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诗人男孩苇岸

发表于-2007年07月22日 晚上7:05评论-0条

诗人男孩

------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愿是一颗流星

男孩、女孩都是美妙的,风格各异的诗。男孩、女孩中也出诗人,天才的诗人。本文主人公男孩的开山之作就是灵感突现,瞬间完成的。从此,他就成了诗人男孩。那是一个诗歌朗诵会上,男孩儿坐在台下(他是不屑于参加这类活动的),微笑着看台上的同学或矫柔造作或声嘶力竭的表演,他觉得很有趣。一个过度丰满的女同学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并夹杂笑声。正当男孩觉得有趣的无聊,要离开的时候,聚光灯出现了一个女孩,苗条的身材,一袭黑裙。她缓缓的走到台中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女孩儿的声音虽然细小,但却很清晰,响在耳边,有如天籁。男孩心头一动,怎么还有人思考和自己的一样的问题?他收起了笑容,正襟危坐。有人在一定年龄总是思考一些傻问题,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有人成了哲学家、思想家、诗人或作家等等,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自己的解答。更多的人后来就把这些问题忘却了。男孩属于后一种。若干年后,他因搬家看到自己日记本上的这些问题,觉得可以这样回答:我是我,我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因为活着,所以活着。因为他觉得对于生命和生活,很多时候,人们无法选择。那时男孩还正在探索这类问题,他就一直盯着台上的女孩。

后来男孩儿的第一首诗就这样诞生了。当男孩、女孩擦肩而过的时候,就象那些俗气的小说中写得那样,目光与目光相遇,只短暂的一瞬,却又仿佛永恒。女孩儿的目光如秋水般清澈,男孩儿的目光透过这清澈的秋水一直到达女孩儿的心底;女孩儿的目光如秋水般透着凉意,男孩儿感觉到了孤寂。后来,男孩儿就为女孩儿写了第一首诗:

我愿是一颗流星

划入你的夜空

纵然是毁灭

纵然是稍纵即逝

也要留下火与热情

女孩呆呆的看了一会儿,慢慢的折起那张纸,夹在自己的本子里。

我找到了自己

诗人男孩的处子作就这样诞生了。好象大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时候完成哪部作品,暝暝之中自有天意。男孩自己也不知道会写诗,会成为诗人男孩,这也是暝暝之中自有天意。男孩到这个年龄,就遇见了这个女孩;遇见了这个女孩,就发现了这首诗。男孩发现了这首诗,就把它录下来,送给女孩。其实他自己也不大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后来诗人男孩失去了做诗的才能后才慢慢读懂它。女孩收起的她的诗,男孩就有了把诗人做下去的义务和权利。

诗人男孩不仅做诗,他还成了一个行为艺术家。休息时,他租一辆自行车,带着女孩去认识这个小城的大街小巷。残存的古城墙,古树,悠长的巷子,幽深的院落,处处都有风景,迷人的风景。起风了,风夹着尘土、纸片象野马般嚣张的奔驰而来,男孩车把轻轻一转,拐进了小胡同,丝丝微风把女孩的头发拂在脸上。逆风时,男孩儿的外衣鼓起来,象帆,女孩儿的黑发在风中舞蹈。两个人象水里的游鱼,空中的飞鸟,乐此不疲。

浩荡的春风吹绿了小城,诗人男孩的行为艺术由城内做到了城外。他们登上了城外的古塔,瞭望桐花掩映的小城。小城竟有那么多的梧桐!桐花有深红、粉红、粉白色,象片片彩云落在了小城灰的、红的屋瓦上。男孩说真美,女孩说好美啊!"我们要是两只鸟,两只黄鹂鸟多好啊!"男孩儿说。女孩儿长在城里,没见过黄鹂。"黄色的,体形较大,迅若流星,只能在人迹罕至的深林里才能发现它的身影,都是两只在一起飞的。"男孩说完,女孩儿意味深长的看了男孩儿一眼,算是对这句话的评论。

