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出门逛逛了,李小婵把钱往裤兜里一塞就上路了。
超市里人头攒动,售货小姐卖力的推销商品。李小婵绕开人群,角落里没有人挤人了,李小婵一看,原来这个角落是买书的。想不到知识廉价得真够可以的。李小婵顺便翻翻,粗制滥造!角落里堆了一叠书,封面已微黄,看来堆在这里已经有些时间了,上面有了层灰尘。这里没有什么好看的,李小婵正要走开,角落里的一本书吸引住了她的眼睛。这本书只露出了一点红,李小婵搬开了那后后一叠书后,终于把这本书拿到手了。
书本封面血红,印着“房子”两个大字。字的颜色是绿色的,这样的搭配显得特别的突兀。李小婵有点明白这本书积压的原因了。多么奇怪的美编!李小婵决定买下这本书。
华灯初上,李小婵简单吃了碗面,来到书房打开了台灯。这是本描写怪诞的小说,讲的就是一间在荒郊的闹鬼的房子。到了后半夜李小婵总算把这本书看完了,跟一般的鬼怪故事没有什么区别,讲的是在一座房子中一个怨死的女人化作厉鬼后报仇的故事,情节有些老套了。
那本书被放到了书桌的最里层。李小婵还是牢牢记住着那座房子所在的地方—六站。“六站,六站”李小婵心中一直惦记这个地名,不知为何联想到了“陆站”。
陆站是郊区的一个小村子,早年已盛产巫婆道士闻名。随着农民工入城打工的潮流,村民们对这些个虚幻的东西逐渐淡忘,这个产业也慢慢的衰退了,但鼎盛时遗留下的建筑还是存在的。早两年李小婵还曾经和前男友去游玩过。
李小婵向公司请了几天的假后,又来到了这个叫做陆站的地方。李小婵在盲婆的家里住下了。盲婆的儿子和媳妇都到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这么个老婆子,冷冷清清的,她对李小婵的到来很是高兴,她说:“闺女呀,没想到两年了,你还记得我这老太婆呀,可惜我那儿子没长眼呀,那么好的姑娘都放弃了。”李小婵说:“婆婆,是我没有福气成为您家的儿媳呀。”
盲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看人都是模模糊糊的,是个很喜欢说话的老人。李小婵说:“婆婆,您给我讲了故事吧?”盲婆顿时眉开眼笑:“闺女想听怎样的故事呢?”“就讲讲村东头的那所老房子的故事吧?”
村东头有所破旧的瓦房,虽然很破烂了,但它的占地面积还是能让人联想都它曾经辉煌鼎盛过。没有人见过它的主人,村里的孩子在很小时都见过这座房子,问父母:“这是谁的家呀?”父母连忙做制止状:“小孩子别乱打听。”小孩子对不让自己知道的事情总是特别的感兴趣,越不让知道就越是要打听。年纪大了点时,也渐渐从周围了解到了点。
这所房子原来是个小财主的府第。在村里也算是有权有势的了,在那草根果腹的年代,一下子就取了两房的太太。称为大太太和姨太太。大太太的娘家出了个当排长的哥哥,这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是何等的荣耀。姨太太身怀六甲,如果生了个男孩那就是母凭子贵了。大太太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晚,大太太命人端了碗莲子汤进到了姨太太的房中,姨太太说:“这可是折刹妹妹了,哪能让姐姐伺候着呢。”姨太太坚决不喝,大太太说了:“妹妹是不给面子了?”姨太太说:“这不符合规矩,还是我给姐姐倒杯茶吧。”姨太太说完就从柜子里拿出了个杯子给大太太倒了杯茶,端到她的面前,说:“姐姐,请!”大太太看着姨太太那灼灼生辉的眼睛,到底也没敢喝下,就走了。
过了几天后,伺候姨太太的老妈子急急忙忙的赶来了,见到财主就往地下跪:“老爷,不好了,梅太太她流产了。”财主起身碰倒椅子后就往姨太太的屋子赶去了。屋内一片血腥之气,姨太太流着眼泪静静的躺在床上,床单上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血红,触目惊心。有个小丫头不知所措的在床边侯着。
