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观后感——梦想照进现实(一)
《孔雀》作为一部文艺片。场景布置虽然没有动作武侠片的动辄暴力,恢弘大气;剧情没有爱情片的周折,冗新浪漫。但这并不能说明它的粗糙。它有它的细腻和无与伦比。它有着其他片类所缺乏的真实与真情。整部片子以细腻写实的手法记录着关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充分的表现着平民的心灵史,真实的展现着社会的现实。
本片分别以描述三个年轻人各自的一段成长历程以及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展现出来的或明朗或冲动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的幻灭而导致的神经抽搐,精神萎靡,以至日子平淡,沉淀的过程。导演以局外人的冷静用胶卷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
影片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人们的生活画卷。在那个畸形变态而又令人倍感压抑的年代,漂浮在其上空的流云都给人以窒息的迫力。生活在其下的人们就好似那随风的流云,飘忽不定,不知道下一程将会飘至何方,流向何处?人们渴望着新鲜的氧气,渴望着活命的棋。
追求着精神上的梦想以抗拒现实的萎靡。宁愿在幻想中沉沦不在现实中颓废。当现实与梦幻同样令人失望人们往往选择后者。然而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又是那么的遥远,人们在两者之间悬空,失重,失去支撑——找不到立足的一线。就这样无奈的悬浮在半空,惊恐,绝望,颓废,平庸。这剂毒药污染着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追梦的心,吞噬,破碎,最后被遗弃到无底的深渊,平庸的回到现实。
终于找到了着陆点。然而却失去了生命的激情。平庸的做回自己——失去梦想的人。
在回到影片之中。剧情安排在那样的灰暗的时代,因此本片的整个基调也被蒙上了一层灰色——镜头是灰色的,景物是灰色的,人物是灰色的,天空是灰色的。一系列的灰色所要展现的感情也是灰色的。灰色代表着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灰色代表着一切消极的终结,是否也预示着积极的开始?黎明的到来呢?
那段灰色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这是否说明现在的我们的心灵便不再晦涩,充满阳光呢?现在的我们是否并没有丢弃精神的内核,空留着肉体的虚壳,简单的活着,活着?现实是怎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明镜。个人又如何?每个人心里也有一把尺度。
投影在电影中的现实,每一寸胶片都记录着一份真实。导演就好象是一台冷酷的刻录机,残忍而真实的记录着,记录着本有的真实。真实是电影的魂。他将现实中的欲念,追求,痛苦,激情在电影的艺术创作中提炼,纯化,升华。让我们在其中感受,感动,乃至自省!
《孔雀》观后感——梦想照进现实(二)
之人物分析《孔雀》
人是一种坚强和软弱,光明与黑暗,伟大与渺小的混合体,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狄德罗
人物一:姐姐
本片姐姐的形象给我的印象最深,也最为感触。因此,我便由她说起吧。
姐姐一出场就似乎着她一生悲剧的开始。一开始在她的身上就体味着浓郁的悲情色彩。家庭浓重的封建重男轻女的思想毒瘤使得她在家里成为了多余人和受气对象。然而同时在这样一位少女身上又赋予了她的反抗特性。她不是柔顺的羔羊。她的反抗精神一直随着她的生命成长,并在一次事件中达到顶峰。
当她在田野中看到一个个伞兵拖着雪白的大伞包在天空中纷纷飘落时,她那种天生的反抗精神便转换成一种形式——参加伞兵的梦想。同时在这片田野间寻到了自己的初恋。是那伞包征服了初解情事的少女的心。与其说她爱上了解放军战士,不如说她爱上了伞包。恋上了自己的梦想。只因为伞包和梦想是死物必须依托一种活物才有意义,因此那名伞兵无意间就走进了少女的心。
此后,她热衷于参军报名。此时成为一名伞兵是她的一切。那里有她的梦与初恋。因此当她满怀热情地想成为伞兵并做着彩色的梦结果去事与愿违,梦想落空时,反抗便也到达了顶峰。绝食、落寂、空洞,然后彻底的爆发——因此我们就看到一骑单车后漂起白色的伞包。姐姐就象美丽的孔雀一样奋力的展示着自己的美。尽情地穿街过巷展示着孔雀开屏的美。尽情地陶醉在自我满足之中。此时,姐姐的本我达到了极限。然而人们却都认为她疯了。她又重新被无情的拉回现实。
平庸成为人们评价清醒的标志。伞包没了。姐姐接受了所谓的治疗。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她的内心是否真的已经平静下来?我们不免疑问!不,沉默不是死亡,它恰恰预示着下一轮更猛烈的爆发。
树林中。姐姐为了从流氓的手中的到失去的伞包。放弃贞洁褪去裤子那一刻,也便将尊严和女子最珍贵的东西遗弃了。那一幕怎不令人震撼?怎不让人落泪?就连不可一世的流氓在那一刻也被姐姐的举动吓到了。树林中的那一记枪响,不知是唤醒了流氓的良知?还是激发了他的兽欲?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是姐姐再次拥有了伞包,拥有了“梦想”。
姐姐的婚姻是失败的。仅仅为了一份工作就轻易的将自己的人生交拖出去。我们也就不难想像悲剧的结局。最后当她再见到当年的军官,然而对方却对自己豪无印象时。她的哭泣则表明她的梦彻底地结束。如果说参军的失败是“实在”梦想的解体,那么,最后的哭泣则是“精神”梦想的彻底瓦解。她的人生不再有幻想。梦想照进现实,投射的只是一个虚影。一切回归了现实。
人物二:哥哥
哥哥是个脑子有智障的而又过度肥胖的低能儿。或许基于此使得父母给予哥哥更多的爱。因此,在家里妹妹弟弟都要处处让着哥哥。有时他表现着孩子般的无知,譬如怂恿外人欺负自己的妹妹,不知道孬好话,不懂得好赖事。种种的无知叫人苦笑不得,笑骂不是。不过他同时又有着倔强的性格,对学车子的挚着。对追求喜欢的勇气等等。又叫我们常人脸红和自愧不如。
总而言之,哥哥是一个惹人怜让人气既可爱又可气的人物形象。
人物三:弟弟
弟弟是家里的老幺。他沉默寡言,甚至有点自卑的小男生。那次学校事件变可看出一点他自卑的端倪。他以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耻辱,因此,他在同学面前不认这个哥哥,并在同学面前用伞伤害自己的哥哥,大喊着对方不是自己的亲人。可悲,可怜,可恨……
当家里的哥哥姐姐都没的指望时,父亲将期望寄托在小儿子身上。然而一场“色情图片”风波后,父亲认为他有辱家门。他也便被扫地出门。若干年后,回来了。已是物是人非。当年羞涩的小男生不见了,悠然变成了吃软二油子。
我们难免要问:时光穿梭,时间的印记在人们的身上留下了什么?
小结:
最后,导演安排剧情在孔雀展翅中结束。我们不免疑问他们走过的路子,漫过的青春是否也是一次人生的展示?不论结局如何,他们是否也算是经历了人生的开屏?纵使没有想象中的完美!
导演抑或是在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的辛酸与凄迷已随那个年代走远。现在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好的把握人生。使我们的人生就象电影结尾的孔雀开屏那般多彩。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握紧命运的脉搏,走好人生路。让梦想真切地照进现实。而不是虚幻的投影。
-全文完-
▷ 进入牧云臣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