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俩个老农民说农村邹老宽

发表于-2007年07月21日 晚上7:34评论-0条

六月中旬,回固镇老家农村探亲。在开往固镇的大客车上,乘客们‘三句话不离本行’,大谈农村的所见所闻。从谈话内容来看,多数是农村人。干哪行说哪行,农村人当然说农村事了。有俩位老农民的谈话,使我很感兴趣。为了叙述方便,我就叫他们老张老李,再加上个老王吧。老张说:“从前,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吃饭问题。解放后,实行农业合作化,翻来覆去弄了几十年,还是越搞越穷。所以西方人在世界人民面前提出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谁来解决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的,世界上谁也坚决不了。那时候,邓小平却决定地回答: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就能解决吃饭问题。当时,我们听了,脑子里却打个大问号。改革开放,土地分到户,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搞农业科学种田,各种庄稼良种下地,你说怎么样?做梦都想不到,小麦、玉米亩产千斤,花生、棉花亩产七八百斤,都是过去每亩单产的好几倍。收一年,够吃好几年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老李说:“没有想到的事可多了,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可方便了,它可是我们农民致富的天梯啊!往年没有路的时候,遇到连阴雨,地里生产的东西运不出去,损失可大了,就拿西瓜来说吧,西瓜该上市的时候,如果赶上连阴雨,外面再好的价钱,也无法运出去,干着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瓜烂在地里。现在可好了,有了路,再也不怕老天下雨了。现在固镇东乡家家点西瓜,年年丰收,年年都能卖出个好价钱。石湖已经形成西瓜的集散地,大市场,万亿吨的大西瓜销向大半个中国。”

“更没有想到的是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给免了,学费也给免了。”老张接着说“反过来,还给农民补贴。土地补贴,粮食差价补贴,大农具补贴,还有农村医疗……”

一位中年农民老王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是‘人拉犁’,八十年代‘拖拉机’,现在农业生产‘一条龙’。真没有想到农村发展得这么快,简直是惊天动地,叫人‘眼花缭乱’。就拿农业生产来说吧,大型农业机械通过中介服务公司,午季,实行‘收割’、‘脱粒’、‘耕’、‘种’一条龙服务。你可以站在田头,评头评足,接收成果,这可比过去的大地主风光得多了!”

“想不到的事,俺们农村有的是。”老张插话“解放后,五包户不要说,还给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给于定期补助,名叫低保。我们庄上,有两家困难户住的是危房,政府拨款帮助修好了。”

老李抢过话题:“农村变化得太快了,简直叫你想都想不出来,农村土地到户以后,科学种田,很快实现了机械化,农民一年的活不够两个月干的,农村几亿劳动力哪里去。当地能消化几个?于是盲流到大城市,当时广州、上海等地民工扎堆呀!那还了得?几个城市、沿海地区怎么能安排了亿万农民工呢?不可能,不可能。你说怎么着。没过几年,都找到了工作。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却看到了,实现了。事实摆在面前,看你信不信。开放了,引进外资,工厂遍地开花,吸收了亿万农民工,也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现在工厂缺工人,特别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我们学习文化技术,提高人的素质。”

一位老年人说:“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脱了贫,解决亿万人的吃穿问题。这也算对世界的一点贡献吧。但是,现在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形式,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在的农业生产形式,必须实行农业生产社会化。就是进城务工,而且有固定收入的农民,把土地交给懂农业,会科学管理的人,实行规模的社会化管理。现在有许多有远见的农民已经看到了农业第二次腾飞的路线图。为加速农业现代化找到了新的生产模式。”

本文已被编辑[恋尘叶子]于2007-7-21 19:30:5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邹老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近年来农村的变化很大,政策也好,但相对城市的发展速度来说,还是处于一种低水平。因之,解决农村问题,仍是各级政府任重而道的任务。

恋尘叶子点评:

借他人之口,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想,
使文字更显真实、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