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月亮的记忆岭头落雪

发表于-2007年09月25日 下午6:14评论-0条

中秋之明月,这有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悲欢离合的圆月,此时她是那样恬静可爱,那样美丽温柔。那一地如银般泼洒的月光,最适合文人墨客,吟诵有关月亮的诗词。如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小山村里的凡夫俗子来说,是不懂这么高雅的艺术的,所以在中秋的夜晚我们是不会吟诗诵词的。但是在乡村明丽的月光下,在一派祥和飘着瓜果香味的和风中,我们有我们对月亮的一种朴素无华的喜爱。那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呀!

在我们这儿过中秋,除了点灯笼、吃月饼、拔石外,还有一种大概可算独一无二的玩法吧?那就是全村大人小孩在吃过晚饭后,家家户户都会端来一盆清清的水,盆中还别出心裁地放上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放在门口月亮照得着的地方,然后我们或蹲或站地守在那一盆水前。带着激动不已的心情,等那传说中的神仙在小小的盆中出现。我们会时不时的走到别人家的盆边去看看有没有期望中的惊喜出现。而老人们则坐在凳子上慢慢地嚼着甜甜的月饼,打开他们那有着千言万语的话匣子,眉飞色舞讲述着早已讲过千百遍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的神话传说。我们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一边紧紧地盯着盆里的月亮,思绪却顺着那水中一波波妩媚的光,开始联想:希望能看到传说中琼楼玉宇里的嫦娥、玉兔、吴刚;想像着有朝一日能遨游太空,去会一会深居宫中美丽而又孤独的仙子,听听她的心声。或抱一抱美丽可人的玉兔;采一些吴刚永远砍不倒的桂花树上的桂花来泡茶喝……

记得有一年的中秋,我们正吃着月饼,听着故事,围在盆边望着月亮,心情激动地等着拔石的队伍过来。突然不知谁仰着头在他家门口惊叫了起:不好了,不好了!快快!二叔公,快去把锣和鼓拿出来!天狗开始吃月亮了……

又不知是谁附和着,快快!大家把家中的破盆呀,铁桶呀都拿出来敲!于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脚步声、惊叫声、说话声、嘻笑声,一波波地在小村子里传过来,又传过去。一时的手忙脚乱之后,丁丁咚咚杂乱无章的锣声、鼓声、破铁桶、破盆的声音响彻云霄。那情形好像是村来了一帮戏班在演戏;又像现在城里某个商场刚开业,花钱请来一帮吹鼓手,热闹非凡。这时,看月亮的孩子也不看了月亮了,高兴得在村子里随着拔石的汉子跑来跑去,把中秋的快乐挥洒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人们卖力地、毫无私心地敲着手中的东西,嘴里不停地喊着:天狗吃月亮了,天狗吃月亮了。此时天地间一片漆黑,几分轻柔的凉意,笼罩着乡村的宁静,夜显得格外清冷起来。眼巴巴地望着那无语的天空,那暗下去好一会儿的月亮好像真的听到凡间这些善良的呼喊似的,在人们热切的呼唤声中,慢慢地从云层中走了出来。渐渐地由暗淡变成暗红,最后变得皎皎如玉,再度让银光一泻而下。整个村子都在这静静如水的月光下欢呼着、兴奋着、跳跃着!有个因为敲盆,因为呼喊刚喘过一口气来的老太太感叹地说:破锣破鼓好救月呀!要是让天狗吃了,就再也没月亮了!还有一些人在一边窃窃地用嗳昧的口吻议论着:月亮太好看了,天狗……

嘻嘻!

刚草草写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岭头落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尘叶子点评:

关于月亮的传说很多,关于月的记忆也这般有趣,
那些场景如画,存留在记忆里,此时想起,宛若一场旧电影般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