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梦幻昭化洁尘飞飞

发表于-2007年11月22日 下午5:48评论-1条

昭化曾经是有着2300多道年轮的古城,而今是古镇。古镇有不少古迹,这使我心向往之。

我是自西城“临清”门踏入镇上弧形的清石板街道的。“青”是春天植物生发的颜色,用之于石,正可说明其为石之美者也。一则色调柔和;二则坚硬耐磨。这正是古镇街面有别于江南以至其他古镇的所在。在西街,我进入了一个汉式的院落走访,笨重的门槛已被岁月损耗人工剁削为月牙状,双扇的木板门打开时依然重复着千年以来的“嗟呀”。过道幽长,院落只余两进,檐下厢间摆满了百姓的家什物件和柴草,真乃是“旧时谢堂前燕,今日寻常百姓家”,我不禁一阵怆然。椽檩苍黛已失去了作为木材的味道而有了“老古董”的模样,荷载的鳞鳞坡瓦已略有凹沉;然而,眼下的式微破旧却掩盖不了当年的锦绣风光。墙壁是烧陶的大个子青砖,门楣上方是“福寿康宁”的嵌砖额匾,字迹虽曾被人为铲凿损坏,但依然历历可见气韵夺人。檐前的瓦当上“点式”、“花瓣型”的图案经历了千秋风霜雨露的侵蚀依然完好,展露着细腻的工艺匠心,无言地延续着碌碌风尘的日子。坐脊的花砖上有不少是“凤凰”图样,不是龙而是凤,这让我浮想联翩。我不知主人当初是“有凤来仪”还是“并发女秀”。总之,古镇曾经与“凤”有解不开的情缘。要不对面昔日的小学曰“白凤”,东城门曰“瞻凤”,前面的山叫凤岭,后面的山叫翼山就难解其详了。

春风夜雨,琴韵书声。紧邻的“龙门书院”是大清县令吴邦郧倡议并募银所建,青瓦屋面,穿架结构。惜其现在仅存一半。屋脊上“鲤鱼跳龙门”的雕塑让人叹为观止过目不忘。前边是鱼儿正在跳,后面则是鱼儿已跳过了。前呼后应,姿态横生,逼真传神。崇文尚教勉励后学可谓用心良苦。唐宋以降,古镇是著名的驿站。北上南下的人马大多在这里逗留歇宿。书院临街的石砌墙壁上镂空雕凿的三个“拴马套”叫人一看便产生无数溯源的欲望。夕阳西下,奔波的人马早已疲惫,“哒哒”的马啼声自远及近,踩在青石板街面上,节奏慢下来了,游子把马缰绳拴绑于此,御下马背上的驮袋或竹箱,便匆匆忙忙去办“公干”或上“茶馆”泡妞了。精致的“拴马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发挥着实用的功效,其时谁也不曾当作一件艺术品来赏鉴。然而,当它作为历史文化的因子沉淀下来投闲置散以后,便是一枚接古通今的锁钥,显得弥足珍贵,在我的眼里。

镇上有奇石馆、八卦井、宋代斗拱,我都一一看过,印象很好。古镇的巷子又窄又长,一眼望过去就只一缕小小的天空。墙垛墙壁高低错落,一直拉扯得老远老深,偶尔露出一棵两棵树木伸张的枝梢,恬静安宁,有散文诗和民间小调的味道,引人伫足凝想不已。巷子两边是院落的砖壁,有大门或小窗,隐藏着不少昔日风光无限的“大宅门”,无比的幽爽。我边走边看边想,脑子里突发在巷子里独自行走时不安全的臆想,不料同行的却说“窄”正是为了“防盗御寇”,还讲出不少瞅准时机瓮中捉鳖“拒”盗抓“贼”的道理来,让我启悟开窍自叹庸人自忧。

益合堂在东街,旧称王家大院,是一个至今完好的三进递升院落,总体是“连升三级”的布局。穿过厅堂是天井,过了天井又是厅堂,厅堂与天进之间是青石条台阶,台阶之数是“五、七、七”之数,“七”之重复而不用“九”,暗含易理又避“九五之尊”讳。建筑为无梁汉式木瓦结构。厅堂和天井皆铺青石板。前边两进院落天井的排水为暗沟,后一进为明沟,每样都匠心独运。穿花绮窗,雕栏明楼,俨然一派“小康”气象。不知已易几主,几多物是人非,而今已成为农民的住宅,檐下楼上挂满了一杆杆褐白的蒜头。停伫在宽敞通透的过道上,清风扑怀,四围阗然,晃然在炎炎烈日的午间正坐躺竹椅享受着摇扇沏茶的耕读之韵致。

怡心园是昔时鲁家的私宅,“圆圆满满”圆形的大门。三进院落的天井并不整齐划一,最后一个错置一侧,既有利排水又有利厅堂功用的组织,富于变化不显单调,让人体会到建筑也仿佛是一支旋律优美的乐曲和一首节奏起伏跌宕的诗章。院落之间的过道有雕花的木板屏壁相隔挡,屏壁上雕刻有吉祥图案,也嵌有花窗,两侧是通行的仪门,设置别开生面。一眼望过去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深不可测,不是“蒙懂”一片而是可以透窗见视,既增加了层次感又制造了窥望的美感。遇之于目是雕花绮牖,传神写意,亦图亦文;得之于心是情思文韵,亦诗亦画;行之于足是石板石阶,大巧大拙,亦古亦朴;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陶冶享受。院落两侧是厢房与明楼,沿梯而上楼板“砰砰咚咚”,柱枋穿插细密考究,一物多用,寓巧于拙,楼上设以桌凳茶几,有圈椅,有竹椅,有条凳,有圆凳,雕饰繁褥,古色古香,随意坐坐,凉风习习。天井里置以假山池水和花卉,与四围的门楣裙壁相衬相托,随便一望便是一幅会心的图画。站在天井里仰望上去,四合的瓦檐切割出一方湛蓝的天空,就如一枚狭长的纯色邮票四周布满了密密的针孔,深不见底,辉光透散下来尤其的明媚,头上的仿佛不是“天”而是真正的“井”,真真切切体会了一次坐井观天的实况。在院子里、楼阁里转悠,“爽借清风明借天,动观流水静观鱼”,移步换景,上下异形,置身其中,悦目赏心。

漫步在街巷上,汉雕砖瓦,楼阁古木,碑刻匾额,时时映入眼帘,可触可感,翰墨芳菲,文采风流,情韵幽长。每一处都勾起我对淹没于时间沧海的往事的遥想猜测。远离了刀光剑影,暗淡了鼓角铮鸣。昭化是万山丛中的一块弹丸之地,秦汉三国的戈矛相向,唐宋元明的治乱荣昌都曾于此鲜活地演绎,留下了一幕幕深沉而丰富的背影。如今,古镇的儿女们正在做着古城与新农村的结合文章,干着“文而有化”、“化而有文”的大事。昭化的光彩正日益焕发出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洁尘飞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竹影纤纤点评:

本文从昭化这个古城的历史年轮入笔。把古城独有的景致一一展现人前。很有古朴的雅味。相对来,文章写景的着墨多了些,但主题题眼梦幻这二字体现的还是不够深入。

文章评论共[1]个
洁尘飞飞-评论

指教的中肯。谢谢。at:2007年12月19日 下午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