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刹那的尘埃便是宇宙见异思迁

发表于-2007年11月27日 晚上9:30评论-1条

“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人和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是能够直立行走?是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或是情深意重,还是拥有无以伦比的智力呢?这些都是区别,只是角度不同罢了。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来探讨这个问题。哲学家、神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人类学家,这些饱学之士无不竭尽所能试图揭开这个挡在自己眼前的面纱。中国有句古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泰戈尔也说过类似的话“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难怪东坡居士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清庐山的面目,走出山外便可以了,或是借助直升机一类的现代工具。但要看清人类自己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便是你的灵魂可以走出你的身体,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人类的思维。所以说要弄清楚这层秘密,还须换位客观的去求索,这样或许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 

《飞鸟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我也有此同感,人类既有他善良的一面,又有他邪恶的一面。事物有正反,阴阳有调和,即使是刹那的尘埃你知之也有限,何况事物本就没有深浅、上下、高低之分。可这一善一恶又是从何而来呢?不知道大家听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姑且可以这样去理解:质量就相当于人类的心灵,而引力便可以看做是周遭事物对心灵的影响,所谓周遭事物便是环境。离你心灵越近的事物,对你心灵的触动也就越大。人可以因为嫉妒而杀人,因为一碗饭而造反,因为一句话而不择手段,这是为什么呢?人也可以因为一句承诺而终生奋斗,因为一个眼神而至死不渝,这又是为什么呢?人可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也可以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所以说善是坚守和维持,恶是破坏与改变。善能生爱,恶能生恨,人类社会因为有爱得以延续,因为有恨所以破坏。然而这爱与恨,善与恶都并非来自人类自己,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安排。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所以说人定胜天是建立在对天的了解之上的。同样的道理,人类要战胜自己也要了解自己才行。禽兽可以变异,只因为环境的改变,他们胜不过自然当然就要屈服于自然,适应于环境,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禽兽不能讲究感情,不能讨论善恶,当然也就缺乏资格谈及爱与恨了。人则不同,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何处得到如此宝贵的智慧,或是来自于自然之手。借用它可以去认识去改变环境而适合于自身。这样他有了谈及爱与恨的资格,有了讨论善与恶的权利。但任何宇宙都也只不过是刹那的尘埃,善恶有时也只不过是对与错的混沌。人类为追求永恒而产生善与爱,为超越永恒而产生恶与恨。自然是人类老师,人类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何必同老师勾心斗角呢。 

人和兽的关系,人和自然的情结,人自身的灵魂,都不是因为“一”所以至“万”的,这其中还蕴含着千般变化。作为一个人,写了一点东西,思索了须臾,为的是什么?一个人在迷路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加快脚步,而是辨清方向。但愿我这一世,生如长虹之绚烂,死如月色之静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见异思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这是一点不错的,人面兽心是最可怕的。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朋友的文章给人深思,学习了。问好!at:2007年11月28日 早上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