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没有音乐,照样跳舞城饬

发表于-2007年10月22日 凌晨0:18评论-1条

奶奶生于民国22年,现年72岁。经历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奶奶的脸上早已烙上了深深的皱纹,头发早已花白。但深藏在她心底的倔强与不屈的精神,“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至今尤未改变和动摇。回首起奶奶坎坷的大半生,我不禁为她身上所特有的人格魅力所震撼。

(一)无忧的童年

奶奶出生在一个比较殷实的农村家庭里。童年时候的她,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提着个小竹篮,蹦呀跳呀,与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间拔猪草,玩捉迷藏,一起咿咿呀呀地唱着自个编的歌,跳着自个编的舞。晚上,又去上夜校,读书识字。那时候的女孩子没几个认识字的,奶奶因此也就从小被人人乐称为“女秀才”。奶奶的父亲是个宰猪的屠夫,外婆家里又是地主身世。因此,一家人的小日子虽然不能说红红火火,但在那个战乱不已的年代,比起别的农村家庭来说,算是好的多了。奶奶也就从小被人人乐称为“女秀才”。

但是,随着时局的动荡,奶奶一家人的命运,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二)瞬间败落的家

在抗战时期,那一带主要由国民党控制着。由于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威望,先后两次,奶奶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外公)被国民党选做了保长,负责那个地区的生产和治安。尽管他以各种理由推托,但在重重威逼下,他别无选择。先次辞职后,他又第二次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命。那时抗战已经胜利,解放战争也于不久打响了。国民党节节败退,最后在他上任不到三个月,共[chan*]党的军队就开过来了。

接着,便有一些老百姓去告发他。说他在任期间,搜括人民,强取豪夺。证据就是他家里的十几担谷子。其实,那些谷子都是他杀猪卖肉,加上丈母娘家的接济,一分一厘积存起来的,为的就是怕世事动乱。谁知现在竟成了他的罪证了。太外公被打倒了,被抓去到处游街。家里被抄光,只剩下四壁徒墙。奶奶一家人,便开始过起了担惊受怕的苦日子。

瞬间败落的家,让奶奶幼小的心灵,无形中开始变的坚强起来。

(三)虽穷尤富的婚后生活

爷爷家,与奶奶家隔着两座山。19岁那年,在媒人的介绍下,奶奶嫁到了一贫如洗的爷爷家中。生活很艰苦。但夫妻俩都肯吃苦,家里家外收拾得有头有绪。偶尔,爷爷出去帮人剪剪头,来维持着家计。三年后,爸爸出生了。再过两年,姑姑也来到了人世。两个孩子的相继出世,无疑给原本就很紧张的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他们只得节衣缩食,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抚养着幼小的儿女。但不管怎样,一家人总算是和和美美,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三年自然灾害熬过去了,他们都坚信,日子有盼头了。殊不知,一场铺天盖地的灾难,即将毫不留情地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

(四)突袭的厄运

不久,爷爷病倒了,且一发不可收拾。奶奶陪着他到处求医,拜神。可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逾来逾严重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饱受病痛折磨的脸。奶奶的心里焦虑不安。她心里隐隐有种不祥的预兆。。。。。。最终,带着一身的病痛,满心的眷恋与不舍,爷爷撒手离开人寰。那年,爸爸刚满七岁,姑姑五岁不到。望着爷爷的灵柩渐渐远去,奶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

