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访德见闻录之六凤山

发表于-2007年11月26日 晚上9:33评论-2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访德见闻录之六

在德期间,我处访问了法兰克福、波恩、科隆、柏林、慕尼黑、杜赛尔多夫等城市,访问了德意志第二电视台,南德意志报等新闻机构.与其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与中国图书公司负责人进行了

座谈,到香港后,又与香港大公报等几家大报进行了接触,采访了山东省政府直属的华鲁公司。访问期间,我们不断结合国内特别是山东省的情况进行了思考。德国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不少启发。

我在德国参观,启发是多方面的。

启示之一:

极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国力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12月19日,我们从德国西部的法兰克福乘汽车去柏林,在原来东西德的边界线上,我们停下来拍照片,进入原东德境内,与西部对比,从直观上就有明显的差别,无论是道路的面貌,车中远眺的村镇面貌,城市建设面貌,都看出了明显的不同,“东德不如西德”。

在柏林,我们看了苏军解放柏林的纪念碑,看了西柏林当年塑的向东柏林呼唤的女人塑像。看了东德人当年越过柏林墙向西德越境逃跑的历史照片,看到推倒柏林墙后,共[chan*]党从历史上抹掉的严酷现实,作为共[chan*]党员,作为中国共[chan*]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感慨万千,我们感到,中国避免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避免了苏联解体的命运,主要是我门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概念中许多僵死的教条,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关键。只有极大地增强我们的国力,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党才有希望,一个省也是这样,没有经济实力,什么都说不上。不要别人和平演变,自已也存在不下去。想到这些。我们很庆幸我们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走了市场经济之路,现在整个世界都不小看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被抛进历史垃圾箱的南德意志报一位副总编也不得不赞扬中国的状况是不错的,德国总理科尔也说:“中国发展经济是明智的。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德国外交部中国处处长也说:“中国改革开放成绩很大,我们不能孤立中国,要与中国保持接触、对话,相互了解”。正反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咬定经济不放松,中国才有希望,山东才有希望。

启示之二:

借鉴德国的现代化管理经验,管理好我们自己的城市。

德国的城市管理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们这次出访跑了七、八个城市,在交通线上、街道上,看不到一个交通警察,在各种停车场所,也看不到有人维护秩序,而车辆行人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车行数千里看不到车祸和行车事故,与我们到处有维持秩序人员而秩序又不很好,形成对照。有关方面介绍,一是他们各种行车标志齐全,信号齐全,反应灵敏,如超车行驶。有罚款,一些地方设有自动照相设备,车辆若超速行驶,自动相机就把车的牌号照下来,经电脑检索,很快找到车主,进行罚款处罚,行人也绝对遵守红绿灯规则,无人闯红灯,这已是人们自觉遵守的规则,数以千万计的车辆,无人指挥都停放得整整齐齐,城市中自行车极少,自行车停放都落锁,但也没有人收费。看车,在大型地下停车场,也无人看管,只要在投币箱中投入规定的硬币,栏杆便自动扬起放行,各个城市的电话亭。都完好无缺,只要投入硬币.就可以打电话;有些售报摊,是无人售报,买报者是自觉投钱,自动取走报纸,这表现了一个城市管理的水平,也表现了人们形成的起码的社会公德意识。从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到对居民的教育,都对我们有启发作用,推而广之,就能管好我们的城市。

启示之三:

搞好绿化,注意生态环境。

走进德国,给人留下印象的另一件事是绿化搞得较好。德国森林资源丰富,3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0%,是西欧主要木材生产国之一,从法兰克福到柏林,从柏林到慕尼黑,从慕尼黑到科隆、波恩的公路两侧,不断看到成片的森林,到阿尔卑斯山的路上也是如此;城市里也注意绿化,到处可见街头绿地,公园里,运动场里,大片大片的草坪,在冬天里显出了一片碧绿,在一些小的街道上。也摆放各种花卉。

为了保护环境,德国投入较多。据了解,1990年为210亿马克,平均一个劳动岗位为2800多马克,随着垃圾和二氧化碳排放费政策的实施,德国工业企业每年还要多支付1 00一150亿马克的环保费用,这样,尽管德国工业高度发展,生态环境却较好,一些公园的湖水里,白天鹅自由自在地戏游,与游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没有人破坏野生动物。

