慧,成为名副其实的机器人:“翻完这本,翻那本;找完这篇,找那篇。足不出户。吃饭睡觉,看书写字;睡觉吃饭,写字看书。两眼涩胀,视线模糊;颈椎酸疼,仰头困难;头昏脑胀,只想呕吐。读书之苦矣!苦大仇深!”可许多人都说十年寒窗苦,但许多人都逼着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去苦读。因为虽然到处说愉快教育,可是你要他们怎么愉快得起来。难道说他们考试得了不及格你会视而不见?难道说,他们不做作业天天玩乐你允许?如今的社会就这么现实,这么残酷。若是不去苦读,行吗?

再说这年头,不要说没读书不行,就是书读的少了也不行。因为学历低的,求职难工资待遇低;而高学历、高职称能谋到好职位高待遇,谁的证书越多,谁的学历越高,谁就越脱颖而出,这个现实谁都知道,看你还有胆量敢不读书?

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评价体系、考试制度、乃至社会氛围、就业政策等等,都对求学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压力。学习不好则考试不好,考试不好则升学不好,升学不好则“名声”不好,“名声”不好则就业不好,就业不好则一切不好……按照这个逻辑推演,哪位家长、孩子,哪个学校、老师敢掉以轻心?

【后记】

学生时代,驴样年华,孤灯冷雨读书苦,苦在不为自己读!不过,从小学到硕士的近二十年学业,总算在无数的作业、论文、考试中结束了,而一切的读书苦也随风而逝了。只是就算是现在,不愉快的梦景中,多数仍是与当年苦读有关的。好在梦醒过来,就会自言自语对自己说,一切都已结束了,而这一辈子,再也不想去读什么书了。那些所谓的博士学位什么的,还是留给别人去读吧!而我,在有生之年余下的有限时光里,只想随自己的真实意愿自由无拘地活着,并且读些自己真正喜爱的文学书籍。

只是,每每听到有人说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读书苦,苦读书,莘莘学子为啥忙?夜读挑灯剪影窗,功课连绵无尽日。试题艰涩缺灵光,休闲限制唯书本,娱乐荒疏只课堂。考场久经年少事,何时减压睡甜香?”可悲可叹之际,总希望以后有一个国度不用如此苦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孩子们可以干他们自己喜欢干的事,而不是用苦读自己不喜欢的书这一种途径来折断他们所有的翅膀,让他们痛苦一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冰凤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其最艰辛的一段步伐;
读书虽苦,可自古却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虽说调侃却也实在。
学子的成功却是以破万卷走来,却见与个中的艰苦奋斗是密不可分的。

文章评论共[3]个
碧海潮声-评论

真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的!
  【冰凤凰 回复】:谢谢碧海潮声的高评与问好 [2007-7-31 6:53:29]at:2007年07月21日 下午6:03

孑孓me-评论

哈哈,我现在不想考研的理由就是我真的不想再在学校里呆了。。。
  【冰凤凰 回复】:
呵呵 问好孑孓me  或许不考研早些去社会上磨练会更好些 [2007-7-31 6:52:47]
  【孑孓me 回复】:或许吧,生活太多未知数 [2007-7-31 16:56:22]at:2007年07月22日 凌晨1:25

燕舞莺歌-评论

MM,无数事实证明,你的书绝对没白读,知足吧你。呵呵。
  【冰凤凰 回复】:
呵呵,读书,的确有用;但读书,确实太苦 
[2007-7-31 6:50:28]at:2007年07月29日 中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