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小雅时,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吓了我一跳。她与年前见到的那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小雅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光光的脑袋,干柴般的身子、架着副双拐的她让我怎么也找不到以往小雅那股精神劲儿。
小雅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的请着病假,一到发薪就忙着去银行存钱。据说,她连十元钱都存起来。刚开始大家总认为她这人特会过,身体素质太差。直到去年才知道她和丈夫是为了要个自己的孩子一直在治病,并且已经治了十多年了,因为夫妻俩人都有病。当好友看到她在医院做从输卵管中一次次提取卵子的手术时,一次次痛苦地走下手术台,一次次失败时,曾多次劝她放弃,抱养个孩子算了。但她却不甘心。
也许是他们那种执著的精神和求子心切的心理感动了上苍。终于在去年秋天,又一次病假后,医生成功地将试管中培植好的小生命植入小雅的子[gong]里。带着期盼她开始请长期病假耐心地等待着小生命的出世。她小心地迈着幸福的脚步每天往返于菜市场,购买肚里宝宝所需的各种营养品和新鲜蔬菜。饭后总是听着胎教音乐翻看着相关的育儿手册。
突然有一天,同事们都在议论小雅流产的事,我才知道小雅可能要修长期病假,因为当医生告诉她是她的子[gong]肌瘤把胎儿挤掉了。为了能再次怀孕,她到临床经验最丰富的大医院去做手术。手术时她选择的是无创口激光治疗法。手术中一阵阵钻心的疼痛让她大汗淋漓,突然一阵剧痛让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手术最终做完了,可当她在女友的搀扶下从手术台上准备走下来时,一下子向前扑去险些摔倒在地,幸好被女友拽住。“医生,我这是怎么了?我的左腿,怎么没有知觉?”小雅哭着惊恐地大声质问她的主刀医生。在医生的安慰下,她被架回病房,一瓶瓶地输液,一天,两天,三天,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小雅的情绪低落到极点,她害怕终身躺在床上,更害怕失去做母亲的权利。刚刚回到工作岗位不久的丈夫听说后不远千里连夜赶往医院。这时小雅的臀部和左腿已经开始严重浮肿。在夫妻俩的强烈要求下,他们的主治医生在仔细检查后告诉他们一个可怕的消息:小雅的左腿是由于激光扫除病灶时触击了腿根部的神经,这种情况是该院进行此类手术后发生的第二例后遗症。小雅听后便晕厥了,等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丈夫靠在病房门后抽着闷烟。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无休止的与院方争吵,后来终于双方达成一致。就是小雅在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就先回家修养,半年后再来复查,费用全免。一方面夫妻俩觉得毫无医学知识的老百姓要想跟医院打官司很难打赢,何况又在异地。另一方面他们也耗不起这个时间,因为丈夫不能再请假了,必须马上回去工作。于是在病情毫无起色的状况下,他们办了出院手续。值得欣慰的是,在小雅出院的那一天恰好碰到一年前院方所提到的第一例手术中碰着神经的患者来复查。那个患者告诉她自己已在慢慢恢复,可以下地走动了。
带着侥幸的心理,他们回到了家。回家后的近两个月,小雅白天黑夜都是趴着睡的,稍微一动屁股和左腿就疼的钻心。因为回来后,她才发现自己臀部的神经有可能也在护士手术前不知打什么针时碰着了。丈夫上班的日子里是年迈的婆婆从家里赶来伺候她。当看到媳妇的惨状时,老太太哭了。一个劲地埋怨他们为了要孩子不该受这份罪。为了早日康复,小雅不得不忍着剧痛架着双拐时不时要在房间里来回活动活动。
当我们去看她时,她告诉我们。那天手术前预感一点都不好,因为在护士们做术前准备时,她的主刀医生正用手机同院领导吵架,辩白自己没有收患者家属的红包。加上那天术前憋尿的情况也不好。可想而知,医生在那种心情下怎么能做好手术呢?真不该那天去做手术!看到小雅那满脸后悔的样子,我们都很难受。当她问及我们的孩子时(害怕她看到孩子心里难受,我们去时都没带孩子),我们故意后悔地说:“养孩子干吗?后悔死了……”“胡说什么,你们的幸福是我最渴望的”小雅忧伤地说。“不行,就抱一个吧,从小养一样亲的”“你们不知道我的苦衷”小雅接着说下去。
原来小雅从小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而养父母家是个重组的家庭,他们的感情又长期不和,自己与姐姐、哥哥的年龄差距又大,没人心疼她。反而成了养父母吵架后的出气筒,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与同学的关系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养母的脾气太坏,而养父的性格太内向,终有一天,也就是养父母结婚十九年头,在小雅初三刚毕业的假期,养父将养母整整刺了十九刀后也在河边的杨树上吊自杀身亡。出事的当天晚上,在那个用火柴点灯的年代,当小雅发现门是锁着只好从窗户爬进去后划亮火柴看到的第一幕就是养母面目全非地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正是那段可怕的记忆让小雅决心将来结婚后一定要生个自己的孩子,好好爱他,不让他受一点伤害,通过孩子弥补自己缺失的爱。
听完她的诉说,我们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劝慰她。临走只得说:“保重,生命最重要!”
架着双拐的小雅送我们出门时轻轻地回了句:“对我来说,孩子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唉,可怜的小雅!这般模样,只为做个母亲!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7-10-18 0:56:0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青砖绿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