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幼稚的《刁蛮公主》七重楼

发表于-2008年01月11日 中午12:45评论-0条

前段时间,由张娜拉和苏有朋主演的古装戏说剧《刁蛮公主》在多家电视台热播。整体上说这仍是一部平庸之作,除了带有一般历史剧的痼疾外,还有不可弥补的直接动摇其存在基础的历史硬伤,这并不是一句纯属虚构的托词就可以解释的。

故事发生在明朝惠帝执政时期,此时明朝已建立至少31年,而剧中的女主人公司徒静,即在元朝灭亡时从宫中抱出的小公主,却只有20岁左右,这显然是讲不通的,如此公主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有,也应该是三十多岁的女人。所以故事在历史社会环境中是无立足之地的,如果硬将两者黏合,那只能是对历史真相的扭曲,对人民大众的愚弄。我们不知道是编者的历史知识过于贫乏,还是实在找不到更适合剧情的环境背景。

其实细心的观众很容易发现,之前有一部古装剧《怀玉公主》和这部《刁蛮公主》极其相似,同样是前朝的公主在今朝的某位大臣家中长大,同样是这个公主和皇帝以及另一男性的三角恋情,同样是此公主有一个哥哥,并娶了朝中死对头的女儿······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两部戏出自同一剧本,只是安排在不同的时期并略有改动罢了。这或许可以解释《刁蛮公主》的背景选择问题。如果把它放到清朝初期,就没有前面提到历史错误了,但那样的话,它就和《怀玉公主》毫无区别了。于是《刁蛮公主》选择了另一个时期,但可笑的是它没有做出相应的剧情调整,漏洞百出。还有,戏中人反明复元的举动尤其滑稽透顶,完全是对反清复明的模仿。

该剧的男主角惠帝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文帝更是和历史中的人物判若两人,此人是朱元璋的孙子,于朱元璋死后即位,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年,就被其叔父朱棣赶下了台,生死不明。他生性懦弱,优柔寡断,而剧中却塑造了一个机智多谋,勇敢坚定的好皇帝形象。这种强烈的反差,只是因为剧情需要这样一个人,如同上帝一样,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说有白昼黑夜就有了白昼黑夜,可你是上帝吗?至于剧中的其他人物,则全是虚构,无从多论。

可以说该剧不是在服从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演绎,而是让历史和社会服从于剧情。于是,风流倜傥的皇帝救民于水火,江山社稷维系在颦笑之间,民族大义演化为一己私仇,国家利益让位于争风吃醋,社会发展背后所隐藏在偶然中的必然性不见了,历史成了一堆杂乱的毫无理性的为虚幻服务的无聊噱头。

虚构是有条件的,文艺创作中的虚构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符合逻辑的想像,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有机结合,不负责任的虚构对社会有不良的影响,对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事实上的误导。笔者的一个表妹在一次历史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题目:请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地方割据叛乱的例子,结果她的一个例子就是明朝时期,云南王和齐国侯叛乱。这显然是受了《刁蛮公主》的影响。

在历史戏说风愈演愈烈的今天,《刁蛮公主》的出现无非是在本已浑浊不堪的水中又用力搅了几下。也许电视机前的零星笑声,就是它仅有的存在价值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七重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若书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这样幼稚的东西很有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