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学园内的“民工威胁”七重楼

发表于-2008年01月10日 晚上9:08评论-3条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地不断扩大,建设新校区蔚然成风,许多大学园、大学城不断涌现。它们普遍位于城市边缘地带,有的甚至选择了偏远荒凉的地区,于是,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安全便首当其冲。

笔者所在大学的新校区就位于市郊的一处山谷中,由于在校学生数量和原校资源的极度不平衡,在新校区处于半建成的状态下即迁入了大部分学生。因为特殊的环境条件,安全成了各级会议强调的重中之重。在谈及安全隐患的存在根源时,众多的领导老师无一例外地把矛头之一指向了正在施工的数量庞大的民工。

不可否认,大学园区已经出现了民工所为的偷盗、抢劫、强j*等事件,在笔者所在的学校里,有不少女生反映晚上常有人影在宿舍楼旁边的山坡上晃悠,要求学校给一二楼安装防盗网,白天亦有成群的民工对过路的女生进行言语或肢体的挑逗,等等。那么,民工是不是真的就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呢?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

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短短时间内数量已增长到现在的一亿多人。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为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民工的特殊身份和生存状况,使得民工问题成为当今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民工经济贫困,普遍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大学这个环境中,他们面对的是一批以后可能成为社会中上层的人群,随着经济发展所出现的两极分化的雏形在这里显现,民工的那种相对剥夺感被唤醒,并在无法改变社会地位处境的愤怒中产生了对上位群体的敌视,攻击本能此时得到强化,加之个体道德素质的差异,于是违法事件出现,而偷盗抢劫又是最易发生的犯罪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民工的性问题。民工往往是全年、半年甚至一连几年在外漂泊,这些人绝大多数处于性欲旺盛的壮年,性压抑已经成了他们感情生活的一大痛楚,而这恰是社会和大众所忽略的。民工性问题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引发一系列隐性或显性的社会危害,具体到在大学园里施工的民工来说,其性问题又受到了更大程度的负性开掘。因为他们见到的是在生理上处于最为精华阶段的异性,众多的情侣现象也刺激了他们的性渴望。这样,生存的压力,外界的诱惑,生理的需求,综合在一起产生的性需要,一旦无法得到有效疏导并以病态方式释放出来时,就产生了性骚扰、性犯罪等暴力行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民工伤害行为的原因有了初步了解,但决不能因此就把民工当成一种威胁。他们亦有难以言诉之苦,难以承受之重,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应得到同情和帮助的。长久以来,人们对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偏见。一提起民工就会和脏乱不堪、素质低下等一些贬义词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刻板印象,这种明显的人群类别化反过来又加深了人们和民工的隔膜,人们歧视民工,无视民工的合法权利,而民工则以极端的行为相抗拒,矛盾不断激化。然而更为可怕的是,民工也接受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形成了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刻板印象威胁”的现象,即民工知道人们对自己的偏见,也知道自己可能会做出的某些消极行为,但是他们会心安理得地把偏见当作对自己消极行为的合理解释。其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大学园内的“民工威胁论”是夸大了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说辞,它会加深群体间的裂痕。人们切不可建构精神上的不平等思想。在当前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希望学生远离民工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事实维护,而不是源于心理上的对民工基于群体归属的歧视行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七重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层次分明,语言精炼,逻辑清晰。

文章评论共[3]个
千山我独行-评论

问好朋友~期待首发作品~at:2008年01月11日 早上9:12

林秋菊-评论

作者所说的这个我也深有同感!现在是应该要考虑一下怎么办了!at:2008年01月11日 早上9:22

烟雨南方梦-评论

作者难免夸大了事实,我所在的大学里就有一部分正在修建学校图书馆的民工,好象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发生~at:2008年01月11日 早上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