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那如风的岁月杨花雪落

发表于-2007年12月02日 中午12:23评论-1条

陈婧一出生在一个小县城里。

父亲原先是机械厂的职工,在陈婧一升入高中那年下岗了。母亲没有工作,又体弱多病,以前在街上贩卖水果蔬菜,赚点钱贴补家用,陈婧一上学之后,就在家里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没再出去折腾了。陈婧一从小也多病,和母亲常年累月与看病吃药为伴,苦涩的药味成了陈婧一记忆中的第一种味道。

陈婧一的童年是在父亲单位的职工宿舍大院度过的,她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

直到现在,唯一让陈婧一还留有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叫黎海涛的童年伙伴。这个小男孩大她一岁,父母是双职工,家里还有领退休金的爷爷奶奶。在那个年代,他的家庭无疑是让人很羡慕的。黎海涛拥有的正是陈婧一所欠缺的,跟在这个小哥哥身边,陈婧一也能拥有他的一切。他让陈婧一玩他的贝壳、纸牌、玩具,还让她骑在当时及其珍贵的脚踏车。他拉着她的手,带她到外面远一些的地方去玩过家家,等到双方的父母找到痛骂一顿时,两人才高高兴兴的跟在大人后边回家。那时的生活无忧无虑得不含一点杂质,在陈婧一心里,黎海涛永远和她在一起。

可是,岁月不等人,转眼陈婧一上了绿坪小学,黎海涛则被父母送进了红阳小学。儿时的玩伴都已长大,当年的婴儿也已经会跑会跳,在院里重复着陈婧一和伙伴们在那个年纪可以玩的所有游戏。黎海涛家也搬到他母亲单位的职工住房去了,县城另一头的幼儿园。

“这下和小涛玩的小朋友就更多啦!”母亲有一次笑着说。

“他都大了,还和幼儿园的小孩玩?只有你才会这样想!”陈婧一寒着脸,愤愤的回道。

母亲不再往下说,埋头继续做家务。

陈婧一闷闷不乐,时间长了,甚至还隐隐的产生了一丝孩子的恨意,她想黎海涛为什么不和她告别呢?但恨归恨,每天的饭还是要吃的,学也还是要上的,生活也就这样延续下去了。陈婧一依然上学放学、寒假暑假的过着。

一晃几年过去,陈婧一没有在任何地方再见过黎海涛,想念随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弱,黎海涛的影子在陈婧一心里慢慢淡化。

动荡的八九年夏季过后,陈婧一小学毕业。

县里只有两所中学,一中基本招收的是红阳小学的学生,而绿坪小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升入二中就读。

开学前几天的一天中午,陈婧一正在家里洗衣服,父亲下班回来突然告诉她,黎海涛的父亲说了,他儿子这次也上二中,因为他们全家都认为二中教学质量比一中更好。

陈婧一有些愕然,心里翻江倒海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她没有说话,把盆里的衣服搓得哗哗直响。

报道那天是周末,父母陪陈婧一一起去的学校。一个年级四个班,注册时,她在自己所在班级的名册上赫然看到黎海涛的名字,她心里“咯噔”了一下,天意!她在人群里仔细寻找,但没发现黎海涛。陈婧一眼睛看着教务处黑板上写着的“新生星期一正式到各班教室上课”几个大大的粉笔字,心里却在想,也许看见他也不认识了吧。她已如止水的心微微颤动了一下。

星期一到来了,陈婧一起的很早,早点也没吃就挎着书包去了学校。才到教室门口,她就看见教室里已经坐了很多同学。她有些害羞,忙微侧着脸往里走。可是她明显感到有一张脸正随她走的方向移动。她鼓足勇气回头看了一眼,在她意料之中——黎海涛,他的长相变化不大。陈婧一看见他眼中先是掠过一丝惊异的光芒,接着微笑浮现在脸上。她不知道他眼中那一丝光芒是什么意思,慌乱中也只回予故人一个微笑。

班主任进来了,是位四十多岁的男老师,他叫了几个男生去办公室搬课本,黎海涛也去了。

课本搬进来后放在讲台上,黎海涛他们按顺序整理。陈婧一这才发现黎海涛已经长得很高了,人显得非常壮实。看着他弓着腰用力的挪动一摞摞课本,陈婧一心里突然涌上一股难言的伤感,她眼睛发酸,觉得儿时的一切都已不会再回来了。

中学生活是一段流金的岁月,每个人都懵懂无愁的过着,陈婧一也不例外。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用另外一种心态生活了,她的数学成绩直线下滑,偏科现象日趋严重,对学习也越来越厌倦。父母很着急,但又没有能力辅导她,只有用各种想得出来的道理对她进行督促。她带听不听的,其实自己也很头疼。