财主说:“身体要紧呀,你就好好休息吧。”姨太太说:“老爷,是她干的,一定是她干的呀。”姨太太啜泣起来。财主说:“别胡说八道。”交待床边的小丫头说:“好好照顾梅太太!”转身走了。姨太太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惧怕大太太娘家的权势。几天前,姨太太就曾经和老爷说过:“姐姐要弄掉我们的孩子。”财主听了很是震惊,他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立刻派了个老妈子和小丫头来专门照顾姨太太,姨太太的单名一个“梅”字,下人们就都称她为“梅太太”。
姨太太的小孩到底没能保住,财主来到了大太太的房中,说:“你太过分了。”大太太雷霆大怒:“我做的,你能把我怎样,我就是不让那狐狸精得势。”财主看看大太太恶狠狠的眼神。没敢说些什么,当晚财主就在大太太的屋里住下了。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到姨太太的房中去过,姨太太房中的老妈子过来说:“老爷,太太,梅太太快不行了,老爷太太过去看看吧。”大太太拉住正要起身的财主,厉声道:“这个不要脸的蹄子,要死就自个死去吧,大呼小叫个什么劲。”老妈子看老爷和太太都没有起身的意向,只好自个抹着眼泪走了。
姨太太命硬,愣是挺了过来。这可不得了了。大太太有事没事就往姨太太的屋里跑,冷嘲热讽:“喔,要死的人了,还能出来卖弄了,真是会假装的。”大太太说,“装什么大小姐,请这么多的人照顾着。”于是老妈子和小丫头就调出了姨太太的房中。
过了没几天,姨太太就去世了,镇上的大夫说是产后着了风了。财主的家里就办起了丧事。丧事很是隆重,当然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大太太显得异常的兴奋,忙这忙那的招呼着客人。前来居丧的人没想到是这样的喜庆场面,只好尴尬的对财主说:“节哀顺变吧。”
姨太太的娘家人丁稀薄,就剩下姨太太的妈一个人了,老人家颤巍巍的赶来了,见到这样的场面大概也明白了几分。大太太一脸蔑视的看着她。财主过来招呼了声“妈,您来了。”就招呼别的客人去了。老人家看着女儿的遗像,说:“女儿,你死得好冤呀。”老人捶胸顿足,立刻引起了骚乱。大太太命人把老人撵了出去,老人挣扎,她说:“我女儿死的好冤呀。”一头撞在了那口簿棺材上,额头流出黑色的血液,也走了。
当晚,姨太太的棺材就出殡了。
当晚,财主破天荒的没有到大太太的房里睡,他在书房中醉倒了。做了个梦,姨太太和她妈鲜血淋漓的出现在他的面前,财主说:“梅,你不是死了么?”姨太太淡定,她说:“我不会放过你们的。”财主吓醒了,他觉得姨太太的眼神很是恐怖。这晚上,财主睁着眼睛到了天亮。
天空露出了鱼肚白,书房被管家撞开了,口中还一边喊着:“老爷,小姐出事了。”财主心中“咯噔”一下,没顾得上斥责管家的莽撞。管家说:“小姐高烧不退,怕是不行了。”财主连忙往女儿的房间赶去,远远的就听到了大太太哀嚎:“我的女儿,我的宝贝呀,你这是怎么了呀,你快醒醒呀。”财主刚跨进门槛,女儿就走了,刚好看到了最后一眼。财主突然想到了昨晚上的那个梦,觉得女儿此时的眼神就和昨晚上的姨太太很像很像。大太太一生就这么个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昏了过去。
大太太卧床不起,财主每晚都被那个梦纠缠着。他请来了村上最出名的道士刘半仙。刘半仙在屋子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散上了狗血后就开始做法了,刘半仙挥舞着古铜色的八卦剑,口中念念有词,渐渐的额头就冒出了层层细小的汗珠,刘半仙黝黑的脸庞变得蜡黄,猛地睁开了眼。
