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国说沧海泛舟

发表于-2007年10月01日 中午2:56评论-1条

近来,看到网上有很多关于对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感想、体会等。有人由大国崛起而想到小国崛起的经验亦可借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想凑凑热闹,说道说道。不过,不是看《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而纯粹是笔者对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的独家之见。

我认为,任何时候大国都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世界发展发挥主导作用,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个大国。人类社会发展史基本上是大国兴亡更替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古至今文明一直绵延不绝,现在仍在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亚洲的阿拉伯帝国、欧洲的罗马帝国、非洲的古埃及等大国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近代社会,实际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列强先后崛起,直到后来的美国,都对世界格局发挥过重大影响。现代社会,从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到后来美苏争霸,再到今天的一超多强,大国无时无刻不在主导着国际社会。

大国与小国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大国与小国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如果真有共产主义社会,到时国家也就消亡了)。小国永远都是大国战略棋盘上的棋子,大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随时决定走哪步棋。这是由大国的实力决定的。历史上,大国对小国或吞并、或奴役、或出卖……只要有利于维护大国的利益,小国随时都有可能为大国“牺牲”。譬如,现代史上,英、法、德炮制出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为满足法西斯德国的野心,将捷克拱手让于虎狼之国。苏、美、英炮制出远东慕尼黑阴谋,以出卖中国权益为代价,换取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作战。它造成的恶果是,直到现在,蒙古都在中华版图之外。英帝国为限制印度的发展壮大,在殖民势力撤出印度前,出台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造成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牵制的局面。

大国一般与强国划等号,小国一般于弱国划等号,但也不是绝对的。大国有时是弱国,小国有时是强国。而小国若想成为大国、强国,其自身人口、资源等是不能支撑的,这就是为什么德、日等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发动世界大战的原因,其本质是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争夺资源,拓展生存空间和势力范围。但这些国家的强大是建立在世界人民痛苦的基础之上的。

什么样的国家才能称得上大国?笔者认为,要有丰富的资源,要有广袤的国土,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要有巩固的战略后方。当今世界上,美、俄、中、加等是绝对的大国。日、韩等虽经济发达,但不能称其为大国,因为其领土面积、资源等远远不能成为支持它们作为大国的资本,充其量能称得上强国。一旦发生战争,核弹会使小国在一夜间毁灭而无还手之力。为何小日本一直生活在心理恐慌中,因为其作为一个岛屿国家,资源匮乏,地贫人多,国土狭小,先天条件决定其永远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保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沧海泛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小萍 | 荐/小萍推荐:
☆ 编辑点评 ☆
小萍点评: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文章评论共[1]个
江上寻-评论

国与国的竞争是宗合国力的竞争at:2007年10月03日 晚上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