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携文字同行墨梅临风

发表于-2007年12月24日 早上8:35评论-1条

从没想到过自己会如此地钟情于文字。

如今,文学已近乎“边缘文化”,在文化的盛宴上它也只能作为一碟小菜摆在不起眼儿的位置,喜欢它的自然只是独爱这一口的些许知音。我,正是喜欢品尝文学、咀嚼文字的人。

是啊,象我这样只能从“家事、国事、天下事”中抽取“家事”来全力以待的小女子,思想上从没拓展过一小片的“鸿图”为目标而努力,贪婪得也只是身心的清静。

“饶树三匝,何枝可依?”

逐流在滚滚红尘中的人,哪个不会为自己找寻一块静养、调理、聊寄的空间呢?自知窘于交际的我,不擅圆滑于各种场合,闲暇时间,只愿钻进书中的文字,倾注于笔尖滑落的文字,真心与文字交流。自知自己天生愚钝,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为一块“小器”崭露于哪个台面,所以从没奢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够变成铅字传阅,或是穿越时空;更没想过依靠方块字的拼列成就什么。只想与文字共娱共乐,相知相悦。

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捧着借来的《红楼梦》,一边抱着字典一边看,两遍后也仍只是懵懵懂懂,了解个故事梗概。大学里再读《红楼梦》以及《家》《春》《秋》这样的书时,不再是索味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喜欢贸然琢磨书中的思想内容,也就是在那时,发现了文字的巨大能量——文字的排列不是变幻无穷的单调组合,而是可以摄取深邃的精神实质,捕捉逼真的场景画面,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住世间一切想永恒的东西。文字,在有些人手中,确实能挥发令人震撼的奇迹——成为句、成为篇、成为巨作,春风般荡漾在上下多少年。

喜欢坐客书中,在那里,可以听到不同时代、不同种族和国籍的不同年龄的人讲故事,可以进入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的时尚,体味他们的苦辣酸甜。那时的感觉便是——生活就是书,书就是生活。无论多么遥远的故事——或皇族里的陈芝麻烂谷子,或平民布衣感天动地的事举,都会被文字永存在书中,若干年后仍会不时被人们提及或是激发几许的共鸣。这就是文字的本事,这就是书的魅力。

操手中的笔与文字的灵魂并进,或兴,或怨,或观,就象给文字插上音符,哼各种情调不同的歌。谁的心路上不洒有嚣嚣尘事烙下的音符呢?书,本就是书写者将生活的原本加工后赋予了思想的产物,也是书写者聚知识精髓寓教的读本。一本书读完在主动接受了某些思想后并从书中吸取了养份、获取了精华,很多时候也会启发读者禁不住提笔。

常常感觉手痒的我也开始喜欢摆弄文字,从开始时只限于抒情、记事的“文章”到后来懂得运用一些章法、笔法的“文学作品”。当然,能够写出惊人传世之作的是“巨人”所为,至于记录时代、发展文学更不是自己这种平庸之辈所能担起的,我,也只是孤芳自赏、独斟独饮。在自己的笔下,无论是怎样拙劣的小文,都是心海涨潮后留下的贝壳,是世事、人事交织于心中的缠绵,是放纵心灵的抒写。在这里,可以真实再现生活,可以记载心路历程,可以赞咏人性的美好,可以补救世事的缺憾,可以尽情编织红尘外的浪漫……在这样一个从“呀呀”学语到渐次入门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便是体悟到文字丰富的情愫。

文字可以站在书上帮我们解惑,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世界,可以替我们传达某些情感。在你用心向它倾诉时,它会搜集最贴心的字意迎合你;在你渴望通过它的帮助表达时,它也会竭力捕捉最恰当的字眼儿配合你。文字,实在不只是如一支钢笔、一双筷子般的工具,而是最重情重义的知己。

能够觅得如此知心的朋友实在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了它,生活中不再有压力和无助;有了它,人生的路上不再孤独。

假如与文字达得“君子”之交,不求借助文字“出彩”,文字也无须借助谁的笔统领时尚文艺。那么在与文字同行中守得云开见日出的是不佞的那颗心。

愿今生能与文字相伴、同行,寻得生命里那片恬静闲适的精神田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墨梅临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指尖如水点评:

很理性的文章。有文字相伴,人生一大快事!问好朋友!

文章评论共[1]个
一品深蓝-评论

共同的爱好。好文即知音,遇见好文了,也想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啊。。。。。。。
  【墨梅临风 回复】:谁言"知音难觅"?来到烟雨就会感觉到你我并不孤单!握手...... [2008-8-26 10:14:50]at:2008年08月22日 晚上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