财主一脸的期待着正要询问,刘半仙摇摇头,说:“老爷,这次你是在劫难逃呀。”刘半仙要走,财主极力地挽留着,他说:“大师,无论怎样你都要救救我呀。”刘半仙说:“这个作怪的是个法术很高的冤魂。我无能为力呀。”原来,姨太太的妈妈生前是村里的女巫,以用土方法帮人治愈疑难杂症和驱神捉鬼为生,有着来至阴间的巨大的能量,当她的肉体死亡后,因精神上充满了怨恨,这股怨恨借助阴间的巨大能量生存于我们的世界,要消除她的怨恨很难呀。刘半仙最终还是走了。
大太太是第二天的早上走的,脸部严重的扭曲变形了。人们都说她死时的一瞬间定是看到了极为恐怖的东西。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过了许多年以后,这座房子变得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了。只有个疯疯癫癫的老人住在里面,人们见他可怜,每次都会给一个半个的馒头给他。也有的人说,这个老人就是曾经的财主。
到了生产队那时候,房子土地都是公家的了。村里有很多的光棍都没有房子住,队长找人把那座房子休憩了一番,就把这些光棍都安排进去了。光棍们都很兴奋,自己的头上终于有个屋檐遮风挡雨了。没想到刚过了一夜,这些个光棍就不乐意了,说这是个鬼屋,晚上还有女鬼在哭呢。队长的工作都白做了,很生气,他说:“都新世纪了,还有牛鬼蛇神么?”队长认为是这几个坏小子故意要整他的。第二天晚上,队长也住进了那座房子里。
晚上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吃过饭后,队长就到房子里住下了。四周就只有青蛙“呱呱”的叫声,静及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哭声,明天一定要教训教训那些个臭小子。
半夜里,队长被尿憋醒了,大冷的天,缩在被子里进退两难。这时,队长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声音,开始认为是一些风声,没有在意。憋尿憋得越加难受,队长终于彻底清醒过来,风声变成了低低的哭泣声。“女鬼”脑袋中闪出了这样一个词。队长“啊!”的一声后夺门而出了。据说那晚以后,队长有两天小便失禁。
从此,这座房子就再也没有人居住过了。
盲婆开始昏昏欲睡,李小婵把她扶到了房间里,帮她盖好了被子。回到自己的房间,李小婵把那本血红色的书本再一次拿了出来,又把它看了一编,这本书中的内容会是真实的么?“六站”真的就是“陆站”么?
第二天,李小婵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了,睁开眼一看,是条长满了各种癞疮的老狗,它跳到床上嗅来嗅去。房子外传来了盲婆的声音:“阿旺,你在哪里呀?”狗“汪汪”叫了两声,然后跳下来,跑了出去。李小婵也出去了。盲婆说:“闺女,你醒了?吃碗粥吧。”桌子上有碗冒着热气的粥。李小婵坐到凳子上,说:“谢谢,阿婆。”那条狗在李小婵的脚上拱来拱去,狗身上的那股腥臊位扑鼻而来。李小婵没有胃口了,她把粥倒在脚边,那条狗立马欢呼起来,发出“呜呜”的声音。盲婆语气中满是爱怜,说:“闺女呀,你太宠阿旺了。”那条狗听到人们在谈论它,“汪汪”地摇起了尾巴。
李小婵要到村东头的那座房子看看,盲婆说:“闺女呀,那有什么好看的,想必现在早已经是破裂不堪了。”李小婵说:“婆婆,我只想去看看,看见就回来了。”
这里很是空旷,老远,李小婵就见到那栋房子孤单矗立在那儿。这栋房子的门口不知被谁卸走了,想缺了门牙的嘴巴,黑深深的。李小婵摸摸口袋中的打火机,走了进去。
