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吴祯<<诗*灵魂的静地>>杂感闻笛

发表于-2007年08月05日 早上9:25评论-2条

近日从《朔州日报》副刊部主任庄满老师那里借来本省作家大同市的吴祯先生刚出版不久,寄来请庄满老师惠存的散文集《但愿梦长久》。夜间无事静下心来翻阅,因我喜欢诗歌,发现在目录中有一篇关于诗歌的文章,于是翻倒此文所在的页码,细细读了起来

文中提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坚持写作守护灵魂的人已凤毛麟角了。然而,诗歌作为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下来……

是啊,在这商海大潮的冲击下,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把那算盘儿打,有谁会顾得上去读文章,又有几人会静下心来去写作那?

诗歌,从古老的《诗经》到浩然的大唐,再到烟雨的明清一直是我们文学史上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我们当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如今有一些人不去继承反而仗这自己的小说,散文写的好因赵丽华的几首败笔,便公然向诗坛恶宣:"现代诗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还说,“少拿徐志摩的轻轻走来,海子的春暖花开与他理论……”

其实,这方面我也曾在全国原创文学网之一的“红袖添香”发表题为《与**谈现代诗》,在此就不相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个人文集中看看(http://blog·sina·com·cn/u/4c5c0d8d010008v4) 

我不敢否认,诗人的某些灵感也许来自与书本启迪。但,我敢说“生存之无诗”尽管习惯性的听到一些诗人和评论家宣称,某某诗人的精辟语言来至于菏而德林,薄而赫斯或来自于蒙托夫,海涅等,但我依然坚信真正的艺术必须具有原创性·说真得优秀的诗人不是“二道贩子”,精品更不是歌德,雪莱等大师的读后感……

爱好诗歌的朋友,你读吴祯先生的此段话后,感想如何那?

大家都明白“生存之外无诗”既我们常说的“诗源于现实生活”这个道理。可有一些人还半夜里在无源之水中,强吁短叹,强说愁的培育充斥诗坛毫无生机的塑料制品,正如吴祯先生在此文中所写:在营造乌托邦式的经典!

还有伍祯先生在此提到:“习惯性的听到某某诗人的精辟语言来至于菏而德林,薄而赫斯或来自于蒙托夫,海涅等”可听来听去,怎没听到这些诗人精辟的语言来自于我国历代诗人的那?

当然,这不是在听吴祯先生一人的话语就可以下得了断论的,其实这一点我也曾在读当今诗评家的一些大作中见到过,而且不只一次!

难道,诗歌也如我们现代人在购买商品时那样,觉得越是国外的,就越觉的好呢?

我不知是诗评家们顾出此招,还是我们这些吃着国人饭,读着方块字长大的所谓现代诗人们写出来的诗歌的确如此呢?

当然,在此我并不是反对向外国诗歌学习,而是要想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到“去其糟粕,吸取精华”有借别的学习,并把他融入我们民族的本位上来,如大家熟悉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它在学习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机的阶梯诗后,把我国民歌及古典诗词融如其中,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浓郁地方色彩,如他笔下的《放生歌唱》,《东风万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的新诗要发展关键是应回归到民族的本位上来。试想,没有继承,怎会有发展呢?记的庄满老师曾教导我写诗,提到毛泽东关于我国诗歌的论述:“我国的现代诗要发展,必须向民歌与古典诗词学习”。为什么那,民歌是大众化的易使人们接受,我想任何一个诗人写出来的作品,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去阅读,而不是孤芳自赏吧?关于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情操,增进我们的学识,就单单一个唐诗古人云:“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试想对于我们这些学写诗歌的人来说呢?

还有吴祯在此提到;“优秀的诗人不是”二道贩子“,精品更不是歌德,雪莱等大师的读后感的文字的这个问题。

不怕大家笑话我也曾做过二道贩子的勾当,如我曾写的:(《翻版虞美人*春花秋月》)往昔春花

风零落

惟有

屋檐

敲击着

凄凄哀乐

今朝秋月

舞吞掉

惟有

西窗

流落着

涟涟泪水

春花秋月

美景逝

君知

愁几许

春水难翟

这可以说是纯粹的盗版,二道贩子的勾当,为此,庄满老师也曾教导过我:真正的文化人不是蘸着他人的口水去模仿,而应要蘸着自己的心血去创作!

朋友,我们与提做二道贩子,抒写那种大师读后感之类的文字,为何我们不向台湾现代散文开拓者之一的王鼎钧在一篇关于“决定在耶稣诞生日哪天生孩子”的小品文结尾所说那样:"日期意义是人社定的,是人创造的·你看,日历上还有那么多空白,你该说;“来我们创造个日子让后人纪念”这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抒写属于自己心灵深处那精美的篇章,让后人为我们感叹!

另外,吴祯先生还在此文中有一个很值得我们这些喜欢诗歌朋友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在此就让我把他摘录下来与诸位朋友共勉,并以此结束此文吧:

一首好诗应该包含三种元素:至真,至善,至美,分行排列是诗的特征,倡扬用减法写作·就是提醒诗人用充满爆发力的短跑姿态·在有限的空间中泼洒出全身的情感和能量。而不是象一个气喘吁吁,不断喝水檫汗,长长放弃方向的马拉松运动员! 

07年6月草 

注:《但愿梦长久》该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陈忠实封面题字,著名作家石英作序

本文已被编辑[恋尘叶子]于2007-8-5 9:58:07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闻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尘叶子点评:

一篇不错的读后感,从自身的体验到切身的感悟,
自然,顺畅。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好久不见闻笛了,哈哈。今个儿连读你三篇!问个好:):)at:2007年08月05日 中午12:05

无思-评论

晕!!!!!!!!!!!!!
            呵呵 at:2007年08月08日 凌晨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