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一直以来给予我的印象是陌生而又似曾熟悉的感觉。陌生是因为自己很少走近那座城市,熟悉是因为无论它如何变化,总是自己的家乡。
从重庆火车北站坐车驶向此行的终点——我姐姐家。坐在车上透过车窗,感受着山城座座高楼形成的现代化都市风景,总有一股无形的吸引力,悄悄的把我与女儿的视野诱惑与牵引,如此的新鲜与兴奋。重庆直辖十年了,这片土地的飞速变化不由得让人惊叹的,作为自己也是一位重庆人,虽然不能呆在这片土地,但却因自己家乡的飞跃发展而由衷自豪与欣慰。
在姐姐家的日子里,时刻被一种亲切而浓烈的亲情包围着。我家四姐弟身处各一城市,各自有各自的工作与家庭,一年难得相聚在一起的,每一次的相聚总会很短暂却又让人快乐开心。这几天里,姐姐家俨然一个真正的在家庭,我与女儿,我哥家三人,我弟儿子一个(弟有事没有回重庆)人,还有我的父亲,另加上我姐家那对双胞胎姐妹,一共整整十一人,那是何等的壮观与热闹。
久别重逢,自然叙说无限。一家人之间没有什么距离感,也没有什么主次之分,每一顿饭我们都一起动手,大家都作各自最拿手的菜,然后摆上一大桌品尝着说笑着。长长的啤酒杯,盛上清醇的酒,在杯与杯相碰里发出清脆的响声,而各家的小孩子们,更是欢声笑语,可爱又调皮着。
我不喝酒,甚至啤酒也不会的。但我面对家人难得的再次相逢,也勇敢的端上了酒杯。是的,此情此景此人,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一个个曾经难得相见的兄弟姐妹,如今彼此近在咫尺,人生三大情感,有什么情感还能似亲情一样,一直伴随自己整个生命过程呢?
几个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灯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与讲不完的事。而每一次叙说之中,我们总会提及到曾经在那个遥远山村时的点滴情景,也不时的谈论着山村的一切变化,还有那山村里的一人一物一山一水。在我们的感受之中,往事不再回归,唯一能回到过去的光景只能依靠我们的记忆来实现。
城市的夜很美,点点灯火点缀,如此的璀璨与绚丽,而这夜下的美丽城市夜景,怎么也胜不过屋内这份浓浓的亲情。当我每一次不经意之间与亲人们对视时,我分明感受到时光流逝有痕。
父亲明显老了,头发也几乎全白,但那慈祥而面容依然于岁月里不改。离家十多年的日子里,每一次与亲人们相聚时,我感觉我们几个父亲的孩子,真正的长大成熟了,每一次面对个个侄女侄儿时,他们都又长高了。岁月有时很公平的,当我们变老时,而孩子们却长大了,有时我傻傻的在想,或许上一辈的衰老其实就是让下一辈长大的另一种互换。
总在不经意之间,我们提起了早逝的母亲,母亲离开我们时,我们都还很小很小,但在我们记忆深处,母亲一生的勤劳与质朴仿佛清晰依然。最让我们四姐弟遗憾的是,母亲去世时,我们四个都还小没有成家。偶尔我们也告诉年老的父亲,随时到我们几姐弟家走走住住,让他的孙子们陪陪他,也让他的儿女们尽尽孝心。可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山村的父亲,总留恋那片黑色的泥土,仿佛离开那里都浑身不自在似的。每一次父亲到我们兄弟姐妹家里,总不会住很久的,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老人家,他都会对我们说一句话: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很满足了,我想你们及孙子时,我会到你们那里来走走的……
当父亲与孩子们入梦后,而我们姐弟依然不曾半点睡意。借着城市闪烁的灯火,我们长叙不倦。我们回忆起少时相处的趣事,谈论小时彼此间的争吵及打架,叙说如今彼此各自工作及家的事,每一点滴的趣事都让我们不由大笑起来。
记忆就如此的玄妙与可爱,它能让一个人在某时感觉到什么才是充实,它也能把曾经的东西收藏入心。倘若一个人没有记忆,那岂不有些苍白与乏味么?那样曾经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存相处,一旦没有半点痕迹与印象时,我想那亲情的浓度与深度真的会大大打折的。
在重庆的几天里,没事的时候,我便带着女儿及几个侄女侄儿们在大街上没有目的的闲逛着。尽情的享受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擦肩而过的人。
重庆的天气比成都热,但每一次看着身边孩子们开心快乐的欢笑声,心里总有一抹舒适的凉意掠过心底,虽然自己身处异乡,一年难得一次与这座城市相伴停留,但每一次经过这座城市时,总有一种回家的踏实感与亲切感,因为还有一份难舍的亲情,在这座城市里延续滋生……
2007/08/15静夜随笔
-全文完-
▷ 进入依窗听风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