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关于“悟境”南香余

发表于-2007年11月11日 上午11:42评论-1条

说起“悟境”,还得从清代曾国藩说起。

在清代269年期间,举行了112次会试,清道光18年(1838年)的会试,曾国藩中了进士,14年后就爬上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的地位,其时40岁。他这个人小心翼翼,每天记日记,没劲地反省自己。文学上,他颇有见地,在家中他特别推崇班固、韩愈,开列了《汉书•叙传》和《进学解》、《送穷文》等,认为这些文章“光如皓月,响如雷霆。”并要求儿子将这些文章“熟读成诵”,“则主于四言之道,自有悟境”。

什么是“悟境”?“悟境”是指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和体验。悟是一种整体感觉,这种感觉的再生能力,来自于个人的创造。说到底,文学是人学,评价一个作者的成败得失,唯一的标准是看其发表文章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经得起时间和千万读者的检验,并由读者经过消化吸收,从而进入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中,并悟出人生的真知灼见。但是,这不可能象“追风透骨丸”或“复方感冒灵”那样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而是长久和潜移默化的。

在文学史上,有些作品洛阳纸贵,不胫而走,是作家始料不及的。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使寒山寺名扬天下。尽管在某个历史时期,出于政治原因,不少作品被明令查禁或销毁,但却奇迹般流传下来,近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反映中国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和作家丁玲一样历尽磨难,但读者却把它藏在米缸里而成为绝版珍本。有的名著拥有众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却有人把典型人物当作现实中的“狡好佳人”而痴情追求。所有这些艺术的成就都应归功于作者的智慧与创造性思维。

这就是“自有悟境”。因为读者通过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感悟,认识客观事理或哲理,包括对生活的憧憬,理想和追求,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感染,然后生发升华为伟大的精神力量。

前段时间,有些人说,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文人“下海”了,文学遭到冷遇。但又出现一些“伪劣商品甚至冒牌货”的怪现象。例如学习外国现代派而写成的所谓“诗”,比喻太怪,胡比、乱比、瞎比,几乎成了诗的哑谜。这些作品又何来“悟境”呢?所以,著名作家贾平凹指出:“朦胧不是轻纱,而是铁幕,是用铁幕来掩盖美丑。”真的是一针见血。

因此,要收到“自有悟境”的功效,就必须加倍努力,开阔阅读领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最重要的是明其主旨,熟读成诵。

这就是我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或者换句话说:这是借题发挥!

本文已被编辑[冰止乙醚]于2007-11-11 15:15:5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香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冰止乙醚点评:

要收到“自有悟境”的功效,就必须加倍努力,开阔阅读领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最重要的是明其主旨,熟读成诵。

文章评论共[1]个
湘西南箫剑-评论

很好的一篇文章,问好。
研究方向之宽恐怕真的无人能及哦。。。
  【浪里白跳 回复】:谢谢!文学创作者就应该博览群书!问好! [2007-11-11 22:12:01]at:2007年11月11日 下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