陈婧一还有别的烦恼。她发现和黎海涛多年后的又一次相处艰涩了许多,中间好像隔了一层膜。陈婧一幼稚的认为,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人像她和黎海涛那样有过特殊的过去,她对黎海涛的感情不一样,黎海涛对她也应该与对别人有所区别。但是黎海涛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就这样不咸不淡的相处。这种疏远带来的距离感让陈婧一失落到了极点。 

陈婧一有时也会难过的问自己:到底是我矜持过了头,还是他实在无情?没有答案。

初三开学不久。黎海涛有几天没来上课,陈婧一以为他病了,接下来一个多星期都没来,陈婧一开始隐隐感觉到不对劲。果然,班长后来说黎海涛转学了。

这个童年伙伴就这样在又一次的不辞而别之后远离了陈婧一的生活,陈婧一感到曾经那个世界幻影的破灭。她先是有些麻木,像丢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继而日子便惆怅起来。

上课发呆,下课又去借别人笔记来抄,这成了她的习惯。徐江媛是她借笔记次数最多的人。女孩是黎海涛的小学同学,家离二中近,所以申请读了二中。

陈婧一在和徐江媛的交往中陆陆续续听到了许多黎海涛小学时的琐事。她像听评书一样,每次都期待下回分解。这让她不得不惊叹人的扼杀力——他存在时她窒息自己,他走后她又苏醒过来了。

她几次想叫父亲问问黎海涛的父亲,他儿子到底转到哪里去了,但几次话到嘴边又咽回肚子里。直到有一天吃晚饭,父亲在饭桌上和母亲说起单位效益不好,有路子的人都在活动,前久黎少龙已找关系调到市里去了,把黎海涛也接过去了。她这才恍然,然后低头一声不吭的拼命扒饭。

中考下分数后,陈婧一在学校公示栏内看到自己和徐江媛的名字,编在同一个班级。

她俩成了前后桌。

陈婧一先是一个人坐。不久班里转来一个新生,班主任就将这个男生安排到陈婧一旁边。陈婧一没有料到,就是这个同桌,让她的人生第一次发生了质的改变,涌动在她血管里的青春血液开始无法抑制的喷发。

男生大名林志峰,是个天生注定要受青睐的人物。面容清爽英俊,体型标准匀称,头发总是柔顺飘逸,衣服也永远散发着肥皂的清香。他就是焦点。

陈婧一知道女生们时常把目光投向她这里,她心里似乎有那么一点被监视的不快,但不久,被人羡慕的感觉却渐渐弥补了这样的不快。

那时的天空真蓝啊,空气里总是透着金色阳光带来的怡人芬芳。陈婧一个子长高了些,蓄了长发后少女的韵味也出来了。

林志峰的性格刚中带柔。他对陈婧一出奇的迁就,面对陈婧一有时的任性,他脸上也永远是宽容和笑容。但这些并不妨碍他和别人交往。

徐江媛和林志峰的接触多了起来,祝福他们的同学也多了起来,甚至有男生开始戏谑的称徐江媛为峰嫂。林志峰对一切不置可否,徐江媛倒似乎认了真,话里话外透着暧昧。

陈婧一全看在眼里。她能怎样?她只能是班里众多旁观者中的一个。有时陈婧一宁愿相信这只不过是同学们开出来的一个玩笑,徐江媛是在一厢情愿。

林志峰对陈婧一一如既往,徐江媛和陈婧一之间的摩擦却在慢慢积累。陈婧一明白根源是林志峰。她对林志峰的脾气越来越大,有时到了跋扈的程度,但林志峰却是一贯的忍让。

然而,世上没有无止尽的事,忍让也有限度。

那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改为自习,教室里闹哄哄的,陈婧一正心不在焉的看英语课文。这时前排传下来一本作业,封皮上写着一个女生的名字,这是个连外校男生都来追的漂亮女孩。不知什么原因,林志峰对这个女生却是既不感冒也不买账。

徐江媛负责收发作业,她叫林志峰把作业本传给她,林志峰坐着不动。徐江媛无奈,只好请陈婧一帮忙。陈婧一犹豫了几秒,最终也没动。作业本就那样在喧闹声中孤零零的躺在课桌中间。

徐江媛恼羞成怒,向陈婧一开战,陈婧一没有回应。她借机泄愤,战争升级。陈婧一终于忍无可忍,猛的伸手把作业本扔到地上,一股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她对林志峰骂道:“扯淡!都是你惹的事,现在连累到我头上……”

