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母亲与秦腔金急雨

发表于-2008年01月20日 下午5:34评论-1条

母亲生于五十年代,在她刚读完初中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所以,母亲识字并不多。母亲很喜欢读书,《红岩》她翻过无数遍,《读者》《小说月报》她也一期不落地看完,但与读书比较起来,母亲更爱的是秦腔。

那一年,我在娘家坐月子,第一次听到母亲唱秦腔。

女儿刚满两月时已有些坏毛病。那一段时间她睡“颠倒”了。白天,吃完就睡,晚上,眼睛一眨不眨,又哭又闹。无奈之下,母亲和我轮流抱她。

母亲总对我说:“你多睡会儿,月子里落下病根,绣花针也挑不出来。”所以,只要女儿一哭,母亲立刻翻身坐起,抢先抱起女儿。

一次,我从梦中醒来,看见母亲正抱着我的女儿,在那里细细地唱《三娘教子》里的一段:

你左边尿湿我左边换

将右边尿湿了娘抱到怀前

把娘的衣衫都尿遍

娘一夜到明暧不干

半夜里你哭得哀声不断

娘抱儿到廊下来嬉玩

三九天冻得娘团团打颤

你奴才见明月拍手喜欢

娘为儿我把苦受遍

娘为儿我节食又省穿

……

女儿仿佛能听懂似的,不哭也不闹,静静地躺在母亲怀里。稀疏的月影投在地上,母亲流水般的韵腔投在了我的心上。

母亲,戏中那位哀哀楚楚地唱着的也是一位母亲。母亲,也曾一贫如洗,带者微薄的嫁妆嫁给了忠厚俊朗的父亲;母亲,也曾含辛茹苦,为了子女的学费日夜操劳累弯了脊背;母亲,也曾是年轻美丽的女子,粗重的农活一层层剥去了她精神世界的浮华。

或许在那一夜,怀抱孙女,平心静气地唱一出秦腔是她最惬意的事了。

母亲音域宽广,音色圆润,再加之母亲平时爱读书,能很好地理解戏文,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母亲成了村里自乐班的台柱子。

母亲能唱的段子很多,《探窑》、《红灯记》、《断桥》、《花亭相会》、《辕门斩子》,她都能唱。

农村人唱戏是极有讲究的。在我们渭北那一带,办婚事要唱《花庭相会》《柜中缘》,办丧事要唱《祭母》。唱过戏之后报酬是极少的,往往是一袋洗衣粉或一条毛巾。我曾劝母亲别去了,家里又不缺那些东西,可母亲说,不为钱,只为找个乐子。

的确,唱戏给母亲带来了很多乐趣。母亲常一边干活一边唱戏,劳动时也乐在其中。夏天的时候,我回到农村帮母亲干活,母亲在棉花地里作务棉花,傍晚太阳快落山时,地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母亲就毫不羞涩地唱一段《断桥》:

久向往人世间繁华锦秀

弃黄冠偕青妹佩剑云游

按云头现长堤烟桃雨柳

清明天我二人来到杭州

览不尽人间西湖景色秀

……

我知道《断桥》所讲的故事:一位即将得道的白蛇爱上了人间繁华,并因此结一段尘缘……

母亲是爱生活的,这是我从她的唱腔里知道的。

母亲在我眼中是勤劳善良的,一如戏中那些让人赞叹的女主角,母亲的思想已融入了秦腔,秦腔,也已她丰厚的内涵茹养了母亲。

我想,只要有秦腔的地方,母亲的形象该是一样的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急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朴实无华的文字,述说着爱唱秦腔的母亲几个平常的生活片段,母亲对儿女的爱怜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对母亲的一片孝心爱心也深深地包含在字里行间,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1]个
三一子-评论

我想,只要有秦腔的地方,母亲的形象该是一样的吧。
我要举手赞成的就是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人生本身就是一出戏剧,喜欢唱戏就是天性了。我的母亲也是喜欢秦腔的。那是我们黄土高原的精灵之音。贾平凹先生的《秦腔》很能说明问题的!
问好啦!!!at:2008年01月20日 下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