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看戏沙地飞鸿

发表于-2007年11月02日 上午10:45评论-3条

戏,对于我们80后的人来说,它是隐藏的古典精华历史,带着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是因为自记事以来一直都是老年人的爱好。我不懂戏的好坏,也不知道那咿咿呀呀的是什么意思。半天听不完一句话,和周杰论的歌曲相比,那语速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假想一下,让周杰论去唱戏,周可能会憋出毛病。然而这终不可能。我常常这样认为。

戏,近年来逐渐的从我的记忆里褪色,若不是我这次看戏,我始终都难以懂得它在歌曲以前存在的意义。

晚饭过后,朋友说,今晚这村子唱戏,我们去看看吧!也好,我们也是没什么事。那戏台就搭在那村子的城隍庙里,听老年人说是为了记念城隍爷的生日,我不知道城隍爷是那路神仙,我们不是戏曲的爱好者,权当消耗时间了。

这是深求的季节了,又是有满月的夜晚。外边到是一片寂静,街道两旁的树叶尚未落尽,有一半的残叶在胧胧的月光里摇晃着孤单的影子,孤单地,无精打采的悬挂在上边,露出一幅老相。我们并肩走着谈论白天所遇到的琐事,慢慢地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互相搀扶着,手里提着小凳子、马扎之类的东西,步履蹒跚地向人多的地方走去。我们这俩青年人,显然成了他们之中的一个亮点,他们可能认为我们也同他们一样喜欢它,或是别的。不管我们是否别被认为同他们有相同的爱好。我们也是那样的步子,慢慢地,夹着香烟,顺着那满月的路走去。

我小时侯跟随爷爷奶奶常去看戏时他们那时在想什么?是人多热闹?是这样的,在那些物质、精神都不算充裕的年景里,朴实在民间地方戏曲,如野地里灿烂开放的小花,点化和妖娆着农民的枯燥生活。那时我的家乡,每年村里有来唱戏的戏班,每人每个晚上一角钱。我跟着奶奶,在前排坐下,把头举得老高,看上边穿着花衣服在脸上涂着颜色的人在上面咿咿呀呀地唱着。我看着,脑子里想的完全是什么时候奶奶再给我买瓜子、糖葫芦、或是小糖面人。等兜里的葵花籽却早已经吃干净了,随着喧天的锣鼓,戏开场了,我却昏昏欲睡,最后实在熬不住了,将脑袋靠在奶奶的腿上,睡着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被奶奶轻轻摇醒:“鸿儿,醒来,你看皇姑出来了。“现在回忆起来,那夜看的戏大抵是《打金枝》,奶奶说的皇姑,就是皇帝的女儿,郭子仪抑或是郭子义(记不清楚了)的儿媳妇,驸马爷郭暧的夫人。我最爱看的是这一折,不是因为唱腔,而是因为公主的那身行头,还有驸马爷斗胆三次打公主后唐王夫妇劝架说和,演员们各自的有趣的情态。最喜欢的莫过于公主头上的凤冠,上面的饰物金光闪闪,如同一颗颗夜明珠。而我最为喜欢的还是驸马爷手里的那柄宝剑,我若拥有便可小伙伴中“称王”了。

后来看戏只是在村里有去世的老人才可看上一回,我们不懂那戏,渐渐觉得了无意义,再后来一直上学到真的把它们忘却了。儿时这些有关戏的记忆碎片,如今早已揉进了我乡思的记忆里,渗入了漂泊的魂魄中。

今晚,我和朋友因着闲暇无事,算是重温儿是记忆,抑或说是凑凑热闹罢。我们到了,蹩进那城隍庙的小院子里,用铁架子搭的舞台上面很明亮,没有一个人。下面早已坐了许多的老人,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像是在等要出嫁上花轿姑娘,急切。我问旁边的老人今晚唱什么戏,老人说是京剧《春闺梦》,我们一点都不懂。只顾等吧。

开始了,先是一阵锣鼓的声音,又出来了一女的,她是花旦,她唱到:“可怜无定河边骨,疑是春闺梦里人。”我只能勉强听懂一点戏词,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旁边的老人说:《春闺梦》以叙说新婚女子张氏终日思念丈夫,积思成梦为主,谴责了朝廷连年混战,造成流血成海的悲惨局面。

那张氏,还在上面唱着,我们全然不懂,朋友有些睡意催促我走。我们从小院子里出来,外边更冷了,月色里层层叠叠楼房的影子静静地矗立在那《春闺梦》的曲声中,可怜负弩充前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沙地飞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看戏,是一种享受。
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可怜负弩充前阵,历尽风霜万苦辛。饥寒饱暖无人问,独自眠餐独自行……
《春闺梦》是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相当好看,非常喜欢。at:2007年11月02日 上午11:06

小妖飘零-评论

我不会认为戏曲只是消遣。。它是蕴涵了很多道理在里面。。用演戏方式表现出来。。把当时的情形运用地惟妙惟肖。。at:2007年11月02日 晚上7:33

鎏篂無語-评论

呵!拜读佳作,问候文友!at:2010年03月01日 晚上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