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一件东西,就要看他的本质,表面的永远不够。
在某个时候,我曾经心喜若狂的看了许多书。看完之后,感觉有些书还可以,值得一读。在本该看书的时候,我却突然对书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就在那么一瞬间,我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至少充实得不需要书籍的养分了。原来在某个时候,某些书实在经不起人读。
有一些尚未成型(至少现在我可以这样说)的东西,有
一天被铅字印出来,打着某某文学的幌子,竟然神圣得一点不可侵犯。实际上这些东西呢——一包散沙。沙是装在包裹里的,外不显其型,我们的好奇几乎能让我们即刻把它吞下去。但若打开,我们不仅要惊慌失措,甚至还会气个半昏。原来貌似神圣的好奇,竟是装在一大堆泡沫之上的,只是我们当时,眼有其幻,不知道这泡沫是珍珠还是翡翠?
现在我已不会向任何人展示自己的阅读量、阅读面惊人了。因为在我现在的感觉中,那已并不是件令我值得炫耀的事了。中国人的思想向来外净内脏——驴屎蛋似的滚球,外面堂而黄之,里面糟糕透顶。
若有天,中国人能改其习气,我想国民素质会腾飞二百八十多个台阶,可惜要改一种东西远比记住一样东西难得多。
一棵树如果坏死,是根烂掉了。古人都知道治病要治本,寻水找源头,难道这么简单的道理,现而今聪明的中国人竟会不知?呜呼,中国人,哀哉;哀哉,中国人。
本文已被编辑[鲁速]于2007-10-15 8:46:37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远000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天远000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