周围有同学转过头来看。

林志峰弯腰把作业本捡起来往徐江媛桌上一丢,问着陈婧一:“扯什么淡!这是女孩子说的话?你还有没有点教养?”说完阴沉着脸不再理她。

陈婧一的双眼被泪水模糊。

矛盾激化,冷战爆发。随后的日子里,陈婧一和任何人交流,只除了林志峰。

时间一长,林志峰沉不住气了。他努力改善和陈婧一的关系,主动和她说话,给她笑容。陈婧一心灰意冷,家庭的变故、学业的压力、徐江媛的咄咄逼人,都让她疲惫不堪。

林志峰活得像个真正的男人,他毫不气馁,大有要把陈婧一这块“拒绝融化的冰”融化掉之势。一天又一天过去,他对陈婧一依然如故,陈婧一的心终于被软化,在不知不觉中两人和解了。

雨过天晴。林志峰似乎从这次别扭中吸取了教训,他很珍惜重新到手的和平与安宁,对陈婧一比以前更加不同了。

上课时他老是把座椅拖得离陈婧一很近,人也紧挨着她。他身上近在咫尺的男性气息强烈的刺激着陈婧一的感官,他还把臂膀伸到陈婧一面前,好像要让她依靠,这一切让陈婧一全身都在发热,醉眼朦胧中幸福的感觉从头淋到脚。

岁月在燃烧,陈婧一渐渐忘了徐江媛的存在。

班里又进了几个留级生,其中一个叫梁雯娟的女生,不仅人长得白净秀气,功课也很出色,大小考都能进入全班前三名,陈婧一有些纳闷她留级的原因。很快班主任升梁雯娟做了副班长,同学们更感到郁闷和压力。

竞争日趋激烈,陈婧一身心俱疲。唯一安慰的是,林志峰在她身边,嵌在她的心里,这个人能给她很大的动力,能够支撑着她“随波逐流”。

树叶落光了,进入冬季。陈婧一的体质在这个季节异常受罪,父母让她骑自行车上下学,减少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她眼睛不好,下晚自习后由母亲或父亲来接她。她在全班成了特殊。

有一次林志峰笑着问她:“你家里人每晚都来接你,你在家里很受宠吗?”

陈婧一黯然,半天才道:“我以前有过一个哥哥,两岁时出麻疹死了,他们现在只守着我一个。”

林志峰收起笑容,沉默。

第二天,陈婧一下晚自习后在停车棚门口看见林志峰,他笑着和她打招呼,说:“我做晚间运动,可以和你同行吧?”陈婧一的脸在寒冷的夜色中有些发烫,她从车棚里把自行车推出来,林志峰和她并排走出学校。

陈婧一的母亲等在门口,林志峰忙上前说道:“阿姨,以后你和叔叔不用每晚来接陈婧一了,现在冬天冷了,我每晚都要增加运动量,我和她走到您家,再回我家。”

陈婧一的母亲很淳朴,笑着道:“那还不好吗?那就太谢谢你了。”

“不用客气,顺路而已。”

林志峰把陈婧一的车接过来,和母女俩上路了。陈婧一一路无语。

从此,陈婧一下晚自习后的回家路上,身边少了一位老人,多了一个小伙子。

陈婧一从未说过“谢谢”,林志峰好像也不要她说,每次只是看着她走进她家所在的大院,然后默默的转身离开。陈婧一在昏黄的路灯下偷偷回头看着林志峰远去,心里空旷如野。

慢慢的,班里有同学说闲话了,但也有同学说,陈婧一是弱者,林志峰是强者。

林志峰按部就班,陈婧一也风平浪静。只是徐江媛很久不和林志峰说话了,随后徐江媛申请将座位调到别个组,林志峰和徐江媛之间的真真假假从此画上句号。

徐江媛的座位空了下来,班主任让林志峰去坐那个座位。班主任说,同学们都大了,男女生分开坐妥当一些。听了这样的话,陈婧一很彷徨,但好在徐江媛已不再存在于她视线一触及到的范围之内。只要回头,林志峰依然离她很近。

光阴似箭,高二下学期到来。

老师时时给学生敲着警钟,大家都进入战备状态。陈婧一度日如年。她很矛盾,一方面她希望这样的日子赶快结束,另一方面,她也知道日子结束的那天就是她和林志峰分开的那天。

就这样煎熬着,一熬就熬到梅雨季节,天上像破了个窟窿,天天下个不断线。

星期一又是大雨。下午放学后其他同学都走了,只剩陈婧一一个人在教室里,她没带雨具。她把头无力的靠在窗玻璃上,目光涣散的想着昨晚父母之间的战争,“贫贱夫妻百事哀”,她不知道这是父亲下岗后父母之间爆发的第几次战争了。她不想回家。

教室门被推开了,陈婧一抬头看,是林志峰,他拿着一把正在往下滴水的雨伞朝陈婧一走来,到陈婧一面前把伞递给她,说:“我一直没见你出去,想着恐怕你没带伞,外面雨太大了,这把给你用。”

“那你不用了?”

