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这个标题,相信大家早就猜透了我的心思。知道我的枪口瞄准的目标是谁。呵呵,又是中国作协!其实,本人与中国作协一向是无冤无仇、井水不犯河水的。那么,我干吗老是瞅人家不顺眼呢?
一切都是那篇题为《评论家抨击鲁迅文学奖有“黑幕”》(2007年11月2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惹的祸!拜读大作,我情不自禁读出了一股无名业火来。哦呵,卑鄙!无耻!下流!竟然有人巧妙利用鲁迅他老人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盟主的名号,扯起“鲁迅文学奖”这面神圣而又美丽的大旗作幌子,而在暗地里搞小动作,牟取私利。这简直是对鲁迅先生光明磊落的硬骨头形象的侮辱和亵渎!
我想,假如鲁迅他老人家九泉有知的话,是决不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任那些披着文学的华丽外衣,不择手段借他的名义敛财致富的鼠辈们的。凭鲁迅的个性、人品和脾气,肯定会变手中的笔为枪,对那些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卑鄙小人们的无耻行为,毫不客气的进行口诛笔伐、辛辣讽刺的。
毋庸讳言,就凭鲁迅先生的伟大和崇高,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鲁迅文学奖”,原本就是一种神圣而又权威的荣誉!可是,有人竟然把这份殊荣当成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资本,而不惜采取开后门、搞关系的手段。这无疑是对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的诋毁。这是我们每一个良心未泯的人都无法容忍的事情。正如评论家何三坡所说,“历史会证明获这个奖是个很耻辱的事情。”“鲁迅文学奖虽然奖金不高,但各省都由省里出面,重奖得主,奖金从10万到30万不等。此外得奖者在升职、出国、外出演讲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刺激了很多人想方设法去获奖。”
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的另类解读!“世界上有这样的文学奖吗?一个奖三四十个人获奖,不是非常可笑吗?”“鲁迅文学奖从来给人黑幕重重的感觉,传言不断,从不告诉你谁是评委,但文学界内部的人是知道的,一个告诉一个,悄悄地。告诉你什么时候评奖,什么时候送作品,其实就是给你一个走后门的时机。”这可谓是鲁迅文学奖独具的另一中国特色。
众所周知的世界超级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每届就只有一个人获奖。既使是加上物理、化学、医学、和平等奖项,每届获奖人数也不到十人。
我想,也许是因为鲁迅先生太伟大了的缘故罢,所以,每届鲁迅文学奖不派发出三四十个胀鼓鼓的大红包,不足以说明先生之伟大来着。
其实,咱中国作协设立之鲁迅文学奖,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宝贝儿们“排排坐吃果果”般好玩儿。换句江湖黑话就是“环山打猎,见者有份儿”。废话!既然鲁迅文学奖背后蕴藏着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谁不想削尖了脑袋瓜子挤到跟前去分一勺呢?除非他是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傻逼!
特别好玩儿的是,“历届鲁迅文学奖都有评委得奖,简直开了世界先河”。no!no!no!人家一届田夫野佬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呢,何况是我们这些被人们誉为是从事着当今世上最最浪漫的职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乎?傻逼才不趁火打劫、大捞一把!人家强盗进屋可是连灰都得抓一把带回家去哄老婆高兴的哦!再说呢,现在是文化与商业接轨的年头儿,都市场经济了,还是银子最具号召力,最有发言权!邓小平他老人家有句伟大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咬到耗子就是好猫!”不管咋说,现在而今眼目下,世上流行着诸如“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贪”的行会经典名言!我想,咱舞文弄墨、玩儿文字游戏的人,就索性弄他个“笑贫不笑赃”的座右铭吧!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还是二十五噢,说白了,反正一句话:老子有了钱!管得着吗?小样儿!——不知道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的权威评委“四人帮”何建明、雷达、李敬泽、洪治纲们能否封水冰心一个“直言不讳、放你娘的狗臭屁”的荣誉称号玩儿玩儿?!
1936年,鲁迅先生临终时,留下了“不作空头文学家”的遗训。殊不知道,才70年的光阴荏苒,我们的中国作家们是否还记得?
-全文完-
▷ 进入水冰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