屋里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年代久远,瓦片零零星星,漏近无数阳光。房子里都是些断垣残瓦。踩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墙壁也有了裂缝,不时灌进一股风来,李小婵衣服单薄,牙齿“噔噔”打起了冷战。有些不对劲了,越往里走越冷。这时,李小婵感觉到后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跟着,这荒郊野外的。李小婵往后一看,却什么也没有。李小婵继续走着,还是感到后面有轻微的脚步声跟着。再一次猛回头,可还是什么也没有。她害怕了,“啊”的一声夺门而出。
李小婵拼命地跑起来,想甩掉后面的跟踪,可她快,后面也跟着快了起来。李小婵前所未有的恐怖,她耳边生风。突然,身后传来了“汪汪”的叫声,李小婵奇怪,往后一转头,一头狗扑了上来,李小婵本能的双手一推,原来是阿旺呀,它呼哧呼哧的伸着舌头,满是兴奋。原来是这家伙一直跟着自己呀,李小婵嘲笑自己刚才的样子来。经了这么一吓,李小婵感到饿了,想到自己今早还没有吃东西呢。想到刚来时村口有家专门为过路司机准备膳食的饭店,李小婵愉悦起来,说:“阿旺,走,我请你吃饭。”
饭店的老板是个黑脸膛的汉子,他听到李小婵要到村东头看看,赶紧劝阻到:“姑娘,那可不是个好地方呀,我们本村的男人都惧怕三分,呢,何况你怎么个女孩子呢。”李小婵很惊讶,说:“老板也相信那个故事呀?”“我不知道什么故事不故事的,反正我们在的人从小就听说那个房子里闹鬼。可没人敢接近呢。”
吃饱喝足了,李小婵在村子里转悠着。这个村子跟全国的村子没有什么的不一样,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满面扑来的都是一股股清新的泥土的气息。不知不觉,李小婵又来到了村东头,这时的李小婵越看这座房子,越就显得普通了。李小婵感到自己这几天为了书上的内容茶饭不思这是幼稚了。
阿旺边嗅着边跑进房子中,李小婵想阻止已来不及了,在门外大喊着:“阿旺,快出来!”阿旺在里面“汪汪”回应两声后就万籁俱静了。李小婵只好再次踏进这座老房子中。
“阿旺,阿旺。”李小婵走到了一间房子中,这间房子的瓦片齐全,墙壁想是刚粉刷过,里面竟然还有点着双巨大的龙凤红烛,靠里面是张巨大的铺着红绸缎的床,帷帐挽起。有红木的梳妆台。李小婵走过去,梳妆台上放了把木梳上,她拿在手上抚摸着,上面似乎有些图案。李小婵那起来,对着梳妆台上的红烛仔细观察起来,原来上面是个凤凰图案。这间房中的一却看起来就像是新房般,为什么不见主人呢?不知道等下主人来看到了,不知会不会怪罪呢?李小婵忍不住对着梳妆台上的镜子输起自己的短发。30岁了,李小婵皱起自己的眉毛。镜子中的人低着头慢慢梳理自己的头发,一下一下慢慢地梳理。李小婵感到有些不对劲了,记得自己是短发的,为什么镜子的人是一头乌黑的披肩的长发呢?李小婵停住手,呆呆盯这镜子人一下又一下梳理着自己的长发。“你是谁?”李小婵问道。镜子中人缓缓抬起了头,那张脸是那样的熟悉,这不就是李小婵么?李小婵恐怖极了,昏了过去。
“汪汪,汪汪”李小婵醒来了,发现阿旺正用舌头添她的脸。她此刻躺在一片瓦砾当中,“这是在哪呀?”李小婵脑袋中想。阿旺“汪汪”地叫着,李小婵的脑袋有点疼,她摸摸后脑勺,有了鸡蛋大的包。李小婵摸到了自己的头发,想道闪电闪过,突然间记起刚才的一幕。是梦中么?周围还是那个破烂不堪的烂瓦短砖。阿旺在低吠,传达着恐惧的信息。李小婵赶紧抱起阿旺跑出了房子。
房子在身后越来越远,最终看不见了。李小婵把阿旺放下,阿旺往家的方向跑去了。李小婵看看手中,有把梳子,梳子看着像是桃木的,看来是年代久远已有些发黑了,上面有个凤凰的图案。李小婵很纳闷,这把梳子是什么时候到她手中的呢?看着有些熟悉,不就是刚才梦中见到了那把么?难道刚才那不只是场梦,李小婵往后望,那座房子变得清晰起来。
-全文完-
▷ 进入8005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