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秋说节嘻哈国际

发表于-2007年09月25日 晚上11:59评论-0条

元旦:阳历新年的第一天,中国人既有元旦,可以送卡片和礼物,何必去理会什么圣诞节呢?

春节: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放炮,现在连放炮也不喜欢,听到炮声感觉很吵。

元宵节:这一天要千万注意火灾,小时候我们的灯笼都是纸糊的,父母血汗钱买来,拎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炫耀,一不小心就烧着了,现在都用电珠代替,有的千变万化,既安全又好看。我情愿吃饺子,元宵千万不可多吃,糯米粉和糖实在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只能适可而止。

情人节:只过过一次,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女朋友强烈要求下,花了8块钱买了一枝玫瑰花送她。我连第一次都给她了,还有什么不舍的给她呢?

三八妇女节:小时候厂里女工包场电影,作为职工家属,女孩可以跟妈妈进去看,而男孩只能偷着进去,我跟着别的男孩一起偷跑进去看过一次,可惜不好看,看一会我就溜出来了,也许就是因为不好看,所以我们才能这么容易得混进去吧。

三月十八庙会:啊啊啊!热闹非凡,第一次喝汽水就是跟邻居几个小朋友一起,大家凑齐两毛钱买了一瓶,一人一口,感觉很爽却又很不过瘾。现在的庙会若没有朋友强烈要求,我是绝对不会去了,因为那简直是个劣质商品的大卖场,不过小朋友还是可以从里面淘到便宜又好玩的东西的。

清明节:上学的时候,这一天被特许吃煮鸡蛋,想吃多少吃多少,平时鸡蛋烧菜用的,一般不煮来吃。还有就是老师组织大家一起去扫墓,每个人口袋装几个煮鸡蛋,碰!哈哈!有人会作弊,尤其是鸡蛋少的,他们很会玩,在碰的一瞬间,他们的拇指突然会挡在鸡蛋前面,这样别人的鸡蛋就破了,他们却一直赢。从学校出来清明节就没什么感觉了,鸡蛋也吃够了,碰鸡蛋也成了无聊幼稚的事情,扫墓还不如去喝两杯。

劳动节:学校年年在这一天组织运动会,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每到这一天却还是别想睡懒觉,因为学校就在家门口,广播和拉拉队的呼声震耳欲聋。

端午节:粽子我还是喜欢吃肉的,五花肉和糯米各用酱油泡上三天,然后包成粽子煮的烂烂的,五花肉的肥肉全都不见了,剩下只有结结实实的瘦肉,那个香···别忘了屈原投江。

六一儿童节:小孩永远喜欢这一天,过去学校一般都是包场电影,现在搞不清楚了。离开学校很多年後,在上海和丛家乡来探望我的朋友一起去肯德基吃了一顿儿童套餐,呵呵,也许是此生最后一次“儿童节”吧,虽然那时依然不是儿童很多年。

七一、八一、从来跟我无关,只是有一回带朋友去西安玩,从徐州买火车票的时候,恰好有一位同学在徐州当兵,他帮我们买的票,因为是八一,他买票真方便,凭证件直接进售票处里面买的,否则的话,我们可能要在徐州住几天了。

七月七:中国人的情人节,比起外国人的从典故上看似乎惨了点,我反正从没过过,因为很少看农历。

八月十五中秋:小时候月饼虽然一年只能吃一回,但每次还是吃几块就够了,因为太甜太腻太干,现在这东西市场上一年四季有得卖,不过却比小时候吃的更少了,感觉这东西只能作为一种象征,品尝不如想念。还有就是“赏月”,小时候到这天就拿着望远镜看月亮,平时也可以看,看来看去就看够了,发现不是月亮不圆,实在是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太低,没什么看头,不如看月食、日食。

重阳节:农民的节日,衷心祝愿全国农民,年年秋季大丰收!重阳节快乐!

国庆节:有两年厂里效益不错,在厂门口大放烟花,后来无论效益起落都不搞了,实在没必要借题发挥浪费钱财,有这些钱不如发给辛勤的工人们,或者支援那些真正需要钱的人。后来市里也放过几次,别人都争先恐后去市里看,放烟花、看烟花、其实只是凑热闹,与多年以前的欢庆国庆已经相去甚远。不如安安静静地留在家里,看看《大决战》和《开国大典》的vcd电影,怀念一下毛主[xi]。

圣诞节:耶稣诞辰,外国人的节日,不想多说,又不是国际圣诞节。如果有一天全世界人民共庆春节,那我就过过圣诞!

以上是对一年中所有我记得的节日的历数,随便谈谈,除上诉以外的节日我没有过过或者忘记了,还有一些是地区上特殊节日,虽然过过一些,这里就不详说了,例如:福建的佛生日、鬼节、每个月的初二、十六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嘻哈国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藤蔓居点评:

对各种节日作了全新的诠释,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