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恋爱辞典(1)——《恋人絮语》之二夕岸徜徉

发表于-2008年01月20日 下午6:10评论-0条

人生在世,如果无力创造,那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和维护,至少不要去亲手毁坏既有之爱和加重它的苦难。在恋爱的词典里,只有彼此的身心沉浸,才能感到那种地地道道的柔情,从爱的眼睛里,从细微的触动和抚摸里,从温和亲切的话语里,像春风暖阳绵绵不绝的,走进对方的心底,并在那里漾动着经久不息的快慰和幸福感。

罗兰•巴特描写到:“常常是这样,要么是惆怅,要么欣喜,总让人身不由己。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好端端便会失魂落魄,感到沉醉,飘飘悠悠,身轻如云。我不时地轻轻触动、抚弄、试探一些念头(就像你用脚伸入水里试探一样),怎么也排遣不开。”柔情沿着心怀、目光、气息和微笑,在身体周围弥漫,直到完全遗忘了世界,或者世界被柔情团团包围和融化。此刻,听到的只有彼此均匀的脉搏跳动,血液的清泉源源不断的渗入柔情之海。

在恋爱辞典里,第一个需要珍惜的词语,就是爱她甚于爱我的忠诚。恋爱,首先是发自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没有谁勉强你,也没有谁启发你身心沉浸,更不是自己因为一时的沉醉,而屈从了什么意外的意志。人生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境,甚至不是环境、处所、外界的引发,而纯粹是心理的渴求被触动,使自己莫名其妙的陷入一种深长的耽思,尤其是在情感饱满的年龄,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形下,脑海里突然掠过一丝特别的怪念头,然后就沉浸在这种身不由己,难以排遣的恍惚之中不能自拔,直到细雨霏霏的早晨,被忽然刮过的一阵拂面的清风,把意识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轻轻的唤醒。这时,那个念头也如同广场树梢上的惊燕,嗤的高飞而去,钻入满天弥漫的彤云深处。然后,你的记忆里会有所牵挂,强烈地感到你的生命,此时此刻已绝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而是在遥迢的远方,属于了另一个同样陷入了莫名恍惚和惆怅中的,身体周围弥漫了团团柔光的胸脯。

罗兰•巴特继续写道:“我之所以在那些情形下会身心沉浸,是因为无论何方——甚至包括冥界——都没有我的容身之地。”身心沉浸的恍惚,如同是身在异地,听到了来自远方的爱的呼唤,柔情在内心无休的增长。而随着柔情荡漾而起的,就是眷恋,是把想象中爱的奇思异想,将子虚乌有转化为现实的形象和倩影,牵动相思的红线,将命运中玄若游丝的臆想,亲手连结为一幅可感可触的逼真的图画,在风刀雪剑中昼夜寻觅,在濒死的痛苦中,经受炼狱般的煎熬,在面对残酷现实的迷乱晕眩中,以爱的忠诚,抵御被拒绝的火炙和冷漠的冰冷,昂然伫立,绝不屈从怯懦和诱惑,绝不否定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爱的勇气,直到虚幻的想象,在路途一片阳光的深处,与图画中的人不期而遇,接着又鬼使神差的失之交臂。这种情景戏剧是生活的一种廉价的馈赠,也为许多恋爱故事的上演埋下了伏笔。

勇气是忠诚的生长,缺乏勇气的人谈论忠诚是一种奢侈。在辗转不安的度过相思之苦的这一段时间,具有勇气的人,不会放弃对自己生命的灌溉,这是养育和增强忠诚的功课,但他不是技术化的工作。我所以如此勤奋,吃苦耐劳,并不是仅仅为了衣食所需在努力,那是因为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思念,无论身在何处,距离有多么遥远,天涯之隔如何的漫长,渴望和理想还将经受如何的打击,内心的怯懦还要如何的折磨我的忠诚,这正是爱的严峻关头——“从根本上说,对方始终漂泊不定,难以捉摸;我——热恋中的我——又注定了的守株待兔,不能动弹,被钉在原地,充满期冀,又忐忑不安——像火车站某个被人遗弃的包裹。”着又怎么样?“思念远离的情人是单向的,总是通过呆在原地的一方显示出来,而不是离开的那一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中才显出意义。由此看来,思念远方的情人从根本上就意味着恋人的位置与他情人的位置无法相互取代;这就是说:我爱你甚于对方爱我。”如果能把这理解成忠诚无私,那么,这场恋爱无论成败与否,都将值得终生铭记。

当为对方付出成为一种愿望时,无论是在热恋中,还是情投意合的爱情中,这都是一种生命互相的美丽绽放,犹如花对花、江河对大地,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不离不弃的生动境界。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爱和忠诚的意义所在。人都处在终生的恋爱之中,离开了恋爱和彼此的珍惜与忠诚,人究竟又能做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因为说到底,只有爱,忠诚不渝的爱,才是人伦真正的光辉。

