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化透*:音乐创作呼唤民族精神沧海泛舟

发表于-2007年09月25日 下午6:39评论-0条

很久不听歌了,一曲经典老歌《英雄赞歌》再次引起笔者的强烈共鸣。

听: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身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双手擎,

两脚熊熊堂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这首不朽的经典老歌再次把你带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再次点燃你心中熊熊的爱国烈焰,再次使你置身“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首歌真正让你体味到什么是荡气回肠,什么是气壮山河,什么是排山倒海,什么是大气磅礴……

由此,笔者想到了当今乐坛。实事求是说,笔者并不懂音乐。但面对当今乐坛的浮华与喧嚣,笔者忍不住要班门弄斧,说三道四了。

放眼望去,当今乐坛红红火火,用文革中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是“形势一片大好”!当今乐坛给笔者的总体印象是:好听之歌层出不穷,乐坛新手不断涌现,各种流派百花齐放,好一派歌舞升平之盛世气象。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分明看到的是当今乐坛的浮华与喧嚣。历经市场化的洗礼,当今乐坛已散发出浓浓的商业气息,脂粉气充斥乐坛;而尘埃落定后,尽显苍白无力。就好比写文章,好的文章必有其灵魂和精华。我们常说写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音乐创作也如此理。作为歌曲,究竟要带给人们什么东西,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是歌曲创作者必须考虑的。比如,有些人唱了半天,连歌手本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向世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思想。当今乐坛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关于爱情题材的创作似乎成为主流。社会上,年轻人有关情啊、爱啊的歌曲时常哼个没完。诚然,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关爱情题材的创作必将贯穿人类社会始终。但当今很多赤luo裸的情爱歌曲实在让人感觉不到美好和向往,体会到的只是丑陋和浅薄。爱情题材的创作,让我想到了《梁祝》。一曲《梁祝》,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演绎到极致而经久不衰。相比之下,当今有关爱情题材的乐曲,远远达不到如此高度。只有用心去创作,才能给人们留下千古绝唱。

为什么当今乐坛许多歌曲俗不可耐,难以有新时代的领军歌曲,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一种精神。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歌曲亦同文章,没有灵魂、没有精华的歌曲是不会流传久远的。

笔者认为,歌曲在给人们带来美好视听享受的同时,更多是向人们宣扬一种意志、一种精神。在革命年代,鲁迅用文章作匕首,直刺反动派的心脏。冼星海和光未然携手创作的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亦影响了一代人的情怀……所以,只有以精神为后盾,歌曲才能流传久远。同时,笔者有必要声明,本人并不认为所有革命年代的歌曲都是好歌曲,革命年代的歌曲都蕴涵着一种精神。当今歌曲也不是都一无是处。笔者也不否定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就不应该创作大量的爱情歌曲。笔者只是想强烈表达一种思想:中国歌曲,挺起你的脊梁。中国歌曲创作呼唤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永远是民族音乐的脊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沧海泛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厚重,大气。期待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