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沁香梅苑悦耳风铃孙传泽

发表于-2007年10月18日 下午4:03评论-2条

沁香梅苑悦耳风铃

很多年前,我就有一个梦想:寒冬腊月,独自徜徉于山间小道,一边听泉水叮咚,一边视寒梅怒放,我则作非人非仙之状聚集山泉精华,汲尽梅间灵气,放飞郁积于胸中已久的梦想,把理想羽化成老庄无为的境界,以此赎回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抱负。然后,如童话故事里讲述的一般,顷刻之间就会破茧为蝶,自此翱翔天空,俯视我无力救赎的苍生,自找一种自由飞翔的快感。

可是,梦想终归是梦。这个梦竟然把我从豪气冲天的青年变成了年过而立心已垂暮的汉子。可我还是只能坐在办公室强忍久坐带来的脊椎突出的痛楚,变换着文字的位置寻求着苦涩的快乐,痛苦并煎熬着,以求好运的突如其来兜头降临。

逝者如斯夫!岁月就这样无情地荡涤着我的青春年华和远大志向。于是,平淡的日子和着毫无结局的梦想整日从我的脑后溜走,只给我匆匆留下了几缕鸿雁翩飞的白发,还有就是留存于满纸因政治和生存需要的荒唐文字。看来,我的人生注定要在平凡中度过。

然而,做人与作文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呼”的出现一个转机。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午后,因我是多个文学网站的驻站作家,而我发表的文字经常被其它网站转载,所以就养成了上网必先查阅自己作品处理结果的习惯。但没想到我在“百度”上把自己的名字输入搜索以后,第一页第三栏马上出现了“梅苑风铃”《白河的颜色》的内容,点入这个栏目后,耳边顿时就响起了一种梦中的韵律,那就是我曾在市作协和省作协获奖的散文——《白河的颜色》,被这位叫做“梅苑风铃”的女子经过抑扬顿挫的声调处理之后,一下子就变得细腻起来。那柔和平静甜润的音律从音箱中娓娓流淌出来,解读着白河旖旎多姿的风景,陡使白河平添了更多神韵。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是我写出来的文章吗?可经过文字对照,还真是我的作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对过去的作品产生怀疑呢?看来,这是作文的意境发生了变化。是静态与动态、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所生发的魅力。

由此,我开始相信往往身份卑贱之人能够做到品格高尚,其并不是因为没落了志气和向往,只不过是在生活的砥砺中看破了世事,无所欲便无所求,而后变得无欲则刚起来,最终能够实现同流而不合污,道不同不相与谋,成为最能守得住思想底线和道德防线之人。

可不是吗!在我逝去的岁月当中,抬头仰望和低头思索的审美观念和人生观念,只让我注重了低头思索的一个方面。受传统文化的教化,我始终认为人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而身体和志向的强健也就是精神的强健。至于抬头仰望的问题,我一直以为这是在别人心目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与我这地头思索的作派似乎有些不相适宜。所以,我的作文与做人一样,只是追求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结果与否只能留给他人评说。

但是,梅苑风铃的出现,又无端地激起了我对美好生活的种种向望。原来,生活的激情还是可以被激发的。是呀!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最后留下的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评说。我所尊敬的余秋雨大师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融入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历代的文化名人一直信奉“学而优则仕”的训导,他们把做学问看成是搞副业,一律试图以学问的高深叩开政治的豪门。然而,殊不知,政治的豪门并不是学识所堆砌的。所谓的政治,是统治阶级的一个行为符号和意思表示。政治一般都是排外的和大一统的。你想进入政治范畴,所付出的代价必然是超常的。司马迁是这样,王安石是这样,李白是这样,苏东坡还是这样,……。这种现象似乎成为政治领域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好在,文化名人从政有其得天独厚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官做不成了,就作文人。作文是文人做官的底限。现在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上述的这些文化名人官场得意,他们就一定不能静下心来写作,更不会留给我们那些历史上的文字经典。

而且,这还不够。文化和政治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南辕北撤的现象。按说,文化和政治的结合应该是一种顺时代的潮流,暂且不说流芳千古,但最少应该是给后人以启迪。但结果恰恰相反:那就是文化所追求的是内容,而政治所追求的只是形式。内容要靠形式体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个辩证的观点一旦与政治接轨,马上又演变成一种逆律,即文化必须为政治服务,否则,文化顿成一堆垃圾。焚书坑儒挡不住历史进步的滚滚洪流,但终究会让文化人和文化成为一堆白骨和灰烬。

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文化与政治并存似乎已成历史取向。但是,我还是理智的认为文化只是政治的一个累赘。因为政治只需要文化的衬托和点缀,而不需要文化的发达和从容。

所以,我始终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关心和关注我成长的亲朋,是他们为我未来的生活添加了不懈的动力。而像梅苑风铃这样从没谋面的朋友呢,其所给予我的不仅仅只是一种动力,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并且还是历史的责任。我知道,历史不会看重我们,但我们要为历史负责。作为文人,不要对现实存有过高的期望,只要保留一份真实。毕竟我们不是跨时代的文化名人,只是社会组成的一个细胞。而细胞也有爱恨的权利和自由。

因此,我端坐电脑桌前,在耐心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再也没有过去的那些抱怨和强求。所谓的爱和所谓的恨,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冲动。在这个世界上,爱没有理由,恨也没有理由。唯有无言的帮扶和不经意的安慰才会构成人生的大境界,而这种境界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读懂的,正如我现在所做的这篇文章。

感谢梅苑风铃!你是我心中的沁香梅苑、悦耳风铃,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选择。最后,我想引用一篇文章的句子作为此文的结尾:梅苑风铃,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孙传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梓尘 | 荐/梓尘推荐: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水-评论

欣赏!at:2007年10月18日 晚上8:35

古月黎明-评论

问好下同乡!好文章.向你学习.....at:2007年10月19日 早上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