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钓鱼是我的一大爱好。而今,这一爱好逐渐淡出我的视野。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条古时留下来的护城河。少时,这里河水清澈,鱼虾成群,两岸绿树环绕,芳草凄凄,是我和小伙伴时常光顾的“游玩佳地”。记得那时我上小学,学校离护城河不过一、二里路。放学后,去河边玩耍便成为我向往之事。因为我是极好水之人,加之北方江河湖泊少,这条护城河是对小伙伴最好的恩赐。而每次去几乎都不会空手而归,总要抓些小鱼小虾回来。那时的河里不仅鱼虾多,而且还很“傻”,蹲在河边就能抓许多。夏天,还能和小伙伴在河中游泳嬉戏。后来,又学会了钓鱼。其实很简单,找一竹竿,拴一股结实的细线(还不是专门的鱼线),把鸡的羽毛剪成若干小节穿在线上作鱼漂,用细铁丝弯个鱼钩,再去挖些蚯蚓挂在鱼钩上作饵。这样,钓鱼的工具就做成了,只待贪吃的鱼儿上钩。钓鱼活动伴随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而现在,这条河的面貌全变了。由于不断向河中排放污水(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如今的护城河已是污浊不堪,鱼虾难觅踪迹(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河中仍有鱼,还可下河游泳)。虽经治理,仍远远不能再现我少时的美景。再放眼全国,象当地河湖遭污染的现象绝不是偶然,污染在许多城市都或多或少存在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步步推进,全国水资源日益受到破坏。其中,尤以淮河为最。据一项资料表明,全国80%以上的江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水质性缺水。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处洁净的水源已非易事,更何况钓鱼乎?鉴于此,各种收费鱼塘纷纷上马。原本是修心养性的钓鱼活动与经济利益挂上了钩,成为一种时髦的高消费。钓鱼的情趣、意境荡然无存!
钓鱼首先是一种情趣。钓鱼之乐,不在乎鱼,而在乎山水之间也。进一步讲,钓鱼是一项体育活动,是一种文化。当人们垂钓水边,心里也象水一样宁静,专心致志地看着鱼漂,水面时而泛起涟漪,烦恼忧愁尽抛脑后,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时,那份心旷神怡、那份悠然自得油然而生……那是没钓过鱼的人绝难体会到的。
如今,钓鱼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贵族运动,普通百姓越来越与钓鱼无缘。这是因为,当今社会就业生存压力增大,许多人工作、生活的事尚且忙不过来,更不用说有闲情逸致去钓鱼了。另外,现在不收费的,能陶冶情趣的钓鱼之地很难找到。钓鱼主要钓得是一种心情,没心情的钓鱼活动如同嚼蜡。
从客观方面说,由于全国大部分水体受到污染,许多垂掉爱好者只能在收费的鱼塘中(或收费的河湖中)活动。钓鱼活动已丧失了它本来的意义,沾染了太多的铜臭气。譬如,一些鱼竿动辄几千元。人们很大程度上已不是比谁的钓技高,而首先比谁的钓鱼工具好,钓鱼工具全。为此,钓鱼基本上成为贵族运动,普通百姓难以承受。正如上大学,普通人家的孩子是越来越上不起了。
在崇尚自然、反朴归真日渐成为人们的不懈追求和当今的时尚时,钓鱼活动与金钱挂钩无疑是悖时的或颓废的。
希望钓鱼运动真正能回归“自然”,带给普通百姓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果真如此,钓鱼运动便恢复了它的本义。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我也期待着能重新带上自己心爱的、极其普通的鱼竿,找到一片宁静的、洁净的、不收费的水域,无拘无束地“独钓寒江雪”,尽享山水之乐,回归心灵家园,再过一回钓鱼瘾。但愿这不是一个美丽的梦!
-全文完-
▷ 进入沧海泛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