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试谈《围城》的艺术特色南香余

发表于-2007年11月07日 晚上8:06评论-29条

人称“文化昆仑”的钱钟书是一位幽默讽刺大师,他以轻松超然的态度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乖化之处;他常将“社会、人生、道德、心理、病态”撕破给人看,让人看到其中包藏的“可悲可鄙”的内核。他的《围城》写成于1946年,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整部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书中以新颖奇特的比喻,幽默轻松的笔调,展示了极具鲜明的讽刺艺术,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读《围城》,让人感受到钱老那“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的睿智与洞明;读《围城》,如步入大观园,钱老的生花妙笔把这座园林点染得姹紫嫣红,荫郁醉人。

本文拟就比喻、幽默、讽刺三方面探讨《围城》的艺术特色。

一、《围城》的比喻特色。

1、喻中见奇

《围城》的比喻运用灵活多样、新鲜巧妙,书中出现了大量“奇警得禾曾有”的比喻,这些比喻和谐地统一在全书的艺术形象之中,十分贴切恰当,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这些比喻形式多样,既有明喻、暗喻、借喻,又有博喻、倒喻、曲喻、分喻、虚喻、群喻等。它们构成了《围城》的特色,显示了作者惊人的才气。柯灵有一段评论钱钟书创作特色的话,他说:“(钟书)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虚天生,涉笔成趣。”通过比喻,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或者把某一情景的描写变得生动,更夸张,使人读后印象更深,体会更深切。如:“李先生的脸上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白眼睛象剥掉的煮熟掉壳的煮熟鸡蛋。”这个比喻滑稽地画出了李先生的丑态。表现二奶奶三奶奶为把孙柔嘉比下班来而浓妆艳抹,结果出了洋相:“二奶奶打扮得淋漓尽致,天气热,出了汗,象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把物价比喻成“吹断了线的风筝,又象得道城仙,平地飞升。”抗日时期物价的高涨可想而知了;书中用“蜘蛛挂网”比喻在男女之间(或非男女之间)造谣生事的人;作者用嘴巴里“嵌金牙”和牙缝里“卡肉屑”,来形容那些汉语对话来几个无谓的英文字的“土洋结合”的人。这些比喻令人耳目一新,细细品位,又有无尽的内蕴。黑格尔认为,比喻的新奇,全赖想象力的大胆。《围城》中的比喻新鲜巧妙,还在于作家一反传统比喻的用法,善于创造性地从抽象喻具体、用深奥比浅显,从而扩大比喻的表现力。如:“鸿渐直觉得自己子虚乌有,象五更鸡啼时的鬼影子,或道家‘视而不见,挥之不得’的真理了。”“(沈太太)嘴唇涂的浓姻给垂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象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些比喻体都是一些虚无不可促摸的东西,与本体在外形上并无相似点,但作家取其神似借助想象将两者沟通联系在一起,激发读者的感情和联想,使人感到新鲜巧妙。

在异彩纷呈的比喻中,尤其耀眼的是博喻的运用。“用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加强形象性”(周振甫《诗词例话》既是博喻。)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来刻画同一个人物,用一种心理,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常常不知不觉地把一个,使事物的本相毕现,达到更动人的艺术效果。如p31—32页中写方鸿渐留学到达名义丈人家中,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象地面的水,先用一隐喻,把“兴奋”这一精神状态比喻成水分的“蒸发”,底下用一个明喻具体发挥这一隐喻:“好象地面的水……”接下去又是一个隐喻:“祖国的人海里,泡沫也没起一个;”接下去再一个明喻:方鸿渐“被吹成一个肥皂泡,”再接下去是一段夜景描写,又用两个明喻形容蛙声和萤火,将一连贯的形象展现出来;最后用纱窗外:“嗡嗡的蚊声”去比喻《沪股》的新闻。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比喻展现了多个方面,多种事物,但比喻的仍然是獤一个人物的心情。通过一串长长的博喻,刚回国的方鸿渐,其内心世界被展露无遗了。这种用博喻来体现人物心理活动手法真是技高一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喻中见深。《围城》中的比喻之所以耐人寻味,在于作家善于把比喻和其它修辞揉为一体,从而收到更明显大效果。

比喻与拟人交错使用。方鸿渐一行在去三胪大学的途中,饱受饥饿之善,“那天晚上,大家都睡熟了还觉得饿,仿佛饿宣告独立,具体化了,跟身子分开似的。”这个比喻中,“饿”这一生理现象居然被赋予了人的灵性,不仅要“宣告独立”还要跟身子分开,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比喻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

