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永远不忘的12·13边走&边爱

发表于-2007年12月13日 中午2:41评论-1条

“日军占领上海之后,调动8个师、两个旅及海军一部计20万人,分南北两路会攻南京。北路为上海派遣军(辖第3、第9、第11、第13、第16、第101师和重藤支队),南路为第10军(辖第6、第18、第114师及国崎支队)。 中国军队防守太湖北走廊的是左翼军(辖第15、第19、第21集团军),右翼军(辖第8、第10、第23集团军)负责太湖南京杭州国道的防守。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部;24日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调集总兵力11万余人,防守南京。其部队配置为:第72军第88师担任水西门、中华门、武定门、雨花台的守备;第78军第36师担任玄武门、红山、幕府山、挹江门的守备;教导总队担任光华门、中山门至太平门、紫金山、麒麟门及天堡城的守备,另派一部守备乌龙山要塞;第71军第87师防守通济门和光华门一带,宪兵队担任定淮门、汉中门和清凉山的防守。 南京外围阵地由上海退至南京的部队仓促设防:第74军布置于牛首山至淳化一线,第66、第83军布置于汤山东西两侧。 为保卫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上海之间构筑了吴福(福山一苏州一嘉兴一乍浦)、锡澄(江阴一无锡)两道国防工事线。11月13日,日军南北两路同时发起进攻,当晚中国左翼军退至福山、苏州防线阵地,双方在常熟、兴隆、福山一线激战。19日,常熟、苏州、嘉兴相继陷落,吴福线被突破,中国军队退至锡澄线。11月27日,无锡失守,12月1日江阴失陷。在太湖南,日军于11月28日攻陷吴兴,锡澄线又遭突破。12月6日,进攻南京的日军已进抵栖霞山、汤山、淳化、秣陵一线外围阵地。9日上午,日军发起总攻击,第16师攻占麒麟门、白水桥后,与第9师一部会合,向马群、孝陵卫进攻;第6师占领牛首山后,主力向中华门推进;第9师占领了大校场机场后,向光华门、通济门、中华门推进。10日,日军向南京城廓及雨花台、紫金山等处攻击,中国守军第88师旅长朱赤、高致嵩,第87师旅长易安华壮烈牺牲。12日,雨花台、紫金山等要点相继失守,日军突入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巷战。此时,日舰队已抵乌龙山江面,国崎支队攻下和县后向浦口急进。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

今天是2007年12月13日,70年前发生上述的历史,今天上完中国近代历史课就来到了网吧,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南京大屠杀”可惜没有找到相关的贴子,难道中国人都忘记了那惨死的30万同胞吗?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12·13绝对算得上是一页悲惨的记忆,在1937年之前日军就曾在1894年11月21日,攻占“东亚第一堡垒”旅顺口后,进行灭绝人性的4天3夜大屠杀,短短4天就杀害了市内群众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而日本对我中华的文化入侵不比当初的军事入侵的威胁小,当今社会上的“哈日”情节是越来越多,那些“哈日”的“中国人”难道是当年鲁迅先生笔下那些在日俄战争中的“观客”吗?

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边走&边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吴钩
☆ 编辑点评 ☆
吴钩点评:

这样的日子,谁又能忘记哪?

文章评论共[1]个
风高云轻-评论

好!!at:2007年12月14日 早上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