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晨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偶尔动一下吓唬吓唬旁边的蚊子。她的眼睛看起来那么的深邃,眉宇之间流露着丝丝惆怅。她真的犹如一尊雕像,一尊有生命的雕像,一切在她面前经过的人都是过客,其实她觉得自己还不如那些带着匆匆的过客。她想着有一天成为这个地方的主人,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雨晨其实是一个擦皮鞋的,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显眼不显眼的有她的一个不能再小的摊位。
我拿着相机一直在反复的拍一座建筑,可能是由于相机的原因还是晚上光线不好的原因,总是拍的模模糊糊的,和这繁华的都市真的有点不能相呼应。翻看着那些模糊的照片,模糊的程度还不一样,可是照片中有一点一直是那么清晰。仔细观察发现那是一个女孩,在照片中看不清她的容貌,只能顺着她的眼睛猜测到她盯着某些东西没有动。好奇心的驱使,我顺着我拍的方向看去,那个建筑下面的确坐着一个小女生,和刚才的神态一样,还是静静地看着某些东西。
从她那里知道,雨晨今年只有18岁,两年前她跟着同乡的一姑娘一起来到繁华的上海,但是刚来的时候,她就与那姑娘走失,从此杳无音讯。在这陌生的大都市中,她无依无靠,感到从未有过的凄凉。为了能生活下去,她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套简易的擦皮鞋工具,在那个高大建筑下面的一个不起眼的拐角处,擦起了皮鞋。雨晨的生活非常艰难,每天靠擦皮鞋挣来的钱仅仅够维持她一天三餐。因为在大商场里面都有免费擦皮鞋机,人们当然不愿意去地摊上擦鞋。雨晨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她忧郁的眼神变得更加暗淡,抬起头看起了天空。其实我知道,她是怕自己的泪水流下来。
18岁,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应该是她人生中最快乐,最阳光,最容易展示自己的时候。属于她们的应该是逛街,商场,化妆品。然而,18岁的雨晨,却每天要与吃饱饭作斗争,每天将宝贵的青春年华岑差在皮鞋和鞋油之间。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再一次从她的口中得知。
原来,雨晨的家在福建省的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小山村中,那是一个只有一百来户的小村庄。那里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简直可以称得上与世隔绝。那里的人们都没有什么文化,村里仅有一个只有一个教室的小学,学生们偶尔去读几天书,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打鸟掏蛋,放牛割草上。在那个地方似乎只有吃饱饭,睡足觉,人们就可以得到满足。没有几个人走出过大山,走出去的从来没有再回去过。雨晨从书中和别人的口中,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她纯洁的心颤动了。她望着远方思索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和同村的一伙伴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改变父辈们面朝黄土的生活。
她们一起来到繁华的上海,或许是这个世界太复杂,也可能是她们的想法太单纯。外面的世界是很美好,车水马龙,霓虹绿灯。可对于她们来说,外面的世界太陌生,陌生的让她们无法行走。年轻的雨晨再次陷入了极度的迷茫当中,是否她就要这样在这大都市生活一辈子!
说完这些,雨晨又像往常那样,静静地坐在那里,思索着我们根本不懂得东西。而我在这里只能对她说句:“一切也许都会好起来的,坚强!”
本文已被编辑[那片红帆]于2007-10-7 22:01:4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手中桂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