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求知应有的心态想得开

发表于-2008年01月03日 晚上9:09评论-1条

多少人博学多才,成为了祖国的栋梁,多少人满腹经论,过上了高枕无忧的日子,多少人因学识超人而富甲一方,坦克种种迹象表明,知识能提高人的地位,知识能调节人的心态,知识能改变命运。

求知是人生一个漫长的旅程。从我们还是婴儿,当第一声啼哭时,就意味着已经开始寻求信息的沟通了。从走路到说话,从步入学校到走进社会,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正自己的求知心态呢?

第一,明确的定位

“心态决定一切”但是我要说,它的前提是先给自己一个好的定位。如果你做任何事之前没有一个目标,就会没有头绪。即使你渴望成功的心再强烈,也是徒劳的。那就犹如船舶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我们先给自己定位,再找出海方向,然后依靠优良的技术和不懈地努力方能成功。

第二,勤劳肯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是农民,你就知道,瓜果蔬菜,大米小麦等农作物播下了种子,就必不可少除草,虫,松土等田间管理,之间缺一不可,不然到了收割季节也没好的丰收。再如我们现在的学厨徒弟,是又想不干活又想工资高;还吊儿郎,上班一条虫下班一条龙……

如此作为究竟害了谁?想想当年我们那时,起早贪黑,搬盘递碗,先帮师付把炉灶擦得通亮。上下班一有空就练习基本功,而且每个月没有工资,只有几十元的补贴,但是我们还是很卖力的工作,从来就没说过半句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要得是技术而不是金钱,并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趁年轻多做点,受益的最终是自己。

第三,要虚心求教

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写《醉翁亭记》时,自认为稿件中有些地方欠妥。但一时又找不出具体原因在哪,于是他灵机一动将稿子贴于城墙上,虚心向市民请教,后终得一位高人樵夫指修改成功。其实“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古今中外虚心求知求教的例子屡见不鲜。只要我们具有一种真心求学,诚心求知的心理,相信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特性。我们要不耻下问,还要多听,多想,多记。如果你不虚心求教反摆出一幅狂妄自大,无所不能的架式,试问谁愿传教于你呢?

第四,忌半途而废

“坚持就是胜利”不管做人做事,都要自始自终,尽善尽美。唐僧取经到天竺,经历整整八十一难;徒步走过十多个春秋,后终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经书。让我们懂得他取经之路的艰难。他当时给自己定位,一定要到达天竺,后来终于凭借自已的毅力坚持到底。如果他遇难就退缩半途而废的话,就导致他将一无所获,以失败告终……

所以,只要我们信心坚定与时俱进,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想得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有意义的文字。

文章评论共[1]个
金士渊子-评论

原则同意。at:2008年01月04日 上午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