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公鸡也会下蛋佛光

发表于-2007年12月08日 上午11:26评论-2条

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重,最厉害,最能杀死人?答案不是什么高科技杀伤性武器,毒酒鸩药,而是人的话。也许大家不相信,这里示出几个实例以证之。

实例一:一乡村之中,人们过着贫穷的生活,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不久前,在这乡村不远出开张了一家酒店,酒店不大,生意却相当红火。在这乡村之中,有一妙龄少女见此机会,便应聘进去做了一名服务员。收入虽不多,但还说得过去。但好景不长,这家酒店被查封了,其原因便是这家酒店之内提供色情服务。于是,这少女也只得回到家中。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有人说这少女是提供了色情服务才被迫回家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庄的人差不多都这么说。而其实呢,这少女只不过是一个端盘子的服务员,别无他做。

自然,这些人的传言很快就传到了这少女父母的耳中,其父母自然不信,便当着大家的面承诺:自己的女儿绝对不是那种人。说完便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城中检查,当三人行至一独木桥时,父亲和女儿不慎掉进万丈深渊之中。这少女的母亲只得哭哑了嗓子咒骂:你们这些人啊,是你们害死了他们啊,孩她爹,女儿啊,你们死得不值啊……

这一消息又一次传遍了整个村庄,有人缄默不语,有人摇头叹息,有人则是幸灾乐祸:哈哈,他们这是得了报应了……

过了很多天,人们渐渐忘记了这件事。而时今谈论最多的则是林家七妹子……

实例二:又一小村庄中,有一年轻貌美的寡妇,虽然只是单身一人,但终究还算过得去。然则有一天,有一本村的小伙子在这寡妇家中待的时间长了一些,出来的时候已是天黑,但恰恰被这村一某某某某人看见。这一则消息很快就在这个小村中传开了。人们的意见倒都挺“情投意合”——这小伙子和这寡妇身体肯定有染。有人说这小伙子为人不正的,有人说这寡妇不守妇道的,总之,言论种种,自是不可一而概之。结果想必大家都已猜到:这小伙子远走他乡,漂泊异处。而这寡妇呢,终因受不了众人的纷说而上吊自尽……

实例三:本村中有一老奶奶,已是耄耋之年。虽已年老,却赶时髦。炎炎夏日里穿一黑色长裙。这在常人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但请不要忘了,这是在农村,保守顽固愚昧的农村。另一个老者见了看不惯,出言讥讽:这么大年纪,还如此不要脸,穿什么裙子……老奶奶听后自然不认,两人便争吵起来。这一争吵不要紧,整个村庄的人便都知道了。于是,便都讨论开了,自然,责论老奶奶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老奶奶听不顺,到得极处,便买了一包老鼠药……她的葬礼我也参加了。

以上几则实例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某些人的某些带着“毒液”的话确实能害死很多人,特别是在思想愚昧的农村。之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也有被人讨论的时候,但议论的结果却几乎让我窒息。自己可算得一个时髦追随者。手指上戴着戒指,脖子上挂这相连,耳朵上戴着耳坠。这在城市中本不算什么,但在农村却被人视为大不道。二哥见了不以为齿,父母也都在埋怨,村里人见了都有一种异样的眼光。二姑夫见之感情尤为强烈,对我几乎是要骂了:人家女孩子才戴这些东西,你一个男孩子戴这些做什么,你这样做与那街头之上的小混混流氓有何区别?快给我扔掉,不然我一铁锨拍死你……我听了自然愕然,也很害怕,为了能在这个人间多过几个秋天,也只得照办了。而更可怕的是,要是自己的这一做法传将出去,那些多舌之人不知道会把我说成个什么样子,那时候说不定连老婆都找不到,有鉴于此,自己还是恢复原样的好。

说了以上这些,并不是想说明农村人思想愚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是想说明,在自己议论别人的时候,是否也要照顾一下别人的感受。如果任由其议论开来,说不定会出现多少不好的结果。更有甚者,别人被所谓的“话”害死了,但却找不到凶手,就是态度严谨的法律也只能束手无策。

也许我举的那几个实例太过特殊,但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我见之尤为深恶痛疾,恨不能尽皆铲之。

也许那些荧屏之上的大明星们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议论来议论去。自己的好的举动那则还罢了,而一旦有了“坏”的举动,乖乖,那则要不的了了,会被下面的人说破脊梁骨。就算是本来就没有的事情也会被人“捏”出来。那些大明星们也只能苦苦辩解:那是诽闻,那是诽闻……但任凭你怎么解释,他们却是听之如风,继续他们的议论。(当然,有些明星故意“制造”出许多事情家在自己身上也有可能,目的无非是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是另话,暂且不议。)