这些方面也是我们高速发展工业时应注意的。环境,不要等污染后再着手治理,一开始就要有个统筹计划,绿化,城市绿化,也应是整体布局的一部分。

启示之四:

德意志民族有值得我们效法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的效率,中国图书公司总经理说,我全家人学习德文,对德国人有好感,现在对德国人越来越反感,他们民族情绪强烈容不得别人,一段时间内仇外事件每天不下五十件。但是你又佩服他们认真、严谨、思维哲理性强,他们的工作效率高。

这一中国图书公司总经理的看法在我们访问中得到印证。有资料说,德国人的工作效率几乎高于其他所有国家,他们的劳动时间,在世界是最少的,从1982年到1990年,个人平均每年劳动时间为1648小时,但由于劳动效率高,他们创造价值的增长,明显高于其工资的增长,1982一1990年,德国人的名义工资平均每年增长3.5%,而公司盈利的增长高达lo.5%。在德期间,我们遇到不少小事.都印证他们珍惜时间,比如约定参观时间,办手续的时间,甚至吃饭时间都很准确、节省。我们已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但珍惜时间,注重效率,还很不自觉,在这方面,应该以德国人为师,真正珍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启示之五:

我们需要了解德国,德国也需要了解我们中国和山东。

对于德国的了解,出国前是很肤浅的,通过这次访问,感到这个西方经济强国,对于我们富民兴鲁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如竞争力极强的德国工业技术,科技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型企业,德国的外向型经济,名列前茅的外贸出口,铁路、公路交通,内河航运等方面,不仅有高于我们的经济技术水平,也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移植过来。让其在我们的国土里生根,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肯定能起促进作用。科尔政府在过去十年里创造了德国的繁荣,尽管目前经济进入不太好的时期,但进入德国,这种繁荣是直观可以感到的,而创造繁荣的经验是可以有选挥地学习的。我们应该加强这种了解,介绍一些德国的经验到山东来。

当然德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如德国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税收,位居世界前列的优厚工资和位居世界前列的工资附加,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业企业环保投资费用等等,这一情况带来的后果是,德国的企业界投资兴趣由国内向国外转移。了解这种情况,对于我们吸引德国资金是很重要的。

再如,德国统一后,正在谋求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想要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这一切也并不顺利;德国统一前,西德国力较强,但两德统一后,科尔政府为了兑现统一前的许诺,每年拿出1300—1400亿马克的资金支持东部发展经济,这样西部发展速度连1%的增长也保持不住,有人估计,东部赶上西部要15至20年的时间。为此,西部增加税收,人民的税赋是一个不堪负担的重压,这样,东部人民感到是二等公民,西部感到是背上了包袱,这是科尔政府的难题。鉴于这种情况,对与我们,他们也有所求,总之,我们对德国了解进一步加强,对于发展我们的经济就越有利。

这次访问,也使我们感到,我们更需要德国了解山东。到香港,我们的华鲁公司总经理张昭明指出,山东经济搞上去了,出了政治局委员,我们在外机构威望也提高了,外商找上门来洽谈的很多。自己的腰杆也硬了。但是,在德国,这种印象不深,在我们的友好省州,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与南德意志报副总编见面时,开始提到山东他并不熟悉,倒是比较熟悉青岛,这就使我们感到,随着山东在国内政治、经济地位的增强,也应扩大对世界的影响,让中国“南有广东,北有山东”“南学广东,北学山东”的印象,遍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使山东这个崛起于太平洋沿岸的省份,让西方更了解,这对于吸引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宣传山东,扩大山东的影响,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化、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山东的知名度。

(1993年1月13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凤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梓尘 | 荐/梓尘推荐:
☆ 编辑点评 ☆
梓尘点评:

“启示”之合理处,当可借鉴:))

文章评论共[2]个
凤山-评论

感谢梓尘编辑支持和点评。at:2007年11月27日 清晨6:58

十堰风云雨-评论

好。at:2007年12月06日 下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