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不是公鸡。
先说一下这句话的来历。
一节台词课上,教授让大家朗读一篇短文。一个男生不幸被点了名,抓耳挠腮之后,极不情愿地走到台上,或许是因为太紧张,只第一句就读了四遍,结果脸涨得通红。教授开导他说,为什么你一读到“鸡妈妈下了两个蛋”时就像犯了错误一样呢?几秒钟的沉默后,教室里爆发出巨大的哄笑。教授显然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竟又把刚才的话解释了一遍。结果可想而知,台下简直就是嚎了。这节课后,同学们一见到那个男生,就免不了来一句:母鸡下蛋是谁的错啊?
哄笑是颇值得玩味探究的。无穷尽的不宜言表的含义随着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声波得到了宣泄和释放,如空气般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着的潜语言得到了交流和认同。我们不清楚这是汉语的发展,还是人们的成熟。你说东他就会联系到西,你说一他就会过渡到十,人家说天色晚了你就知道该告辞了,上司说有困难了你就晓得该送礼了,等等。诸如此类,本都是官场上的伎俩,但它同时也是大众的,而且因为相对地远离了利益纠葛,所以更加肆无忌惮,泛滥成灾。这本也无可厚非,潜语言一向是汉语的叙事传统,但当性以及低俗污浊的东西占据潜语言的指向和归属时,当性联想变成一种不自觉的习惯时,就说明人的素质有问题了。善于联想是件好事,但令人尴尬的是我们仅把联想停留于联想的表面,并且流于庸俗。笔者上高中时,一节自习课上,教室里很静,突然一个女生不明原因地娇呼了一声,班里顿时骚动起来,笑声不断。我知道此时有很多人联想到了叫床甚至更淫秽的场面。这不是一句单纯的“青少年早熟”就可以解释的。它已脱离了心理和认知系统,成为了一种习惯的范畴,是青少年之于此方面的联系在周围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得到认可和强化的结果。
关于性的潜语言之所以呈泛滥之势,在很大程度上和国人对性一直所持的态度有关。我们至今仍然谈性色变,好像那只能是关起门来两口子在被窝里讨论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很坦然地看着两只狗在大街上激烈地交配,却总是逃避孩子们那些天真而必需的提问。由于社会的体制和历史的传统,我们使用的语言是被过滤了的,但那些滤去的语言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到潜意识里,并在与上位语言的不断地自觉不自觉地联系中得以巩固,形成了潜语言存在的肥沃土壤。同时潜语言又是为当事者不肯承认的。大一时,有一位女老师在课堂上失口说出了“勃起”这个词,下面的人不可能没有听到,却都表现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面对赤luo裸的性语言,人们沉默了,因为人们需要维护所谓的正人君子的形象,而潜语言无疑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潜语言的产生本身就带着一把保护伞,既实现了意思地表达和交流,又维护了自己的君子形象。中国人也许是世界上最会隐藏的人群,是无法容忍和无法面对自己的欲望被拿出来宣扬的,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恐慌。如此长久下去,导致了大众文化中性文化的缺失。当所有与性有关的思想行为全部转入地下时,有些现象就不可消失了,淫秽物品屡禁不绝,卖淫嫖娼潜滋暗长,我们今天所说的性的潜语言也是其中之一。其实套上多层伪装将自己束缚在伪道德的笼子里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怀里躺着一个温润香艳的美女你仍不动心的话,不能说明你品质有多高尚,只能代表你有看医生的必要了。
如果在课堂上出现“母鸡下蛋谁之过”的现象还属于偶然的话,那社会中以性为诱导因素的潜语言则比比皆是。比如说影碟,有许多影碟外包装上的让人心惊肉跳的画面和宣传语和里面的实际内容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有部韩国影片叫《红字》,其封套上有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主演李恩洙因本片中情欲戏过多而备受精神困扰,于家中自杀。商家写这些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悼念这位女演员或单纯地阐述事实本身,而是引诱激发人们原始的冲动的欲望:能让人自杀的情欲戏究竟是怎样的呢?若这些以攫取商业利益为目标的手段我们尚可理解的话,那以性交易或淫秽之事为目的的潜语言则是绝不能姑息纵容的。
前几天曾在某报纸上见到一则招聘公关小姐的启事,末尾附有一括号,内写:谢绝不知公关为何物者。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也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全文完-
▷ 进入七重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