比喻和夸张交错使用。方鸿渐第一次闹恋爱,竟被人当作里徒消遣的伴侣戏弄了一番,方鸿渐“气得心头火直冒,仿佛把嘴里香烟含着的一头都烧红了。”写赵辛媚用外国话演讲时“响亮流利的美国话象天心里转滚的需要,擦了油,打上蜡,一滑就是半个上空。”写高松年揭穿方鸿渐没有学位的致命弱点时,“鸿渐的脸红得象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脸红的程度,羞涩的心理可想而知。以上比喻中的夸张属增大夸张,还有些属缩小夸张。如“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方鸿渐知道她不是装娇样的女人,在宴会上把嘴收缩得很象药水瓶口那样小。这种比喻、夸张的交错使用,把事物的属性通过比喻的中介而形象地放大或缩小,由表里的“夸”到艺术想象的“真”,从而使比喻更加耐人寻味。

比喻的双关的交错使用。如写唐晓芙的眼睛:“她的眼睛并不很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象政治家讲的空话,大而无当。”这里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唐的眼睛衬得众人皆逊色,又讽刺了政治家说话虽冠冕堂皇却无半点实际用处。这种比喻与双关的交叉运用,把本来无多少相似点的两件事物通过双关这座桥梁联系起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3、喻中家理。《围城》的比喻富含哲理,闪烁着作者睿智的光辉,颖悟的火花。如《围城》的题目蕴涵得人心哲理正如其结语所道破的“是深于一切语言和啼笑。”它不仅指婚姻,也不仅指职业,而是扩大到了“人生的愿望”。正是这“人生的愿望”,才构成一种“围城心境”:城外的人急切地盼望进城,城内的人在满足原先的愿望之后又产生失望、怨望,在痛苦中重新驰骋他们的向往,构筑新的“围城”。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无尽期的追求、奋斗的过程,直到生命的终结。其间或喜或悲,因人而异。目标达到了,却不是原来的目标,或既是又非;对象找到了,又不是理想的对象,或既非又是。那心目中的目标和对象远是云端美人,逢莱仙境,遥遥招手,恰似伊人“在水一方”。人的痛苦都出于“愿望”的方欠,由此而不断地碰撞,又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愿望”。书中的方鸿渐开始时在诸慎明与苏小姐谈论“围城”时来置一词。后来,他在现实生活中终有所感悟,他不由发出概叹:“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帐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孙柔嘉好比嘴里的肉骨头,唐晓英就是那个肉骨头水中的影子。这个比喻与“围城”的涵义又是一致的,人总为了理想而忘却现实,为了幻影而失去真身。方鸿渐在爱情与职业方面都有如此体会,现实中的我们又有谁未尝体会过这一点呢?总而言之,万事如围城。一个精深的比喻就是这样发人深思,让人浮想联翩,顿开茅塞。

4、喻中见讽。《围城》比喻丰富多彩,而这些比喻往往又体现了讽刺的艺术。由于辟喻的形象性和巧妙性,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讽刺效果。书中那个自称最恨女人、标榜全是天性的诸哲学家,一见到苏小姐,就“寒谗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象‘手枪里弹出的火药’,险的突破眼眶,栟粹眼镜。”这个夸张的比喻,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诸慎明的丑态,有力地讽刺了他的虚伪、好色,揭穿了这个伪君子的真实面目,也流露出作者对假、恶、丑的无情鞭答与批判。作品中提到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时,作者讥讽道:“科学家象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象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当赵辛媚和方鸿渐争辩,说高松年因为地位高了,“会变糊涂”时,作者写道:“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向树上爬,就把后部共大众瞻仰,可是这红垫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作者嘲笑当时中国文凭的作用:“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把人的空疏,愚笨都掩盖起来。”写酒店里那个胖女人娴熟的捉风功夫,作者讥讽道:“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灵敏得很,在头发里抓一下就捉到一个风。”这些巧妙而生动的比喻,大大增强了讽刺艺术的表现力。

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围城》那极活泼生动,运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显示了作家高超的幽默讽刺才能。他的不可遇上的幽默大师的才能常常在最引人发笑,也最能突出主题的地方闪耀着光辉。他的笔下总是那样滑稽多智,轻松自如。《围城》正是他用幽默的珠子串成的光彩夺目的项链,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还是最伟大的小说。”(引自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作品中的幽默调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令人忍俊不禁,甚至拍案叫绝。如写西贡酒家里坚韧异常的“佐敖”:“伺者上了,碟子里一块象礼拜堂里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写三路大学系主任宴请宾客的清淡如水的鸡汤:“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象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写方鸿渐、鲍小姐二人一整天“什么都别扭”的倒霉相:“鱼象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象潜水艇的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了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以上各例是作者取得生活中富有喜剧色彩的片断,所表现出来的幽默轻松的语言色彩。