自己有一位仁兄,对明星们特有兴趣,总是千方百计“打听”。“打听”出来就讲给我听。但他却总喜欢添油加醋,无中生有,什么这位明星和那位明星暗地里相恋了,这位明星知名度下降了,那位明星搬了新家……本子无虚有的东西也会被他“造”出来。讲给我听,显得他特渊博似的。我见了只好假装认真得听,单等他稍有停顿,我便忙说:我饿了,要回家吃饭了。说完边慌忙逃开,我想,就是树上唧唧喳喳乱叫的麻雀的声音也比他讲得好听。吃饭只不过是借口,但自己却觉得听他讲话还不如吃饭去,虽然吃饭算不得什么重大的事情。

小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名字叫做《咕咚》。兔子听到木瓜掉进湖水中的声音便说是怪兽来了,其它动物便信了,都说怪兽来了。最后是犀牛发现了事情的真相。那时的兔子是脸红了的。但我觉得,后面还应该再加一点,不但兔子需要脸红,那些跟着兔子说有怪兽来的动物都应该感到脸红。

相声大师马季和他的几个弟子表演过一则相声,名字倒是忘记了,但内容却很清楚——马季先生也会下蛋,但下的是什么蛋,他的一个弟子说是鸡蛋,另一个说是鸭蛋,还有一个说是鹅蛋。其可笑程度自不必说,但其背后的深意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

“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无中生有”,“添油加醋”,“谣言四起”,“神采飞扬”……不知道有多少熟语能形容那些多舌之人。

自然,人生来一张嘴,除了吃饭,便是要说话了。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等,这本是人类的骄傲。但一张嘴如果用得不是地方,把议论别人当成是自己的快乐,那则是人类之大悲哀了。当不如谈论些做人心得,经验教训,健康小识,思想感情,天气气色,幽默笑话等等,此亦是美好,不是吗?

若自己的嘴成了害人的利器,那宁愿不要,做个哑巴好了。

07春晚上赵本山和宋丹丹饰演的小品《策划》,讲的就是公鸡下蛋的故事。亏编者能想的出来,公鸡也来下蛋了。公鸡也会下蛋,其可笑程度自然令人捧腹。自己看了略一沉思:他们嘲笑的是公鸡呢,还是社会上的某些人。故又佩服起编者来了,骂过了世上的某些人,而那些人听了却跟着笑,真高明。

但此时,又为那些公鸡们鸣不平了。怎么?欺负人家公鸡不会说话吗?若他们能说话,则要大呼了:这是诽闻,诽闻,诽闻……

(附: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自己思虑了好久,但终于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难道,难道这竟是人的天性。如果真是的话,那则要麻烦了,毕竟天性难移。

香蕉也许每个人都爱吃,但香蕉皮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吃吧。如此看来,每个人都有选择好的事物和躲避坏的事物的能力。但是,到了这里,为什么有些人却是犯了糊涂呢?

小心自己的话成了害人的武器。

废话人听了都觉得讨厌,而害人的话呢?

就算是人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又有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自己还是有所“防备”的好,就像是那句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07.8.31晚

本文已被编辑[九曲山庄]于2007-12-8 12:22:4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佛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九曲山庄点评:

用自己身边的事例,揭示了“人言可畏”,谬误说了一千遍,也就真的有那么回事了,舌头有时是还坏事的,但现在有些人在痛恨“长舌妇”的同时,自己也唾沫乱飞,古人言“苛政猛于虎”,我说“流言猛于虎”。
整篇文章连贯性较好,观点鲜明,论据充实。

南香余点评:

公鸡也会下蛋,这蛋在哪里生?这本身就是一个传播谣者创造的杰作!可是,现实中却有人进行炒作,谣言说了一千遍成了真理!于是很多人便受谣言所害!古代有指鹿为马的传说,本文列举了很多实例,很好地论证了社会上这种弊端!值得深思!小心自己的话成了害人的武器。只是对如此解决这种弊端,作者没有作深入的分析。该如何防范呢?如果再加些对策,会效果更佳!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2]个
九曲山庄-评论

问好了,朋友
  【堪浮 回复】:自己的想法能得到朋友的赞成,实在是自己莫大的欣慰,多谢。 [2007-12-8 19:57:27]at:2007年12月08日 中午12:32

一泓清水-评论

欣赏了。问好!
  【堪浮 回复】:自己的想法能得到朋友的赞成,实在是自己莫大的欣慰,多谢。 [2007-12-8 19:57:14]at:2007年12月08日 下午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