从此,奶奶接过了爷爷肩上的胆子,撑起了这个家。

(五)苦难的历程

爷爷过世后两年,从未有人见奶奶笑过。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干活,不分昼夜。白天,跟大伙一起出工,拼死挣着七分半的工。晚上,又是忙着替孩子做饭,洗衣服,又是收拾屋子,常常忙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还要起来做饭,给爸爸吃了去上学。更棘手的问题是,家里常常是无米下炊。一年公社里分的几担谷子,总是接不了茬。而奶奶总是让孩子们先吃,自己端着几乎可以照见人影的青菜粥。有一次,家里的米缸又空了,奶奶挑着箩筐去公社,要求预支粮食。队长接过她的担子,随手扔进了江里。奶奶发了疯似的跑到水里,捞起箩筐,泪水早已模糊了她的双眼。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奶奶挑着一担刚从山上劈来的柴,戴着斗笠,蹒跚地走在往回的路上。雨水早已打湿了她的全身,打湿了肩上的柴。她每向前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好几次,风夹杂着豆大的雨点,差点把她和柴,一起吹进了身旁的水库里。

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奶奶坚持了下来?是她的倔强不屈,是她对生活的满怀希望和“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奶奶心中对两个儿女寄予了无限的厚望,如果不是这份希望,恐怕她早已选择了“离去”。也正因为如此,多少次别人来劝她改嫁,都被她一一严辞拒绝。

好在儿女们都很争气,爸爸上学很努力,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姑姑没上学,在家里帮忙,她小小年纪,不怕苦不怕累,待人又热情善良。每每看到这些,奶奶的心里便很是宽慰。只可惜,爸爸上完小学,初中只上了一个月就辍学了。原因是家里交不起两块钱的学费。

爸爸退学后,便也开始到队里开工干活。他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让许多人赞叹不已。17岁时,他就做上我们队里的会计。

慢慢地,家里的生活安定了下来,有了爸爸和姑姑的帮忙,奶奶也不用先前那么累了。政策变了,田分到户,农民再不会饿肚子了。爸爸已经二十出头,奶奶开始张罗着给他找媳妇。最后,我爸和我妈结了婚。女大十八变,姑姑也已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不断有人上门提亲。不久,姑姑和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结了婚。看到儿女们都有了着落,奶奶那埋藏在心底多年的伤口,也逐渐愈合了。脸上的笑容变的灿烂。

(六)命运再一次的玩弄

谁也没想到,那个人居然抛弃了姑姑,和另外一个女人厮混。一气之下,奶奶到那家人门口骂了一晌午,嗓子都哑了。两家亲戚,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婚后,姑姑嫁给了一个同样离异的男人。可是,那家里实在是太穷,姑姑走上了一条和奶奶当年颇为相似的道路。80年代初,我们那里通上了电。由于支付不起电费,无知的姑姑用剪刀试图把电线剪断,结果把自己的命给搭上去了,留下一个未满周岁的女儿。听到这个消息,奶奶望着天上吼了一句:“老天,你对我不公啊!你先是夺了我的丈夫,这回又把我女儿给毁了。都怪我!”眼泪便象断了线的珠子,哗啦啦往下流。这次,奶奶大病了一场。病愈后,头发全白了。

于是,姑姑的英年早逝成为了奶奶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

(七)没有音乐,照样跳舞

如今,奶奶已是耋耄之年。但身体依然很强健,精神焕发。没事时,还老往外跑。上山采蘑菇,下水里捡螺丝,给人结酿酒用的蒲团。她说,他没事坐在家里憋的慌。

奶奶的记忆力惊人,几十年前的革命歌曲居然能脱口而出。在兴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邀她来上一段。

多少次,我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她老人家能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开心快乐,颐养天年。

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奶奶跳出了人间最为美丽的舞蹈。奶奶走过的路,让我想到了佛经里“微妙比丘尼品”的故事。微妙的悲惨人生,让人为之同情。奶奶走过的路,为我们做出了人生的榜样,也同样让我,让她的子孙后代为她而骄傲。

本文已被编辑[仅有余温]于2007-10-22 0:22:5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城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仅有余温点评:

提请新会员注意,凡不在烟雨首发的文字都不能算做本网站的首发。

文章评论共[1]个
城饬-评论

欢迎电击,敬请流言。
谢谢仅有余温的温馨提示。at:2007年10月22日 晚上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