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文字引发的科学与生态的思考荒原不留

发表于-2008年03月07日 中午1:15评论-0条

一堆汉字或者字母随机地排放在一起是什么呢?恐怕除了是一堆汉字或字母外,没有任何意义。可我们把汉字或字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就产生了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和有意义的东西。于是,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产生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就产生了。一堆汉字与伟大的作品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有序,一个无序。

同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一堆原子的区别也在于有序和无序。原子按一定的结构组成各种有机或无机分子,这些有机或无机分子按一定结构组成细胞,细胞按一定结构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人。不需要任何外来的生命力或灵魂注入,只要这一堆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出差错,就一定会产生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能思考的人。

大自然也是这样。不仅充斥于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精巧复杂的序列结构,而且这些生物之间,生物与无生命的土地、高山、海洋、阳光之间也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序列结构。我们常说的食物链,生态平衡,就是这种自然之序中的一小部分。正是这种序列结构产生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产生了令人感到震惊和威慑的力量。

说到底,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中序列结构特别精巧复杂的一种生物。这种特别精巧的序列结构使人类具有了精神和意识,从而能够对自然进行认识和反映;又由于人类按另外一种特殊的序列构成了社会,这种社会的力量强大得与单个人的力量之和不能相比(正像一部小说与一堆汉字不能相比一样),而人类可以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必然要改变自然已有的序列结构。自然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亿万年来它一直在变化,所以,人类对自然之序的改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并不知道,人类改变了自然之序,是否增加了它的生机和活力呢?

生物学有一个公认的常识,即在合理的前提下,复杂的序比简单的序更稳定,更能适应环境,因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比如,人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的生物,所以最能适应环境,具有最强的生命力,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最简单,只能在十分有限的区域内活动,这种生物往往依靠大量的繁殖来保持物种的延续。生命进化程度越高,结构越复杂,但体积未必越大。6500万年前的恐龙,体积庞大,但一场现在仍不明了的灾难使恐龙全部灭绝,体积小得多但结构更复杂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却躲过了灾难生存下来。自然也一样,一片10万平方千米的单一树种森林与一片1万平方千米的综合树种森林相比,后者生命力更强。一种针对某树种的病虫害袭来,前者会迅速死亡,后者虽会死些树木,整片森林却无损。不信你看塔里木的胡杨林,一望无际的光秃秃的树干耸立在沙漠中,虽然悲壮,却让人想起简单的生态结构在自然中是多么的脆弱。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恰恰犯了这种错误:人们有意无意地使自然之序越来越简化。人们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砍伐采摘野生植物,使生物种类越来越少,生态环境越来越简单,也就越来越脆弱。本来是群雄逐鹿的地球逐渐变成三国演义再变成大一统。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序简单了,生机和活力减少了,自然灾害增加了,人类自下而上的环境恶化了。

在种植中,人类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本来人类可以种植并曾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种类繁多的。可现在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培育了几种高产作物,再利用社会的力量推广种植,于是,在大江南北的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小麦就是水稻,年轻的农民已“五谷不分”了。这也是一种对自然之序的简化。可以想象,如果一种专门针对小麦或水稻的病虫害或其他自然灾害袭来,人类会多么恐慌。

人类的另外一些“壮举”也是对自然之序的简化。我们把群山夷为平地,把高峡拦成平湖,把海滩填成大陆,这种对自然的地形地貌的简化也加剧了生态的恶化(客观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化),最终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在另一个层面上,我们又使自然之序复杂化。我们建起高楼,架起桥梁,铺上百万公里的铁路和公路,让数不清的汽车、火车、飞机奔跑在陆地或飞翔在天空,这使自然之序更加复杂,可这种复杂化是以剥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为代价,最终是简化了生态环境,恶化了生态环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荒原不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季锋 | 荐/季锋推荐:
☆ 编辑点评 ☆
季锋点评:

世界的平衡往往是从一些微小事物的积累开始,但愿人类不再愚昧的扑杀自己家园的成员。