作者对当时社会上的政治群丑,无聊文人的丑态进行讽刺和挖苦时,语言也显得轻松活泼。如:“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高傲不驯怪僻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象大官僚。”用车象征抗战时期国民党上层人物口头上高喊抗日,实际上消极抵抗、倚老卖老、压迫民众。“可是方鸿渐也许象这几天报上战事消息高喊所说的‘保持实力,人造战略上的撤退’。”借方鸿渐的表现,批判了国民党投降卖国的政策。书中那些道貌岸然、整日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标榜自己,招摇撞骗,实则不学无术的无聊文人,作家同样用那支辛辣的笔,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他们的面纱揭去,还其本来面目。“据说曹元朗在十五岁时早定决心观象大地震时的日本房屋。”对高松年、诸慎明、陆子潇等一帮假学道的描写,作者也以幽默的笔调进行无情的批判。此外,书中多处出现对女人浓妆艳抹的幽默调侃,“女人涂脂抹粉的脸,经不起酒饭蒸出来的汗气和咬烂适动的震掀,不免得象黄梅时节的墙壁。范小姐……多喝了半杯酒,脸上没涂脂抹粉的地方都作粉红色,仿佛外国肉庄里陈列的小牛肉。”“这女人尖酸削脸,不知用什么东西烫出来的一头髦发,象中国写意山水画里的满树梅花。”细细品味,我们会从作家轻松幽默的语言中,得到情感的娱悦,增加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领悟,体会作者“欣然独笑”“冷然微笑”又“反躬自笑”的情境。

三、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

作家以漫画家的滑稽线条,勾画出人间百态、世间万象,揭示出人性中的种种弱点;评击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不仅指其所描写的多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而说的,更主要还是小说以尖锐的讽刺暴露和批判那些冷酷、隔膜和灰色的人生现象,假如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杰出的讽刺艺术,《围城》则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讽刺艺术。

1、对人性弱点的嘲讽。柯灵说:“钟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作者正是用他敏锐的观察力,揭露出人这种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这个“基本根性”就是人性的弱点,表现为自私、虚伪、怯懦、卑劣、狂妄、虚荣等。对那些社会名流、教授学究、“贵妇淑女”们,作者从吃饭斗嘴、争风吃醋、胡吹乱扯中,给予这些人以幽默的调侃与嘲弄。书中唯一未染上调侃意味的仅有唐小姐一人。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或人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心理活动的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人物的性格及人性的弱点。写赵辛媚见方鸿渐时,把他看成情敌而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赵辛媚和方鸿渐拉拉手,微细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象方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写董科川的骄傲,“大家照例称好,科川客气得淡漠仿佛领袖受民众欢迎时的表情。”讽刺鲍小姐的浅薄风骚,称之为“局部的真理。”写苏小姐在孙小姐面前的得意炫耀,“提了大草帽的樱,仿佛希腊的打猎女神提了盾牌。”赵辛媚对方鸿渐说一些办报与教育的大帽子话,实际上一无用处,方翁记日记写自传,煞费着心,甚至作为展示家风的材料,实际上迁腐至极;高松年随口胡扯大学没有名教授的好处,朋友一夸,他也就对自己倾倒不已,实际上却不学无术,自欺欺人;还有李梅亭,为保会一包仁丹,从已打开的药品里取了一拉鱼肝油给孙小姐股下,是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当然,对董科川、方鸿渐、赵辛媚等人物的讽刺,却有别于韩学愈、李梅亭、汪处厚、陆子潇、诸慎明、高松年等人,前者只是存在某些人性弱点,后者却是需要鞭答的假、恶、丑。这就是使作品的讽刺艺术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积极的社会内容。

2、对学风的讽刺。在作品亦庄亦谐的讽刺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到作者内心蕴藏着的对于当时的社会危机和他所描写的种种陋司的一种隐忧。作者通过多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讽刺批判了浮躁腐化的学风。

