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新寂寞黄河杰

发表于-2007年10月09日 下午6:46评论-1条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新

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发展、新方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切实利用好当前的教学资源,彻底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已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了。

写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为了满足自身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产生的。作文以其能记载、表达、交流、说服、经济等功能为人类社会服务。这在古今学者都意识到这一点。而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写好作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甚至可以把他们对民族对祖国的爱用作文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传承。

我在近年的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给学生营造创新的作文环境

生活是创新之源。而日常生活更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如果我们不管学生的心里及他们的生活特点,硬性地给他们下达作文任务,及时大部分学生能完成那也是应付之作。那样写出来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和没有真挚感情的作文。学生不但成不了作文的主体,反而成了作文的奴隶。所以,在平时的作文布置时,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周围生活、文学作品、焦点事件、热门话题、社会生活等的了解、分析、思考,丰富发展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学生的写作成绩不好,你只须心平静气的问问自己:①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②平时给他们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③学生对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

这样做了,学生就不会认为写作文是完成任务,而是把写作文当成一种抒发自己人生得失,就像他们自己写日记一样。体裁怎么定,字数多少,怎么分段,怎么构思,完完全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在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挖掘思想底蕴的基础上写出自己有个性特点的文章。

二、相信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虽然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学校里,但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大至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不管是从媒体的间接所得,还是自己的亲身感受,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辩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自己的喜怒衷乐,爱好和追求,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却蕴含着生活的真理,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越好,教师越是相信学生。那么学生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越有信心。在作文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对于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合理想象,发表独具个性的见解,让心灵与心灵相互碰撞交流,多引导、多鼓励,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愉快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把写作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坚持不懈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就像这次国庆节放假,我没有按照以往的方式布置作文,而是让学生根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抓住最能打动自己也能感染别人的事情,自己定题,自己定字数,完完全全是学生自己创作。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担心,但是国庆节一收假,学生很快就把作文交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大体浏览了一下,尽然发现有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主题涉及到“和谐”“奥运”“台海”“传统节日放假”等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而且写起来也头头是道,让我对学生的作文能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写想象作文,掌握创新方法。

想象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垣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往往习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捕捉不到事物的特征;缺少思考,体会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更不会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上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在平时习作指导中,我们应该注重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广泛地接触、认识生活和想象。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最能能代表我们这个地方特色的黄河滩和白云山,通过教师的知道和实地游览,让学生感受黄河母亲的伟大,感受生活中的绿意,回忆儿时的那份天真烂漫,更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的美好。

但要让学生明白,写作虽然要想象,可是作文里面的情感一定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说过: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所见所闻都记下来。

社会是一座大学校,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天地自然、日常生活中蕴涵着无数可以描写的事物,世间的万物也时时处处变化运行着,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一天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身心去感受,用真心去想象。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储存一些丰富的材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就有了生活之源,写作也就有了灵气,写作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

总之,世界之所以美丽,就在于人类具有创新精神,作文教学艺术之所以博大精深,也就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只能是一潭死水,鹦鹉学舌,味同嚼蜡;没有创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难脱八股式的教条和所谓模式的约束。

作文创新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摆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作文时鱼入大海鸟入天空的自由。

张杰

2007-10-8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寂寞黄河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藤蔓居
☆ 编辑点评 ☆
藤蔓居点评:

文无定法,教也无定法。实用最好。

文章评论共[1]个
千山百合-评论

     学习了。    at:2007年10月09日 晚上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