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逃票还是逃避责任泽华

发表于-2007年12月13日 上午11:27评论-0条

逃票还是逃避责任

——中国家长的逃票综合征

下班后,公交车上。

一中年妇女携一个1·5米左右的男孩上车,只购一张票。售票员让其为孩子买票,不肯,声称孩子还不到8岁,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购票?售票员说购票是按照个头算的,超过1·4米就得购成人票,这是规定,否则请下车。妇女叫嚷,我都坐多少次车了,从没给孩子买过票,怎么就你这车不行?

车是按点发的,不能随便停。于是双方嚷了大半天,一直到妇女下车,也终究没有给孩子补票。孩子下车时还调皮地赏售票员一个鬼脸。她们下车后售票员还在脸红脖子粗,气得差点吐血。

还有一次,我出差。火车。途中查票。对坐的一家三口只购了两张票,列车员要求给孩子补票,不肯,声称前几天刚刚量过,不够1·1米,列车员说一眼就能看出孩子足够高,该起半票,要不就过那边量一下。而家长坚决声称不够高度,言谈中还偶尔带出点污言秽语,并威胁要报复、举报。

旁边的人也跟着家长起哄,说一个孩子,差不多就得了,规矩都是人定的云云。列车员无耐,说如果不补票就不能占座,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座位。家长称别人的票上都写着“无座”,凭什么要我的孩子让座?

双方争执不下,终于乘警过来,要求到标杆处测身高。一直没怎么出声的男家长就说补就补吧,不差那点儿钱,就当买纸钱了!也许是心虚吧,到最后家长也没有去量孩子的身高。补完票后,女列车员红着脸过去了,同样气得差点吐血。

其实,中国家长带孩子乘车时不给够高的孩子买票也绝不是一件稀奇的事。而见得多了,我们也不以为然,甚至习以为常了。

其实一张车票最多不过几块钱,原也不用我们大惊小怪。但正因为这样的“小事”太多了,其影响力才在孩子幼小的头脑里渐渐生根发芽,形成了他们的习惯,他们的世界观。

不错,孩子年龄是很小,但他们的个头却可能早已经超过我们这一代同龄时的个头,毕竟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充分了。但孩子个头取得“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这些家长是否也该想想为孩子建立起相应的责任感,让他们适当承担应该承担的义务?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也是关于孩子购票的,同样发生在中国的汽车上。一个美国家长带着孩子乘车,自动给孩子买了车票,售票员说孩子如果不够高度,可以不买票。美国家长微笑着说,乔治先生(他的儿子)刚刚1·1米,已经是个大人了!售票员可能很是疑惑,国人逃之尤恐不及,这美国鬼子怎么抢着买票呢,便玩笑似的说:“哦,如果你说孩子不够高,我们也不会去量,那样就省了一个人的钱,为什么不那样说呢?”美国家长耸耸肩,“如果我那样说,你们也许不会知道我在撒谎,但我的儿子乔治知道!”

这就是美国家长,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应该做的,这不但是一种人格的光辉,更是孩子的一种榜样力量,为什么我们要只为了一点“甜头”而冒教育只大不韪呢?

再看看我们的家长如何做的吧,他们不但不去鼓励,不去帮助,反而教孩子如何逃避,当着孩子面弄虚作假,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教育出来的祖国花朵,怎么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子女,首先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承担应当承担的义务,锻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孩子是很难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家长让孩子逃票就是教孩子逃避责任,就是自己在给孩子制造反面教材!

与此相应成趣的是,不肯给孩子买票的某些家长乘车时却心甘情愿地给自己的宠物买票,就为了让宠物有一个舒服的座位。看来这些有了“人权”的畜牲才更象他们的儿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泽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南香余点评:

本文从坐车不为小孩买票等事例引起的种种尴尬现象引入,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出“孩子是否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家长给孩子逃票,当着孩子面前弄虚作假,对孩子造成反面教材”这些观点,很有一定的社会作用!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