书中的方鸿渐,靠名义过人的资助,赴洋留学,名曰“留学”,实则“溜学”,四年中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懒散。最后为瞒过丈人,以四十美金从爱尔兰人购得“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没料到丈人一时高兴登报宣传,让方鸿渐胆战心惊了好一阵。后来到了三理大学,居然探知韩学愈也有这样一张假文凭,不过他比方鸿渐多了“恬不知耻”的面皮,靠它升了薪水。这张假文凭足以折射出那些留学生们精神空虚,弄虚作假,缺乏真才实学,因而谈何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正象方鸿渐一旦面对着三理大学的学生,善于肚里没多少墨水,关键时刻掏不出可以传授给学生的好东西,只能在课堂上胡乱搪塞,拖延时间。还有苏之讯这个女博士,抄袭外国古诗当作自己“旧作”,被方鸿渐一语道破;自称诗人的曹元郎,所写的无非象《拼盘姘拼》之类不知所云的糟诗;在案外国某杂志上刊登过一个广告即可谎称发表过作品的历史系教授韩学愈……这些人物寄寓了对诗坛上、教坛上风气败坏的批判。这种批判尤其集中在三理大学的描写上。上至校长,下至训导长、主任,一个个挂着科学家,教授的头衔,却一个个骗的骗,赌的赌,嫖的嫖;上面派来的“视学”,既不“视”又不“学”,是西方教规与中国旧传统杂交成的怪胎,当时的教育,可见一斑!作者所持有的对生活、社会的独特辛辣的讽刺,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的观察,以及杰出的艺术才能,反映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已被编辑[冰凤凰]于2007-11-8 20:17:1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香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冰止乙醚点评:

文章从比喻,幽默,讽刺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围城》的艺术特色,独到而深刻。没有潜心的研读,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很难写出这样的赏析之文的。经典作品,就需要这种阅读态度。

冰凤凰点评:


旅美学者夏志清赞《围城》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因为就写作风格而言,书中妙语连连,字字珠玑,中外典故或常见或生僻层出不穷,汪洋恣肆,浩淼如海,令人高山仰止,各类比喻或通俗或深沉纷迭而至,妙趣横生,发人深省,令人目不暇接;就思想内涵而言,钱钟书提出的“围城思想”——“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深切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而浪里白跳的《试谈〈围城〉的艺术特色》,从《围城》一书中所运用的比喻、幽默、讽刺三方面的写作手法切入,剖析其艺术特色,即专业又糅合有个人的一些独特见解,特别是对钱老在此书中所采用的艺术技巧的分析,更为有志于小说创作的朋友提供了借鉴与参照。如此文章,应该说是更具有实用性。故,推为精华!

文章评论共[29]个
冰止乙醚-评论

建议精华。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你的支持!《围城》中很多创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问好! [2007-11-9 9:40:14]at:2007年11月08日 早上8:10

dontbearer-评论

精华!!!改过来吧!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你的支持!喝杯潮州工夫茶,回味无穷!问好! [2007-11-9 9:39:25]at:2007年11月08日 早上9:40

竹节子-评论

欣赏了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你的大力支持!问好! [2007-11-9 9:37:56]at:2007年11月08日 上午10:21

竹海-评论

建议精华!问作者好!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围城》这部流芳千古的文章,是中外读者一直欣赏的作品!我也是凭着多年的文学创作经验对其诠释!问好! [2007-11-9 9:37:35]at:2007年11月08日 上午11:40

燎原百击-评论

高,受教了。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文学创作就应该吸收前人的精华手法!问好! [2007-11-9 9:35:56]at:2007年11月08日 中午1:11

风在先-评论

很早就读过这部作品了,不过没有你读得仔细。
  【浪里白跳 回复】:是吗?社会经验多了,读的时候就好受多了!问好! [2007-11-9 9:38:47]at:2007年11月08日 晚上9:09

狂飙为我从天降-评论

白跳朋友,写得太妙了。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候朋友!!!!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欣赏文学作品是心理享受的一种方法!问好! [2007-11-9 9:35:15]at:2007年11月08日 晚上9:27

湘西南箫剑-评论

很好的文字,读的太深了哦,感觉如此丰富,剑客无地自容啊。
这次是认真的拜读了哦。
  【浪里白跳 回复】:不用客气!其实一些诸如比喻等创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问好! [2007-11-9 9:34:41]at:2007年11月08日 晚上9:53

涵子-评论

先生以研究的心情看<围城>,分析得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向您学习!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其实研究文学艺术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问好! [2007-11-9 9:33:56]at:2007年11月08日 晚上10:50

谭菜根-评论

精华就是精华。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让人回味无穷!问好! [2007-11-9 9:33:20]at:2007年11月09日 清晨7:38

洁尘飞飞-评论

体验得很深刻,论述精当。美在于真,<围城>就是这样的。我也爱它。学习了。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好的作品就很值得我们学习!问好! [2007-11-9 19:45:13]at:2007年11月09日 下午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