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怒某网友的“拍案之语”扶桑恋

发表于-2008年01月14日 凌晨0:08评论-1条

网友朔料螺旋在其新华网博文《怒了!看完<色,戒>后的拍案之语》中写到:

“抛去被热炒的删节戏不谈,看完《色,戒》后,俺赞成这种观点:《色戒》不仅是给汉奸“整了容”,同时也撕裂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前半部还让我热血沸腾的高呼“中国不能亡”,后半部刚刚血泪控诉迫不得已为了革命需要才扮演成易汉奸情人的王佳芝竟突然莫名其妙的为了一个超大克拉的钻戒抑或是着了魔的所谓性虐对着汉奸说:“你快走”!一句话,换来的却是六名革命同志的牺牲(当然也包括似乎生命已无所谓的她自己)!

有人说,《色戒》是在刻画“易先生”作为人的私生活而不是评判其作为汉奸的公生活,我吐了。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说得好,历史事实、价值共识、道德底线、审美认等不容随意涂抹,更不能歪曲颠倒。

李安此作,不仅美化汉奸与叛徒,且严重亵渎英烈。李安本想借此扬名海外,结果换来的却是:先是《色戒》北美票房惨败,后有入选美国权威影评人选出的2007十大耻辱电影!李安,好好合计合计吧,世界人民的眼睛贼亮啊!”

看完《色戒》我没有怒,也没有拍案,我只是陷入了沉思;不过看完?朔料螺旋的这篇文章,我有点怒了,不过还是没有拍案,怕把手拍疼了。需要说明的是,《色戒》虽然原著是张爱玲,但是电影已经经过了李安的再创造,所以,我们直接来谈电影《色戒》。

首先,我不知道朔料螺旋为什么要抛去被热炒的删节不谈,我觉得其中大可以谈。当然所谓的删节就是很多人说的梁朝伟和汤唯的床戏,不知道朔料螺旋是把这段戏当作色情戏不谈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他抛去了。不过我想简略的说说,这段床戏的作用当然不仅仅是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它有自己的艺术内涵。很明显的一点,从梁朝伟和汤唯的几次激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易先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和王佳芝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正式为了刻画人物,让人物更加鲜活起来。这是李安的一个艺术手段。

第二,《色戒》是艺术作品!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艺术作品好与不好的标准很复杂,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刻画出了一个丰满的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我想不管是张爱玲还是李安或者梁朝伟的表演,都比较好的展现了这一点。时代已经发展了,江青似的“三突出”样板戏已经被抛弃了,难道现在文艺作品还要“每戏题材必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线,人物以其阶级归属、政治态度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无论哪一出戏,必以“正面人物”取胜,“反面人物”失败为结局。”难道反面人物的的谱式就只能是:反动、自私、虚伪、残暴、卑鄙……集人性缺点之大成……”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恰恰是没有发展,历史恰恰是在倒退。时代已经不需要这样的文艺作品,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和反思,从这个方面说,《色戒》还是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中国不能再搞“文化大革命”。很多都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国家也有了深刻的总结,对发动者毛泽东也做了客观的评价。但从朔料螺旋的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网友的跟风批评,我觉得我们的反思还不够好。我没有经历到文化大革命,只说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把一刀切。只要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不管好与不好,不管对于不对,直接就是否定批斗。结果,中国损失了多少优秀的知识分子,因此我们落后了多少年?而现在我们抛弃了这种思想,大家畅所欲言了,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事物不仔细思考了解就搞一刀切。毛泽东做了错事我们能够客观的评价,为什么其他人做了错事不能客观评价。诚然,对于汉奸的可耻行为我们是要惩罚和抨击,但世界上绝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坏绝对的恶,不能因为是汉奸就抹杀了一切,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给诸如周作人作客观评价的理由。事物是复杂的,人性同样是复杂的。

第四,前置了对立关系的看待事物,我想中国不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搞斗争搞对立中国历史上可谓轰轰烈烈,看来只要给机会,现在有些人还会搞得轰轰烈烈,可是我们为什么就忘了古人也讲“统一”讲“一”呢!或许,我们可以思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历史!

说得有点远了,回来说《色戒》。第五,朔料螺旋文章说“有人说《色戒》是在刻画“易先生”作为人的私生活而不是评判其作为汉奸的公生活,我吐了。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说得好,历史事实、价值共识、道德底线、审美认同等不容随意涂抹,更不能歪曲颠倒。”记得吐要吐到垃圾袋里,别影响他人!我想很多人看完《色戒》都不会觉得由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就不是汉奸了,就不具有残忍的一面了,李安并没有颠倒历史,易先生确实是个汉奸。但是,如果张爱玲仅仅这样写,就不是张爱玲了,也就没有了《色戒》。前面说过,《色戒》不是搞阶级斗争,是为了刻画人物达到反思人性反思历史的目的。朔料螺旋确实思考了,我想还需要思考!

第六,朔料螺旋以《色戒》北美票房惨败和美国权威影评人选出的2007十大耻辱电影作为理由讥讽李安和否定《色戒》。我想一个电影的好坏不是票房不是某一群人评价了就论定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么多歌功颂德的当时优秀的作品现在还有人提起吗?中国古代的文学大家有几个在当时不是被批判的呢!(当然,《色戒》还没有达到和文学大家比的高度,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最后,朔料螺旋,好好合计合计吧,世界人民的眼睛贼亮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扶桑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冰凤凰
☆ 编辑点评 ☆
冰凤凰点评:


记得一位观众在看了著名国画家关良先生的戏曲人物画之后,议论说:“画得不象,这个人头这么大,腿又太长,不合人体比例”;可是另外一些观众却非常喜欢关良先生的戏曲人物画。而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类似两种迥然不同的评议和争论,几乎经常可以听到。本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观点审核通过扶桑恋的此文,欢迎各位读者参予讨论。

文章评论共[1]个
favourite555-评论

顶,妙哉!!at:2008年01月14日 上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