诗人男孩的行为艺术有一次几乎成为败笔。只怪那次他们跑得太远了,往回赶时,已是夕阳西下,又迷了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男孩又饿得浑身冒虚汗。好在上帝疼诗人,哪怕只为一个人写诗的诗人,化身为路旁一个卖烧饼的,虽然上帝轻视了男孩的饭量,只准备了三个烧饼。诗人男孩狼吞虎咽了两个,又接受了女孩的半个,才止住了虚汗。天越来越黑,又起了冷风,诗人男孩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让女孩儿穿上。后来女孩说这是诗人男孩做的最好的诗。女孩穿着男孩的外套,坐在男孩的身后,数着天上一颗一颗闪烁起来的星星,觉得真是一首好诗,直到满天星斗,女孩儿才欣赏完这首诗。

女孩激发了诗人男孩的创作激情,象火山喷发一样,男孩的诗不可遏制的从心底喷发而出,冷却后凝结在各式各样的纸片上。诗人男孩的创作激情之磅礴,作品产出之快,产量之丰,令古今中外所有的诗人眼红。嫉妒使他们一致认为诗人男孩喷发出来的不是诗。但诗人男孩不在乎,只要女孩认为它是诗,那它就是最好的诗。若干年后,已不会做诗的非男孩想温习一下旧作,但都被女孩收藏,非男孩也不好意思要,况且非女孩也许早失落了。他只记起零星的几句:

我来的时候

就丢失了自己

茫茫人海啊

我无望的寻觅

直到遇见了你

我以为找到了自己

……

象蛛网一样

痛苦出诗人,诗人也易痛苦。诗人男孩就陷入了痛苦之中。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诗人男孩怕自己的诗失去唯一的读者。诗人男孩做一首题为《不想明天》的诗,但也正因为想明天才做。诗人是易失眠的,诗人男孩每晚在黑夜中瞪大自己的眼睛,静听自己的心跳声。

诗人男孩因痛苦而失眠,因失眠而痛苦,终于得了精神分裂症。头脑里有两个人,一个人觉得两个人只要在一起快乐、默契,又有什么分得开呢?一个觉得两个人之间隔着万水千山,路迢迢,水茫茫,不可能分不开。分裂的两个人又似乎是一个人,互相变化,一会儿他变他,一会儿他变他。变来变去,搅得男孩头疼欲裂。有时认为两人分不开的那个他主宰了诗人男孩,就照旧给女孩写诗。有时认为不可能在一起的那个他主宰了诗人男孩,诗人男孩就想穿件隐身衣,尽量从女孩眼前消失。女孩读不到男孩的诗,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静静的流泪。泪水从女孩的眸子深处升起,汇成两大滴,溢出眼眶,顺着脸颊无声的滑落。那泪水连铁都能融化,何况男孩的心。诗人男孩的心被泡得软软的,象河蚌的肉一样。他继续做诗,他知道诗是治疗女孩流泪病的最好的药。他的第一首诗就是一个预言啊,男孩无法违背。他只能在自己的诗中预言:

一切誓言

都象蛛网一样

禁不起现实的手指

轻轻一触

……

已划过你的夜空

事实证明,诗人男孩还是个不错的预言家。毕业后,女孩上了大学。两个月后,她给诗人男孩的信中说:"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这怎是一个"谢"字了得……"诗人男孩成了一名小学教师。他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在绿色的原野上驰行,高高的路基两边的深塘闪着诡谲诱人的寒光。他的心境象那破败的小学校一样荒凉。他得了一种病,脸上的肌肉坏死了,不会哭,不会笑,也不会愤怒,头发也白了大半。他看到女孩的信后,精神分裂症好了,失眠也好了,只是无端的做恶梦。有时梦见自己的心没了,前心贴着后背,全身都空了,醒来时浑身是汗,胸口还觉得疼。有时自己梦见自己了,梦中的自己一脸严肃面无表情的走过去了,赶紧追,那个自己却走入人群里不见了,四下找啊,却再也找不到了。有时急醒了,梦中的情景那么真切!男孩给女孩写回信时,虽然腹中肠一日而九转,似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写不出,大概已江郞才尽。最后只写了两句:

我是一颗流星

已划过你的夜空

当然这算不得诗了,因为它已失去了唯一认为它是诗的读者。

后来,诗人男孩再也不会做诗,象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苇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李小狼
☆ 编辑点评 ☆
李小狼点评:

故事很新,格式也不错。读完有些许感伤。期待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