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舌灿莲花”与“阿谀奉承”及其他舍远求近

发表于-2007年09月24日 下午4:33评论-1条

小学三年级时,曾参加过一个同学的生日家宴,这也是我最为记忆犹新的事情之一。之所以印象会如此深刻,原因有三:其一,我整个学生时代,唯一参加过这一次同学生日宴会;其二,该同学的家住在一个明代的宅院内。院里有风亭水榭,种了许多花草,房子满是雕梁画栋,煞是优美,加上他的一家都是虔诚的佛教门徒,一踏进院门,就能感到禅香暗涌、青烟缥缈,宛若进入仙境。遗憾的是,三年后遇“文革”的“破四旧”,被“红卫兵”付之一炬。同学一家也不知搬迁何处,从此失去联系,可怜一个向善之家不见获得善果;其三,本人在宴会上“搜肠刮肚”才凑拢的祝福道贺之词,竟然得到同学母亲“小小年纪就会舌灿莲花,日后定有造化!”的评价,虽然那时还不十分明白“舌灿莲花”的含义,但那毕竟是一次在课堂以外大庭广众之下的“发言”,以至于回到家中向妈妈叙述,被妈妈贬斥为“纯粹一副阿谀奉承的腔调!”时,自己还沉浸在喜滋滋的氛围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如今已知道“舌灿莲花”原来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一段事迹的典故,人们借其比喻说话的美妙和文采。

时逝如烟,一晃已经过去几十年,现在想起那件往事,还依然觉得十分有趣:同一个以语言取悦他人的行为,有人觉得属语言交际的“技巧”,有人却以为是恭维讨好的“手段”。在探索其中奥妙之余,不得不让人佩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正是人生丰富多彩的魅力所在!

由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立论》一文中讲过的一个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死”是人的必然结局,“富贵”也许是谎言。但说谎的却得到好报,说必然的遭受痛打。

鲁迅先生的故事,仿佛让人们领悟:人,更多的是想听到别人的赞誉,即使赞誉是虚假的谎言;人,常常惧怕别人的直言,尤其拒绝指向自己弱项、短处的直言,哪怕拒绝直言的后果攸关生死。这也许是人普遍具有的人性弱点。人具有的这种“弱点”,无疑给运用语言技巧及手段留有了广阔空间。人际交往中“奉承、恭维、讨好、迎合”的现象,也许有的是可恨的卑劣,而更多的可能是迫于一种无奈。对此,人们是否应该有所警醒?

前几天,报纸刊登了一篇有关官员道德现状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这么写道:“在某些地方,那些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而对工作又兢兢业业的官员不但得不到重用,反而受到冷落,被“边缘化”;相反,那些善于曲意奉承而政绩平平的人却能够飞黄腾达。”可以设想;文中提及被“边缘化”的人们,犹如鲁迅所讲故事中被痛打的人,其心里自然难受。难道惧怕直言的人们,你们心里就好受吗?

“舌灿莲花”与“阿谀奉承”有着本质的区别,我认为,在人际交往中,“舌灿莲花”作为一种技巧偶然应用倒也无妨,但是,如果变成了“阿谀奉承”一样的生存工具,那这个社会就实在可悲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舍远求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鲁速 | 荐/鲁速推荐:
☆ 编辑点评 ☆
鲁速点评:

中国人就是喜欢恭维话,当官的更是如此,所以滋生出许多阿谀奉承的“奴才”。文章以小见大,巧用对比手法,写得较好。

文章评论共[1]个
那片红帆-评论

的确不错,层层剥析,说理充分,旁征博引,古今俱括。at:2007年09月24日 晚上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