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谋略书籍我读过不少,像《菜根谭》、《荣枯鉴》、《处事悬镜》等,印象最深的是隋朝人王通写的《止学》。一般谋略书都是告诉人们想成功应该做什么,《止学》却说想成功应该不做什么,所谓“止”也就是停止做某些事,这在思维方法上就很新颖,颇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了。
从本性来讲,人生在世,一般都想“位尊”,谁也不想地位低下。《止学》却说“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地位高了就有危险,聪明的人不会去追求高地位。追求“位尊”倒成愚者了。但细细咀嚼这句话,却绝不是怪诞之语,而是充满辩证法的箴言警句,它给我们的人生以深刻启迪。
为什么说它是箴言警句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因“位尊”而危甚至被危险击倒的事实在太多。就说贪官吧,一般都是大权在握,雄霸一方,地位够高的。而恰恰因为这“位尊”,他们却腐败上了。搞腐败,当然就会有危险,因为法律要管你,制度要管你,老百姓的眼睛也在盯着你,任何政府都不会让腐败发展下去。实际上,只要是腐败,就必然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不就是“位尊实危”吗?看看当代中国的那些贪官们,省部级甚至更高级别的大员不少,就是一个县长一个县委书记跟普通百姓比也算“位尊”,但他们的下场却不如一般百姓好,因为他们鎯铛入狱了,甚至被押赴刑场了,腐败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危险。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陈良宇等,这些贪官的名字我们一联想到“位尊实危”这句话,就不能不感到震动。位尊,还真的是件危险的事啊!
但在现实当中,凡是“位尊”的官员都危吗?也不是这样,贪官毕竟是极少数。如果官员个个都敢弄险,贪污腐化,那一国的政治就要崩溃了。看起来危不危,不取决于位尊不尊。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你怎样对待这个“位尊”。要说“位尊”,我们先前的周恩来总理,现在的温家宝总理,位都可以说极尊了,但他们都受到人民的衷心爱戴。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手段,他们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任何个人私利,位越尊他们越感觉为人民服务责任重大,位越尊他们越能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危吗?没有的,永远没有!还有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宋渔水等“位尊”者,因为勤于事业、清正廉洁,以造福人民为己任,他们都永远被铭记在了人民心中。
而那些因“位尊”而危的官员是什么人呢?无一不是想以权谋私的人。他们之所以要当官,就是想凭借权力为自己捞油水。这样的人位越尊会越认为谋取私利的条件越充分,位越尊会越感觉谁也拿他没办法,贪污腐化越狗胆包天,能没危险吗?有的,他们真是太危险了!搞腐败,就永远会危如累卵、四面楚歌,最后因危而倒,连后悔都来不及!
本文已被编辑[漠孤寒]于2007-11-1 20:33:3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李益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