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的奥运情缘柳苑梅园

发表于-2007年08月08日 清晨5:06评论-0条

对于国家大事,我一向很不关心,认为我一个普通市民,不能为国家解决任何问题,好好过日子别给国家添乱就是了。可是今天就是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举国欢腾,我还真有点坐不住了。原本平静的我禁不住女儿的埋怨,她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多重要呀?您不写点什么?”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我想起了自己与奥运的情缘。动起笔来还真有点内容要写。

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起我与奥运的缘,多是无心的收获!凌晨未眠,与大家共赏心情。

记得2001年7月13日那天,送走初三毕业生的我们刚从北戴河海边休假回来。那年学生考得很不错,我们玩得也开心。就在这一天晚上,我从电视里看到每个台都在播放申奥情况。出于好奇,我仔细的看电视。主持人的煽情把我的精神提起来。倒计时宣布结果: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那一刻中国申奥代表团的成员沸腾了,电视里在世纪坛等候消息的人沸腾了,一时间礼花齐放,将北京的夜空照亮;我们的胡同里也欢声一片。我赶忙跳下床,决定骑车去世纪坛近距离看演出。

我的提议得到女儿的赞成,我用电动车带着她就出发了。北京的大街小巷都是人,到美术馆时,路被堵得水泄不通。要放往常,早听到骂声、抱怨声了。可是那天,人们都很高兴,借堵车的时间,举着小旗子欢呼雀跃。估计那气势不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游行。我斜跨在车上往前行。不小心右脚蹬子剐了一位中年人的腿,没等我说“对不起!”他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就很快加入他们那组欢乐的队伍里,我心中暖暖的。申奥成功能找回人们深藏的善良,真好!继续往西走,迎面来了几个卖小红旗的,女儿说想要。我刚好没带钱(想来够悬的,如果路上车子出点事就瞎了。还好那天一路顺风。)正跟女儿解释,一位卖小红旗的大姐说:“没带钱没事,我送她一把。”不等我回绝,旗子已经跑到了女儿手中。这把小红旗,至今还收藏在我的箱子里。那一刻,我好像感觉共产主义已经到来了。更感人的还有一辆130汽车,拉着一车的冰红茶,堵在人群里。主人竟然跳上车,拿着冰红茶问:“谁喝饮料?庆祝申奥成功,免费了?”这个感人的镜头,真希望给照下来。可惜出来匆忙没带相机。车下的人们感谢小伙子的慷慨,没有一个占便宜拿人家饮料的。那时正值暑伏天,可人们拥挤在大街上,都没有感觉到热。

过了故宫就到了长安街,整个长安街灯火辉煌,很多人竟然徒步向西走着。那时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我骑着车很快就到了世纪坛。那里的庆典还没有结束,我们站在外面欣赏。

回来时感觉路很长,女儿困得支撑不住了,只要有一分钟不和她说话,她就会睡着。一路上都在回顾奥运话题。那一年她只有八岁,跟我夜游到凌晨三点钟。

第二天醒来问大家:“一个奥运会申办成功,怎么全国人都这么疯狂的快乐?”听的人耐心的给我解释说他们也去世纪坛看庆典了。我们国家好多年没办大事了,人们都各过个的,太冷清了,都想借这个机会聚拢人气,好好庆祝一番。不觉中了解了这么多知识,应该说我和奥运有情缘吧?

时光飞逝,奥运的主题,奥运的标志,鸟巢工程一项一项完成,令我们振奋。当时以为很遥远的事情,再有一年就会实现了,这中间我还有一份激动呢!

去年我到马来西亚在感受异国风情的同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也与奥运有关。导游说他们家的邻居是位老华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被抓到马来半岛开锡矿,老人心怀祖国。奥运申办成功的那天,他挨家挨户敲老侨民家的门,告诉他们:“中国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我们从此更扬眉吐气了。”想起海外侨胞都如此关心祖国的发展,我作为生活在北京的公民,应该更多的关注奥运,为奥运的成功举办做些贡献。中国的发展,最先收获的是侨居海外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我更了解了奥运申办成功的意义。很多华侨的根在中国,祖国倒霉时,他们被瞧不起,祖国寒酸,他们跟着挨白眼,申奥成功了,侨民的腰杆子也硬了。别人赞扬中国,他们的脸上也有光。

所有的亲身感受,得来有些巧合,但确实让我更深的理解了中国申办奥运的意义。想起自己在申奥成功那天的经历,想起马来侨民的兴奋,我也想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献上一份心情与大家共勉,我与奥运有情缘,希望像火炬一样传递给你,给他,让我们相拥在五环旗下,共同携手迎接2008。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柳苑梅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为奥运喝彩,为和平祝福,为拼搏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