“我和他们一起走。”

陈婧一还想说什么,突然门口人影一闪,一个整天和林志峰混在一起的男生跑进来,朝他们这个方向叫道:“峰哥,快去,她还在学校门口等着呢!”林志峰回头看了一眼,又转过头来朝陈婧一挑了一下嘴角,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那个男生却跑到陈婧一面前,嬉笑着:“陈小姐,我帮你打伞啊。”

陈婧一愣了愣,问道:“谁在门口等林志峰?”

“梁雯娟。”

“梁雯娟为什么等林志峰?”

“当然是好事啦!昨天峰哥去梁雯娟家楼下,把梁雯娟约出来谈心,这种事你知道的嘛,需要再接再厉啊,所以今天接着谈嘛。”

男生边说边笑,把林志峰给陈婧一的伞撑开,做了一个往外请的手势。

陈婧一大脑“嗡”的一声。

外面的雨声越来越大,滴滴敲在陈婧一心上,她恍如隔世。那一丝若隐若现的光终于彻底熄灭了,曾经如沿江般滚烫的激情也在冷却,陈婧一发现自己明白得太迟了。

夜间,陈婧一失眠。她想了很多,她实在搞不明白林志峰和梁雯娟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又是什么时候走到一起的?为什么永远都是别人?自己在林志峰心里到底算是什么?她越想越感到心如死灰。

陈婧一高烧了几天,病愈后她和父母表示适应不了这所学校的教学方式,想要转学。父母对她在学校里的事一无所知,只是考虑要望女成凤,便答应叫她把这学期读完,然后托人想办法。

陈婧一在学校里变得沉默寡言、阴郁冷淡。林志峰常在背后沉默的注视着她,也不再多言。

暑假,父母借钱在天城小区租了一套廉价房。高三开学,陈婧一转入一中。

远离了过去的环境,陈婧一的创伤似乎渐渐被抚平了,只要不特意去想,她已不太会记起林志峰来了。未来则像滴在白纸上的墨渍,在她眼前洇染得越来越开。

七月过后,高考分数揭晓,陈婧一没有上线。父母失望到极点,别无他法,只有安排她去市里一所有名的补习学校。陈婧一没有一句多话,服从安排。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梁雯娟也出现在这所学校里,她也落榜了。

他乡遇故知,以前的恩怨随风而过。在繁重苦闷的复读生活中,她们有时也会抽出点时间来坐在一起聊聊天。陈婧一很怕谈到那个让她敏感的人,但很多事,想避也避不了。

终于有一次还是说到了林志峰,陈婧一隐忍着,不敢问他俩好过的事,梁雯娟也没说他们现在是否还在好。她只是告诉陈婧一,林志峰也没考上大学,在本校高三插班补习了一个月就退学了,现在市里xxx保险公司上班,已经是拿工资的人了。说话时脸上表情很复杂。

陈婧一的心“倏”的一下颤动起来,她终于还是知道了他的一点情况,她终究还是无法将他忘怀,她的心被伤痛缓缓的撕开。这一生她活得疲惫而灰暗,但她也有爱的权利,她的人生已经被深深的打上了林志峰的烙印,毕竟林志峰是唯一一个曾像海一样包容过她的男孩啊。他给过她爱的温暖和联想,给过她生活的阳光和雨露,他让她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上看到真情和光明,看到人生的风景和意义。一想到这些,陈婧一就觉得像有一座巨大的山轰然倒下压向她的胸口,巨大的压力把她的五脏六腑都压炸了,疼得她鲜血直流。

然而到如今,一切都已枉然,她只有忍泪低头沉默。

她们又回到各自背负沉重人生负荷的生活中,直到高考前停课。陈婧一没有选择回家,她想安静的走完这段路程。

一天中午,风和日丽。陈婧一独自在公园河边的林荫小道上背书,四周静悄悄的,一切都在沉睡。正背着,她恍惚觉得前面过来一个人,她忙闪身让道,对方却堵住了她。

“陈婧一,不认识我了?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她忙抬头望去,瞬间,天崩地裂——面前站着的,竟然是两年未见的林志峰。她的心脏像被电击了一样狂跳起来,意外、慌乱和惊喜扭打着一起向她袭去。两年的光阴过去了,他依然英俊潇洒,只是社会让他成熟了很多。

陈婧一红着脸,手足无措的说:“是林志峰啊,补习学校停课了,我来这儿背书。”

说完低下头,不敢再看林志峰那双闪动着奇异光芒的眼睛,这样的光芒,陈婧一只在几年前黎海涛的眼中看见过。

林志峰似有所悟:“复习得怎么样了?”

