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唤醒真情步凡,苗

发表于-2008年02月14日 早上9:01评论-1条

一天和妹妹出去散步,偶尔见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蜷缩在街角。他看起来很狼狈,纵使分辨不出他的性别。看他也似四十来岁罢!

好多的过路人会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还时不时会有人指指点点地说:“你看,那是个疯子”。而他并不理会人们对他的指点或是评价,只是蜷缩在墙角,闭着眼睛好象是很累的样子,但你又会很清楚地看到他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笑的好自然。

但凡在城市,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可是,对于一个发达的城市来说,看到这种“普遍”的现象,这又意味着什么?而人们对于这种事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救济他,有人只是微叹一口气,有人无奈的摇摇头,更有人完全“不屑一顾”。

记得我老师曾说过:"在街上碰到讨钱的人,你救济他这一刻,却救不了他的一生,更况于是现在的社会,也许在五、六十年代,人们会很热情的去帮助他。而处于现代,有些人就是用“它”来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获得经济来源的一种方式。其中更包括一些小孩,看似天真,却早已“混社会”。

人们总是怀念五、六十年代人与人交往的那种“真情”,而我认为,那时候的社会并不发达,人与人之间都很直接了然;而现在,社会进步了,在人们交往上总会有些不同的。

我常想:人与人之间已没有那种“真”,这是社会进步的现象吗?

该怎么说呢?从某方面来说,它是一种进步,因为社会的不同定会促使人们交往方式有所改变;反之,这也是一种落后的现象,对于现代的文明,社会的进步,人们理应更加“诚信”地去交往相处!而不是丢弃了那种“真”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美国的企业代表团来到中国考察企业。一天,代表团去参加一家国营大企业时要求先去参观员工餐厅。他们参观了餐厅以后,非常不满地说:“给员工吃这样的饭,大家都不应该干活。”之后,他们又去参观了车间,看完了工人的工作情形,代表团成员气愤地说:“这样干活,都不应该给饭吃!”

是啊,也许现在并没有丢弃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真情”,而是我们都不肯踏踏实实地、真诚地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正如汪中求所套用的那句话:“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一小步,整个民族素质则会提高一大步!

共建和谐文明的社会,需要从“诚信”从“自我”做起!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步凡,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唤醒真情,
是社会的呼唤,
和谐与文明,需要我们来创造,
从自我做起。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我们都是呼唤文明与和谐 ,这是我们所需要的。问候朋友!at:2008年02月14日 上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