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有感于索取“感恩”李笔

发表于-2007年09月10日 早上8:51评论-1条

核心提示: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由于对资助者态度冷漠,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今年被取消了再次受助的资格。

时下对于贫困人群的资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享受资助的对像却往往并不在意那些施恩者的恩德和盛情,反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态度冷漠,让那些资助者心里不免显得尴尬,这更让有的捐助者拍案惊奇,竟然向资助者索取“感恩”。

对于资助者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类资助者可能仅仅是花费了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也不乎你感不感恩,就当作是在做嗟来之食的施舍,无需乎你萦心那么一点小恩小惠,这些人对享受资助者的冷俊可能是百分百的理解,因为他是施舍,不需索取你的感恩之心;二类是真正的捉襟见肘的施恩者,那是从自己的牙慧里挤压出的一点并不是剩余的资助,这是从道义上的资助,是发自内心对贫困者的同情,其施恩的精神是可嘉的,从自己的并不富余的衣食饭囊里给你分一杯残羹剩饭,救你于水火,这种精神是甚为感人的,当然这类施恩者虽则不是专门为索取你的感恩之心而为,但其行为却是中华美德的延续,令人感恩戴德,让人们不得不去自发地从心底感恩,这当是第二类施恩者,他们不是为名利而来,是真正的施恩者中的君子;三类是专为哗众取宠于社会,为了所谓的什么绩而来,要么是假他人之利而为自己谋取名利,这些是专门喜欢别人登门谢恩,时常都在等待别人的回报,靠索取感恩为自己打造功德碑的投机者,稍稍有贫困者不去铭记他们的恩赐,他们就有些后悔当初的施舍行为,而极力制造事端让资助者不得安宁,要么是在媒体大做文章,让人们知晓他们的大恩大德,而受助者却是知恩不报,不知感恩,从正反两面他们都两面取光,真是玲珑剔透,做足了善人的排场,受助者就惨了,只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诸如:不会感恩,不识好歹,以后再不能给这些人资助,缺失起码的感恩之心,并要媒体介入,我们的资助是不是投错了胎,需换一换地方,不一而足。

对于资助者而言,是从道义的角度资助那些环境或经济比较差的地方的贫困人群,让他们能从贫困中杀出一条富裕之路,然后而能报效社会,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并非是需要视那些地区的人群的态度来取舍是否给予资助。如果觉得索取不到感恩就取消对他们的资助这不得不令人觉得资助者是否有沽名钓誉之嫌,其资助是否带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商品化交易,再者感恩不是人们的口是心非的几句答谢之言所能承载的,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完全主动的物的或精神的感化,岂可索取?如果硬要别人对你的资助有所反应,千恩万谢,九叩十拜,企盼别人在取得滴水之恩之时立即反以涌泉相报,给别人施以沉重的精神枷索,倒不如取消那令人不堪忍痛的资助,而能使受助者心安理得,那么古人的施人不图报,大恩不言谢的传统道德在今天的商品化社会的价值论面前可能已经体无完肤,相形见绌,自惭形秽了。

大学生对资助者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否被继续确定为享受资助的对像,这里态度决定了一切,我反倒觉得这几名大学生的真正的坦诚,真正的诚信,如果他们真的如资助者初衷的希望,给资助者或写封感恩信或作一些令资助者心悦的举动,其实他们的心里是并不具有这样的诚意,即使不被取消受助的资格,也不能再次激发他们的感恩心态的。取消了受助资格,因为索取感恩未果而形成的结果,看起来是滑稽的,不过这也许让资助者笑不出来,用其他的理由来搪塞一下不知情的人还好,却要用这么一个理由就取消了大学生的受助资格,是否有种令人如鱼鲠在喉的大大不愉快。不过,在商品经济时代,倒也是新奇辈出的年代,什么理由都不重要,只要能赚回三五斗,而感恩却不是可以轻意赚出来的。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学生也当属大的范畴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大”一回呢?至于他们是否给资助者写几句空头的致谢套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在他们心中是否播下了真正感恩的种子。在关键时刻,在有如同他们一样处于窘境的人或事时,主动地施以援手,这恐怕才是真正的感恩的接力后继有人,是我们社会真正的希望吧!

2007年9月10日初稿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藤蔓居点评:

学会感恩,从我做起。资助者的资助是一种感恩,被资助的人更需要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文章评论共[1]个
低头回眸一瞬间-评论

感恩的心,是人生的必备。不论什么时候,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美好总在我们左右。问好作者~~~~~~~~at:2007年09月10日 上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