“还行。”

“先祝你今年一定考上。”

“谢谢。”

陈婧一心里涌动着一股哽咽的情绪。她很想问问他的现状,比如工作怎么样?过得好不好?家里人都好吗?等等。但话都到嘴边了,她又强迫自己生生的咽下去,她最终什么也说不出来。

冷场、难堪。林志峰似乎也没有多余的话可说,他再一次深深的看了陈婧一一眼,便说了“再见”。陈婧一忍了又忍,也只回了一句“再见”。

林志峰朝他要走的方向走了,终未回头。陈婧一看着他越走越远的背影,泪水夺眶而出,她的心撕裂般疼痛起来,直至身子无力的蹲了下去。

正午的太阳炫耀得刺眼,照亮了陈婧一和林志峰共同走过的岁月。

这个男孩有着善良的天性,但也有一颗带着野性的不羁的心。 陈婧一无法让林志峰在她的记忆中死去。她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和悲哀,她知道,今生今世,她和林志峰是永远擦肩而过了。

又一个盛夏的七月到来,陈婧一第二次走进考场。苍天不负有心人,这次她和梁雯娟同时“金榜题名”。九月,梁雯娟去了a市的警校,她则去了b市的一所综合性大学。陈婧一和梁雯娟再次分道扬镳,各人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途。

悠悠数载,陈婧一没再回过故乡。黎海涛、徐江媛、林志峰以及梁雯娟,陈婧一从此没再见过其中任何一个。她成了别人人生道路上的沿途风景,别人也只在她的生命中走了一个过场。

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她终于回家过年了。大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全家人坐着聊天。母亲告诉她,黎海涛的母亲已经病故,去参加葬礼时,听说黎海涛只上了中专,毕业后做了小学体育老师,现在已经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小孩。

她看了看母亲,没有吭声。她想到林志峰,上大学时,她曾照着梁雯娟向她提过的那家保险公司给他寄过两封信,但没有回音,打电话去问,人家说没有此人,他家原来的住址也查寻不到,他已杳无音讯。而那个拉着她的手一起长大的男孩,现在已经为人夫为人父,林志峰又在走着怎样的人生道路呢?或许也有妻儿了?也或许早去了异地他乡?一切无从知晓。陈婧一再次感到世事的变化无常。但在年节的喜庆气氛中,面对父母,她不敢流泪。

像林志峰这样的男性,陈婧一在后来的岁月中再也没有碰到过,林志峰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她不能想他,不能回忆他,她害怕自己一想到他就会揪着疼痛不已的心坠入无底深渊。

已经这样了,人生无法重新来过。

如今的陈婧一生活时而宁静淡薄,时而也醉生梦死。她常常会在逆流和浮躁时找个没人的地方坐着,静静的将回忆大门上的锁打开,把酿得像蜜一样醇的往事翻捡出来,慢慢的、仔细的、用心的品尝。

那逝去的一切,已铭刻在她心里,永远无法抹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杨花雪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奔月 | 荐/奔月推荐:
☆ 编辑点评 ☆
奔月点评:

如风的岁月已经过去,但是却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文笔不错,推荐了!

文章评论共[1]个
张雨涵-评论

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眼有些酸涩。青葱的岁月,如风的往事,飘逝了一种永不可能再回来的情结。文章浓缩了作者的身影,浓缩了一个女孩儿在爱的成长中凄美的心路历程。有时候心思太过细腻,却缺失了爱的勇气,当我们回想往事,在那种忐忑的心境里,若不是永远的擦肩而过,又怎会把太多的憾然美丽成永恒?
  【杨花雪落 回复】:感谢张雨涵朋友对文章的欣赏,从文字上看得出您的文笔也很不错。文章里的确有作者的影子,现在回想过去走过的路依然感伤。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就像歌里唱的:人生际遇就像酒,有的苦有的烈,这样的滋味你我早晚要体会......人生难言,难言人生。 [2008-6-7 22:38:19]at:2008年05月23日 晚上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