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就这样感动着天边一抹蓝

发表于-2007年11月08日 凌晨2:24评论-1条

近来工作变动,上班和下班全在一处,上班和下班看到的也全是自己。

无法入眠的深夜我会一个人爬起来,打开电脑,一遍又一遍地看《士兵突击》。

许三多说“自由的味道很硬”,我在心里补充说:“也很寂寞”。许三多一个人在水房里洗脸,把一盆水从头顶泼下,然后蹲在墙边,我开始闭上眼睛,不忍再看。自由的空气很稀薄,我如是说。我知道许三多不是我生活的影子,我们只是都有一段生活要被放置在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来度过。

离开大学后遗忘的太多太多,我忘了我还可以自我安慰,就像许三多自说自话一样来排解寂寞。那份纯真,我早已失去。网上有帖子把七连的生活比喻成大学里的生活,老a的比喻成工作后的。如此看,我失去的纯真是必然。那一份童心总要在岁月的迭荡中流失的。

网上对这部影片的评论太多太多了,我想只看,什么也不写什么也不说,可是看完了心就痛,鼻头就发酸,想不写又不知道如何发泄,就当写下的是心情的排解。

记得第一遍看得时候很喜欢吴哲,他本身的那种优越让我羡慕。更多喜欢的是他的平和,他喜欢说“平常心,平常心”,他不骄不躁,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他幽默风趣,待人都是一颗平常心,他乐观、有思想,也执著。所以袁朗喜欢他、器重他。不管编剧和导演怎么有意安排,每次任务和训练时他总是和许三多一起成为袁朗左右手边的人。

写到这里我想说我真的很不会写观后感之类的东东,即便这一刻很想很想写、心里憋着的也有很多很多话,可就是不知道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节奏和方式呈现在这里。我想最大的原因还是我只是在看热闹,只挑了自己喜欢看的情节,只在笑过、哭过、痛过后便抛开了。我没得到、没在心里留下什么,这也是必然的。

看第二遍,开始喜欢袁朗。那种跳跃性的思维让我开始去想、去想那动作表现后的意义、去想那说了但没明明白白说出来的经历和道理。想得多了,慢慢地也就喜欢了。他喜欢、器重他的兵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他在草地上爬过去问许三多老a的真正意义,他走过去调侃吴哲、拧他的脖子,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对他们的喜爱和器重。

“老a的日子像被抽干了汁,搓巴搓巴就能点着火。”在被炸干汁的日子里,他们一样鲜活。吴哲依然乐观、幽默,袁朗思维的跳跃更是显示了精神的饱满。就连许三多那样“木”的“呆子”也知道在吴哲问“投胎?三多你们家收吗?”的时候,开始了逗乐。人是会在成长的环境里改变的,无可非议许三多的成长在老a里是很有突破的,他被袁朗磨、被吴哲言传身教着。所以我说许三多是幸运的。更幸运地是他遇到了史今那样一个帮衬他、鼓励他的班长。

第三遍,看的细了,开始喜欢老七,钢起连的连长。我想即便如吴哲般高学历也没有老七在剧中留下的“语录”精彩。

我喜欢看他说的观众笑而自己不笑的面部表情,光是听着他说话,看着他的脸就够你乐的。他说:“这么说,我就像公园里的一只猴子,对着太阳活蹦乱跳,觉得自己天天向上呢还。”听这话的时候我就想,老七的思维一定不次于袁朗的,这样的两个人要是朝夕相处,会有多少另我高兴的故事呢?后来我去找他们对手的戏,虽然只有三处,可也够我看得开心的。三处有两处是在晚上,有一处是袁朗在烤羊,老七说:“我想营私舞弊。”。那份可爱也只能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成熟的人通常都比较晚熟。”也正因为如此,即便他心里已经认可了许三多,他依然不说,他给史今光碟,却对许三多说:“就算你转成了来福线,我也只当你是半个兵。”在训练场上,伍六一排排他比个手势问他要烟,他给了,却借点火的时候去烧他的眉毛,然后在伍六一的追赶下像个孩子样地逃跑,这不是可爱又是什么?在水房外面他一盆水浇了里面人一个透湿,正当他以为危机过去一本正经地走到门口的时候却被三盆水迎面泼来,如果他不“晚熟”、不可爱,他会擦干脸上的水说:“兴致不错,继续保持。”?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一段的,以至于越看越觉得老七可爱,越看越喜欢。

许三多说:“班长说连长你‘有学历、有思想、有目标、有水准。”老七说“一只什么都有的猴子。’”看,就连难受也难受地如此可爱。

孩子气的大男孩都不会把喜欢和看好当面说出口,当他说“信念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说得。”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承认许三多了,“骄傲的人容易急噪”,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明白他是把许三多当成了一面什么样的镜子来看清了自己,但我还是想说“岁月催人”,不管是剧中的人,还是看电视剧的人,我们都在岁月的洗涤中慢慢老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边一抹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人生有许多感动,也有许多值得记忆。

文章评论共[1]个
天边一抹蓝-评论

“士兵突击”热播时有很多评论,我看了又看,总在想有哪一部影片能把我从“士兵”热中解救出来呢?at:2007年11月23日 上午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