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浅析《锦瑟》应博友梦雨江南

发表于-2008年01月17日 清晨7:27评论-1条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朝诗人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李商隐,一者是他的文才,二者是我的性情。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他的好诗太多了,印象最深当属《巴山夜雨》。他那种遥想将来回忆现在的创作手法,使人在超越时空的感觉中油然而生沧桑之情。身处此情此景不做直接的描述,而是拉开距离,把现在放到将来的某个情境中回头再看。距离产生美,时间的流逝产生感慨。感慨于美的朦胧,感慨于美的消逝,何况朦胧与消逝本身就是美呀!这个独特的视角造就了他诗作的别样格调,别具风情,就是“物哀”精神在他作品背后的体现。就像一场戏,角色在歌舞尽欢,背景却是西风故道的送别。昆德拉曾写过一部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这就是李商隐的性格,造就了他哀美的诗作。夕阳无限好终是近黄昏。此情终将成追忆。无奈也是一种美。你看到的风景取决于你眼神背后的心境。我心既佛。

说了大半天仍是我说,不是你说。说了大半天又说回来了。为了讨博友“此情可待”的一杯浊酒,夸下海口说要为她赏析《锦瑟》,可是操起键盘思绪万千,未抚锦瑟已经不知所云了。其实《锦瑟》的写法一如《巴山夜雨》。赏诗不能离开诗句,但绝对不可拘泥于文字。这首诗用典繁多,感慨尤深。没必要用训诂的角度去死读他,那是歧途。

我看:首联点睛之意在“无端”“思华年”。“无端”是阅尽沧桑后说不清或不想说的心境,面对锦瑟思绪万千,回忆起似水的年华。其实以诗人的性格,在华年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百年后的沧桑,或者说华年之时就已经有了沧桑的心态。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其意在于表达当时的“迷”和事后的“托”,谁也摆脱不了当事者迷的命运,迷既是热爱也是迷失,因热爱而投入,因投入而迷失。热爱是生活的过程,迷失是一段故事的结局。既然迷失便有不尽的遗憾,因有遗憾便必有所“托”,“托”是一种愿望,是一种无奈,是无奈后的一声轻叹。颈联用了两个传说,自叹自己怀才不遇,蓝田美玉,沧海遗珠。自己就是自己的世界,自恋无可厚非。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句。时光飞逝,华年似水,此情此景无论你是多么的热爱,你都无法留住,你留不住你的爱情,你留不住你的春愁,你留不住你双手紧握的今天。你每天都在今天,你在今天眼睁睁地看着今天消逝,它最终会带做走你所有的情感,和你唯一的生命。有生之年我们能留住什么呢?我们能拥有什么呢?只有追忆!只有今天对昨天的追忆,还有明天对今天的追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文已被编辑[冰凤凰]于2008-1-17 10:36:4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梦雨江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冰凤凰点评: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然而对这首诗的解释,历来各家无定论。因为其文字锦绣华美,情意缠绵迷离,字面意义易于理解却内容极深,中心意义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准,故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
 本文作者择难而析,首联、颈联、尾联均析,有些个人见解,惜未推陈出新析出新意。

文章评论共[1]个
爱也尼-评论

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准确地表达给了读者,文辞优美,佩服!致意了。at:2008年01月19日 下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