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灰色地带的零余者诸葛尤萍

发表于-2007年12月24日 上午11:22评论-0条

是不是岁月的厚重无法承载所以的人,所以总会有流离失所的人?是不是那朴实的农村呵护不了所有热血的心,所以总会有向城市奔跑的身影?是不是城市的辉煌掩盖了一切的丑陋,所以总会有来自农村的人甘愿在灰色的地带永远的等待?也许都不是这样,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讨生活,才会甘心成为城市灰色地带的零余者。

天桥上,大路边,每天的早上7点到9点,在城市里随时可见那些来自于农村找工作的人,杂七杂八的坐着或站着,并且都拿上了属于自己的工具,只要运气好,有人找上他们,他们就可以马上开工了。为了能够尽快得到工作,他们试图穿上最好的衣服来突显自己的好气色,尽管看上去起不到什么作用。

到了晚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多数就以大地为床,以天为盖,并伴着夏天的蚊子,车声睡去。他们很委屈,但那又怎么样呢?都是为了生活,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这些城市灰色地带的零余者啊!我想,在梦里他们一定梦到了家里那张温暖的床了吧!

同样生活的灰地带,同样是为了讨生活,但这些零余者给人多了层薄薄的悲哀。

一个破碗,一把二胡,一双盲眼,一张沧桑的老脸,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当一曲《二泉映月》拉起时,像所有的悲哀都笼罩在这位卖艺老人的身上。路过的人莫不抹了把心酸泪。悠悠的二胡声远扬,震撼每位路过的人。没有人去注意到站在不远处的民工,他们那僵硬的身躯证明他们维持同一姿势已经很久很久,久到人们都以为那只不过是一座座雕塑,久到他们只成了卖艺老人的舞台点缀,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眼里流露出的渴望,他们只不过需要一份可以维持家庭生活的工作罢了。

同样生活在灰色地带,不同的是这些民工放不下自尊。同样是为了讨生活,乞丐能为了一块钱甘愿下跪,民工却不能。他们没有什么自尊的概念,纯是古朴农村气质的支持。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多数城市人逐渐变成了冷漠的人,在这零余者还没有寻找到一份工作时早已收获够了来自这些人的白眼。同样为了讨生活,不同的是乞丐得到的多是同情,而他们得到的白眼多于同情。难道只是为了生活也那么的难吗?

这些零余者也只不过是为了讨生活,所以才奔波于城市的灰色的地带,但又有谁知道当他们左手扛着大木箱,右手扛着行李箱时,哪个肩膀才能扛起他们的未来?

本文已被编辑[咖啡茶1234]于2007-12-24 11:47:23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诸葛尤萍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咖啡茶1234点评:

民工大多是一个流浪者,也许等种地也能富裕的话,他们都会去建设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