如果说敢于牺牲的勇气,是忠诚的一个鲜明的品质,那么勇于忘却,则是忠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品质。罗兰•巴特说:“忍受分离有时对我来说并不十分难。这样我就“正常”了:大家怎样忍受‘情人’的分离,我就怎样忍受;我很早就习惯了与母亲的分离——尽管如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件痛苦的事(别时感到惊恐了)——所以还能对付。我像个顺利断奶的孩子;在这期间,我能从别的地方觅食,而不必再依赖母亲的乳汁。”忘却是一种方法,但也是一种品质。前提是“忍受”,而不是逃避。忍受分离,为了对方而叹息,苦恋的使内心的渴望更加炽热,唯有此,才显示出了爱的品质,愈挫愈勇,犹如真金愈挫愈焕发出耀目的光芒。忘却,是恋爱的沉潜,是情感的升华和再次淬火,它比之那些轻率地放弃和见异思迁,要珍贵很多,也比那些随心所欲的遗忘,更显得纯粹坚定,别有洞天。

在今天,人们喜欢以游戏的口吻,解构许多在利欲社会遭遇尴尬的品行,包括人类几千年形成的文化智慧,做出些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的举动,尤其在情色晃眼的气氛下,对道德标准的恶搞,把生活的优越感,表现成对一切事物的蔑视和否定,甚至将淫威滥加到人类感情的最神圣之地——爱情的身上。很多人用经济学的眼光,算计着感情的收支账,衡量着恋爱的盈亏,把忠诚的品质消解得精光,只剩下了肉体的需要和本能的满足,或者还有一些奢侈的仪式,为了炫耀和证明自己的财富和虚荣。今天,每当应邀出席一次豪华火爆的婚礼回来,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凄凉和悲哀,我从那些铺张奢华的鸿篇巨制里,看到的除了炫目而缤纷的形式,察觉到的却是内容的空洞和无尽的虚幻。这些极尽铺张的形式,与其内在的苍白单薄的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婚姻有时是人生最好的避风港,但有时却让回家休整的人伤痕累累,被围城之祸搞得狼狈不堪。因此,每参加一次喜宴,心里都有一份惶恐,暗暗的祝愿他们都能彼此忠诚,彼此珍惜地使用爱的金缕,不要一次千金散尽,再谋算着演绎从头再来的荒唐戏剧。人生在世,真如同做梦一般。而当喜庆的烟火散去,生活就又重新走入了“正轨”——在繁忙喧嚣的城市上空,飘着几朵暧叇的浮云,人们都在为钱箱的盈余忙前忙后,积攒着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空虚,然后又为整日的鼠目寸光,寻找休息和闲余的张望空间,有的还周游列国,在满足了眼目的贪欢之后,也积攒了向人们夸耀的谈资。他们不需要忍受分离之苦,也不需要磨砺爱的品质,他们的一切都是有盈余的,他们把形式当成了内容,一辈子都在无知无畏的做着“井底之蛙”(这是生活的赠予,而非他们的选择)。

但是,他们是必须如此的一群,或者说他们是时间背后坚强的基石,默默无闻的支撑着高大磅礴的屋宇,荫庇着灯火辉煌和万丈琼楼之下的芸芸衮衮,也让这个寂寞的世界,显得十分的热闹和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息。

佛教公案记载:“师傅将弟子头按入水中良久,泛沫渐少;师父遂将弟子拽起,复其元气,曰:汝求真谛如空气时,便知何为真谛矣。”罗兰•巴特是这样解释的,恋爱中却“不见对方,就像我的头被按入水里一样滋味;我快要溺死了,呼吸不济了,经过这种窒息,我才重新认识我要寻求的‘真谛’并练就了爱情中必不可少缺的执着。”而我想说,爱的忠诚的第三个品质,就是执着。对于具有勇气的忠诚者来说,他总会有与爱幸福团圆的那一天。

所以,恋爱必须从对形式的解构中,逐渐提升生命的品质和境界。当然,首先要找到一个身心沉浸,而美轮美奂的途径。这个途径应该是从自己的心灵出发,在一个早晨,站在一个乡村的路口,或者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渡口,在等待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掠过一个无法摆脱的念头,触发了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想象,又在一阵莫名的恍惚后,开始了对一个倩影梦魂牵绕的思念,接着是热恋中的相思,并被这些火一样的内容纠缠和煎熬,到了一种生死不知的境地,但仍然坚持不渝,内心充满了希望和苦尽甘来的甜蜜,在生命的旷野和城市的花花绿绿中擦亮双眼,不退缩、不迷失,健步如飞,直到爱的足迹踏破漆黑的黎明,大步走进一个熟悉的、敞开着的、紫藤缠绕的、飘着香馨的红色大门,一个柔情四溢的倩影,飞身扑进你火一样熊熊燃烧的怀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夕岸徜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一把锁
☆ 编辑点评 ☆
一把锁点评:

极具说服力的文字,诠释着爱情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